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語料庫輔助英文學習 (2)
2015/08/17 12:33:44瀏覽1999|回應0|推薦10

    廖    柏   森

 

詞語搭配對於英文寫作雖然重要,但是學習搭配詞卻不如想像中容易,因為字詞的組合變化多端,也缺乏明確規則,我們必須像學習母語一樣大量接觸,以多讀多聽來培養對英文的直覺語感(linguistic intuition)。不過在國內使用英文大多限於跨國外交或商務的情境,機會不多。而在學校只是將英文視為一個學科(subject matter)教導,每週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課堂時間,而且是針對考試而教授的英文。在臺灣一般人生活中並無使用英文的需求與環境,更遑論培養英文的自然語感。而且若只憑藉直覺語感來使用語言文字也有過於主觀之嫌,畢竟每個人的語感品味多少都有不同,常會「自我感覺良好」。就如我們對中文文章也常有自己偏愛好惡的評價,說出「我覺得這句子應該這樣寫比較好」,可是別人卻不一定認同。因此想依賴培養英文語感來寫好論文不僅費時長久、不易達成,而且靠個人主觀語感判斷來寫作,卻因每個人的語感標準不一,也不見得就能通過論文審查。此時強調客觀實徵性的語料庫就可派上用場。

 

語料庫的英文corpus字面意義是a body of text (文本匯集),英國學者Olohan (2004)定義為:「根據特定標準所選擇和編製的文本匯集(a collection of texts, selected and compil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criteria)」,換句話說,就是語言的資料庫。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之前人工製作文本語料的索引,可說是語料庫的雛形,但其建置過程非常耗時費力,語料量小,也缺乏系統性和代表性。直到二十世紀60年代後,電腦運算和資料貯存技術加速發展,並逐漸應用在語料庫的研究使用上。到了1967年,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教授KuceraFrancis1961年出版的15種不同領域(如媒體、小說、宗教、科學、醫學等)500篇文本中,每篇抽取2,000字,共達100萬字容量,創建了Brown Corpus,可謂現代語料庫的開端。此後語料庫的規模、儲存、處理技術和應用領域皆快速成長,目前學界所討論的語料庫,其意義已經轉化成電子文本或檔案的匯集,而且語言資料並非隨意收錄,而是依據特定目的或標準來採集大量實際使用的語料,使其具有代表性和客觀性。而在功能上也從語言研究分析逐漸擴大至語言教學和實務運用。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2806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