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府一定要爭取將汽車產品列入ECFA早收清單
2010/06/14 20:45:25瀏覽2586|回應20|推薦16

引用文章汽車落榜 台廠年損上千億

汽車沒有列入ECFA的早收清單,以旅人對大陸車廠的瞭解,應該說是不意外吧。

我不明白台灣對於汽車列入早收清單中為什麼會這麼樂觀的認為沒有問題,是因為看到大陸車廠都賣的很好,所以認為他們個個都信心十足,所以不在乎台灣車廠介入?還是以為大陸車市持續長紅,所以認為大陸不會在乎?

不管那一個理由,我只能說,如果不是媒體自己水平不夠,因此亂猜,那就是台灣對大陸的汽車市場實在太外行了,包含台灣的汽車廠。

筆者目前在大陸主要做的,就是汽車廠的顧問,基本上大陸的合資品牌如通用,大眾,現代,奇瑞等車廠,基本上都跑了一輪,也有不少機會和他們的高層見面溝通,並推動過一些合作專案,所以對這個題目,旅人應該是有足夠的專業和經驗來發表看法了。

首先,請在台灣的各位,不要被中國各車廠的銷售表現所迷惑,誤以為中國的車廠比台灣的車廠強大。事實上,不論是在研發,製造和品質上,台灣車廠的東西,都要比大陸車廠做的好很多,而且差距不是一點點。

不要被他們在媒體上的新聞或是報導所誤導,大陸的汽車廠,即便是合資的車廠,在生產管理上,也遠遠不如台灣,成本控制,也是極差。而在生產觀念上,也是十萬八千里。我可以不客氣的說,大陸自主品牌生產的車子,就是在路上跑的鐵棺材,安全品質完全不能和台灣生產的車子比。

合資廠產的還可以,但由於零件配套廠的問題,一樣也不算是合格的東西。尤其是在熱銷的情況下,很多東西都很倉促,同様的車子,如果拿到了美國或是歐洲,根本是連安全法規都通不過。

可能有人會質疑,這麼爛,怎麼賣的那麼好?

我只能說,大陸人可憐而已,要不你就很有錢,高價買進口車,要不你就認了,滿街就是這種車子,你有得挑嗎?

講到這裡,大概讀友心裡就有數了,為什麼汽車不會列入早收清單中,因為大陸的車廠,比我們還瞭解狀況,他們怎麼可能會放台灣的車子進去好讓大陸的車主去比較呢?平平是一樣的價錢,但更安全,更舒適,更耐用。

車廠裡的決策者,對政策影響是很大的,因為中國大汽車集團的董座(如一汽,東風,上汽因是市級企業,董座官位就低了一個階),其位階相當於副部級,也就是副省長的位階,完全不是大多數人想的,是個純粹經營者,而是實實在在的官,而且比副省長還吃香。董座下台去做副省長,那已經算是貶官了。旅人說這個,是想讓大家明白,車廠對於北京政府的影響力,比各位想的還要大。

除了懼於競爭,另一個問題就在於目前大陸的汽車銷售,已經是在房市之下的重要GDP增長源頭,而且其扮演了重要火車頭任務,整個產業鏈帶動出來的經濟能量,非常龐大,如果台灣的車廠加了進來,那等同是要少了一個份額,而且將會逐年加大。不要多,一年有50萬台車在台灣造出來即可,那表示大陸的GDP就要硬生生的被挖去一大塊,稍有總體經濟觀的人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大陸很難以承受之痛。更何況,旅人有極大的信心,如果汽車列入ECFA,光是汽車代工,台灣一年承作100萬台以上也不是問題,你讓北京政府怎麼辦?

