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文研究論文寫作:搭配詞指引》推薦序 (轉載)
2008/07/11 09:48:47瀏覽2943|回應0|推薦2

學術寫作的科學與藝術 

張俊盛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及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教授 


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相對論時,論文中並沒有摘要。1960年代起,學術論文才開始出現摘要,到今天則幾乎所有的學術論文都有摘要。而最近醫學與生物領域的論文,更出現結構性的摘要──在摘要中明確標示出目的、方法、結果等文步(move)的小標題。這樣的變化,背後的因素,顯然是科學社群的成長、論文競逐讀者的壓力,以及學術與政治,學術與經濟之間,愈來愈密切的關係。近年來,科學論文的寫作也變成研究的對象,包括論文內部的元素、論文和社會的關係──「學術寫作」隱然成為一種文本與行為的科學研究。

最近的研究顯示,寫作和許多人類的活動一樣,有種儀式性的社會功能。因此和各種藝術創作型態一樣,論文寫作自然形成一種文體(genre)。就拿小說、電影來說,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史詩、偵探、動作、功夫等等類型。而每篇小說或電影,都需要在符合既定模式的條件下,突破模式以創造新意。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史維爾(John Swales)的CARS理論(Create A Research Space),以生態觀點來分析論文的生存與競爭。史維爾認為,每一篇論文都像生物般競逐環境中有限的空間。因此,論文的簡介,就必須要先鋪陳研究領域的生態背景,強調其中心位置,接著指出旁人未曾踏足的空隙(gap),佔據此一空隙,做為自己論文的「生存空間」。這種儀式性的文步,就形成論文的論述架構。

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安東尼(Laurence Anthony),收集了近700篇論文摘要,並標示每句的文步。再透過機器學習方法,發展出自動文步標示系統 MOVERhttp://www.antlab.sci.waseda.ac.jp/),對於論文寫作教學頗有成效。而廖柏森教授在撰寫本書《英文研究論文寫作-搭配詞指引》之前,就蒐集許多論文的真實例句,分析不同文步的寫作要領,編成了兩本很實用的論文寫作書籍──《英文研究論文寫作-關鍵句指引》和《英文研究論文寫作-文法指引》國內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寫作論文時,如能參考這些書,就可以掌握論文的整體巨觀結構,獲益匪淺。

如今,教授又針對論文的微觀結構──辭彙與搭配,編寫了本書。其實市面上已經有些一般性搭配詞參考書,為什麼需要為論文寫作特別編輯一本搭配詞參考書呢?其實學術寫作的用詞遣字和一般的英文寫作有很大的區隔。英國伍爾佛漢普頓大學歐拉珊(Constantin Orasan)對近1000篇學術論文的摘要,與一億字的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做詞彙、片語的交叉比對。他發現學術論文摘要的用字和一般文章顯著不同:學術摘要的最高頻名詞如 “system, paper, information”,異於BNC最高頻名詞如 “time, people, year”。而摘要最常用的片語 “in this paper” “is used to”,也和BNC有顯著的不同。這些實證的分析,顯示要加強學術寫作能力,一定要掌握常用的學術辭彙,正確地搭配動詞+名詞、形容詞+動詞,介詞+名詞等結構。有鑑於此,我在參與國科會計畫 Candle Project 的期間,指導學生發展出幾個利用語料庫的語言學習工具,包括搭配詞網路參考工具TANGO。透過 TANGO,學生可以查考幾個雙語或單語的語料庫中最常用的搭配詞(candle.cs.nthu.edu.tw/collocation/webform2.aspx?funcID=9)。其中英國國家語料庫學術文章部份最適合學術寫作的目的。

我很高興知道柏森撰寫本書時,參考了 TANGO 所提供的英國國家語料庫的搭配辭彙與例句。教授針對常用學術辭彙,選取例句加以翻譯,並透出搭配詞分析,指引學子在寫作論文適當地用字遣詞。讀者可以先從頭到尾詳細閱讀本書,對搭配詞的現象有個整體的了解。之後寫作時放在案頭,方便依詞性或字母順序隨手查考。我相信讀者熟讀本書後,對於正式的學術辭彙就能運用自如,熟練地搭配著使用英文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等,寫出接近英語母語者的流暢文字。 

學術寫作是藝術抑或科學?學術寫作和任何創作一樣,要做到盡善盡美,確實有很多難以言傳的奧妙之處。當然「學術寫作」也有科學的一面,最近的「學術寫作」理論與教學實務的研究成果──包括廖柏森教授的學術寫作教科書──的確已經為我們揭開了「學術寫作」的神秘面紗。

新書資訊: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0089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20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