到這裡為止,旅人只是點出來汽車對北京政府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難以列入早收清單的原因。當然,旅人也不得不對負責談判的官員有指責。

在早收清單中,何者重,何者輕,何者應該多多思考如何成功,何者對台灣影響重大,難道不該好好的評估一下?不是聽台灣人在說,而是要去看看清單中的東西,在大陸是如何。不要只是派人到大陸吃吃飯,開開官式會議,而是要委任知名的全球顧問公司,幫政府沙盤推演一下清單中的東西,到底是怎麼種情況。

以汽車這個項目來看,如果成功了,價值絕對遠遠超過其它項目。因為這個項目是金字塔結構,不是只有車廠受益,其它車中的各種組件所衍生出來的價值,就能讓台灣的經濟受益極大。因此旅人在這裡懇切的要求,談判代表應該要盡力的讓汽車列入早收清單中。

當然,台灣也不能自己吃乾抺淨,也要換位思考,固然可以告訴大陸代表,讓台灣加入汽車供應的名單中,可以有效的促進大陸車廠自我提升的要求,增加大陸車主的用車質量,同時也要提出對案,讓相關的利益可以反饋回去,比如銷往大陸的整車中,至少30%或是40%的零組件,必需自對岸採購,這樣子去談,可能會好一點,增加對岸放行的可能性。

總之,千萬不要低估了汽車不列入早收清單的損失,絕對不止千億,而是數倍於此的價值。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pc&aid=412922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談笑運籌於天下之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
2010/06/28 20:18
不是自我感覺良好,
大陸仔可以到台灣看看,
連台灣有的計程車裡面都有LCD螢幕、衛星電視、時尚雜誌,
甚至還可以播放電影或KTV,
數量還不低,
坦白說,
說不定比中國省長或中南海的都還好!

中國要好好檢討了!
扶植保護福斯這種車廠做什麼?
要嘛就扶植BMW,
生產便宜好開的BMW,
依照政府意志,
不喜歡日本就打壓日車,
不喜歡韓國就打壓韓車,
不讓市場自由競爭,
搞到最後,
中國人只能開開爛車。

看看香港就知到了,
同樣是TOYOTA CAMRY,
台灣的CAMRY比香港好太多輩倍,
我坐香港的車子屁股都痛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作为个潜在消费者的看法
2010/06/20 17:59
我是个80后,上班没几年,过不了多久也想去买车了,公司里的同事经常讨论车子,总的看法是欧美车系最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韩国,最后是国产车,国产车来说,合资品牌要比自主车系要好,至于台湾车子,从来没人去讨论,我想你该明白我的意思,有些东西不是你嘴上说多好就有用的,关键是消费者怎么看,就算你们政府努力为你们车商去争取,但我认为你们车子在中国的销售量不会有多少进步,我们一般讨论比较时德国车的性价比是最高最好的,美国车质量可以,车子也坚固结实,但是太耗油,日本车便宜耐用,但是在大陆消费者眼中也是活棺材,当然亚洲车系在大陆消费者眼中都是活棺材,韩国车比国产车质量稍微好一点,但是钱多不少,加上很多人很讨厌韩国,所以这个排序就是欧洲车(德国,法国),美国车,日本车,国产车(合资),国产车(自主),韩国车,台湾车几乎没人考虑。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思維與作為
2010/06/17 21:34

中國不是要對台灣「讓利」嗎?說說罷了…。

讓台灣全車輸出,對雙方而言,只有全贏,反之;只有全輸!

道理很簡單,市場的競爭,帶動了質量的變化。尤其中國的經濟發達之後,人民的消費能力普遍提升後,任何的生產者想在市場上生存,就必須不斷地改善自己產品的服務品質,如此一來,自然提升消費品質,鼓勵更多消費者願意多花錢,買比較好的產品,達成全面皆贏的局面。

但中國政府顯然缺乏這種觀念,一心只要台灣車廠,成為其汽車生產體系,垂直分工的一部份而已,如此一來,將產生市場的惡性循環,以前的裕隆汽車,以前受政府保護的案例,不就是最好例證?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作為」

觀念如果無法改變,中國忠將無法與世界潮流同步,其繁華榮景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10/06/17 17:00
取長補短,互利共榮才是王道。互相鄙薄毫無益處

金陵散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汽車的發展
2010/06/17 16:43

20年前,大陸的彩電行業也像今天大陸的汽車行業一樣,幾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品牌都在大陸瘋狂設點,大陸本土的企業也一擁而上,幾乎每個省都有自己的彩電製造厰。以江蘇爲例就有南京的熊猫(現在還在生産)、無錫的孔雀、南通的三元等等。當年大陸的本土企業的製造水平也不怎麽樣,25“彩電的模具需要到廣東或是香港去做,更別説顯像管和主要電子元件了。故障頻繁,時常也發生幾起失火爆炸的事件。

20年后的今天,大陸本土企業的彩電(LCD、LED)在屏、核心元件等方面的進步并不大,但質量方面有較大的提升、性價比較高却是不爭的事實。國人也沒有指望在短期內TCL、海爾等能與SONY、PANASONIC比肩。現在只是能够製造出”適用“的産品,未來還要製造出”好用“的精品。

今天大陸的汽車行業很像20年前的彩電行業,只要大陸的經濟持續發展,國內民衆対汽車的需求持續增長。大陸的汽車行業也會呈現今日彩電行業的勢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鐵棺材
2010/06/16 15:19

鐵棺材?你倒說說什麽才叫鐵棺材,什麽才不叫啊?

據我所知,台灣的車子造出來之後很少做碰撞試驗,即使做成績也不公佈吧,不管怎麼說,大陸都是公開做碰撞試驗的!

假如你要拿20萬RMB的台灣車來和大陸3萬RMB的QQ比,那安全性自然是遠遠勝過,假如台灣能在3萬RMB的成本內作出那麼高的安全性,那台灣的品質自然就大家認可是高了!所謂用的鋼材,不同價格的車,安全性要求不高,自然用的鋼材品質,要不台灣的豐田用的鋼板和大陸寶馬奧迪的車子用的鋼板比比?

奇瑞每年出口的汽車數量你一句不可信就全交代了,你是不是可以去國外的網站看看?奇瑞的瑞虎DR也排入過意大利SUV銷量的第二位!奇瑞在海外的車廠也不少,也包括了法國!倒是品質優異的台灣車銷到海外幾輛了?

台灣人要想證明自己造車的品質優良,先把他持股的東南汽車的質量搞搞好吧,東南汽車的質量真不咋的!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6-16 16:21 回覆:

好啦,你喜歡就好,我曉得你的看法了,你也知道我的看法了,其它的讓讀友自己去判斷吧,反正那裡發展好,都好,不是嗎?


老卖年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汽車產業真強大啊
2010/06/16 14:08

台灣的汽車產業真的是好好好好好強大啊,不過台灣的汽車品牌有?????哦,對了有豐田,有日產騏達(大陸叫法),有golf,台灣的汽車產業真強大,我太佩服了。

台灣的生產那麼強,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廠沒在台灣設點,否則這麼牛*的地方怎麼給忽略了,生產完了全球銷售啊?

台灣的零件業也很發達啊,哈哈哈,太羨慕了,不過你們那個零件廠商接受採訪的時候怎麼說在大陸才打入人家的供應量呢?怎麼說在大陸生產之後才打入原廠國際供應鏈呢?

你們生產輪胎的那個正新,老闆好像也是這麼說啊,在大陸才進入人家零件供應鏈?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在大陸的工廠啊,在台灣的時候可進不去。

大陸的很多長都引入了生產線,當然了,如果你的水準只能進入qq的生產線,那也就罷了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6-16 14:18 回覆:

你的中文閱讀和理解能力很顯然有問題,你有地域主義或是地方保護情節,我不怪你,但也麻煩你看懂了我文章在說什麼,以及理性的去思考好嗎?你為了面子,死撐不責怪大陸車廠造鐵棺材,回頭來諷刺給批評的人,有意義嗎?台灣人不是身受其害者,內地人才是。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受不了就回頭要求大陸車廠願意投資去改,那些車廠錢賺的滿盆滿鉢,寧可浪費在無意義的地方,也不願意投資去改善質量管控和售後服務,這才是問題。

不曉得你有沒有買車,如果有,你就典型的是被賣了還幫別人數鈔票。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自我感覺太好
2010/06/16 13:50

一撥台灣人自我感覺太好了!

台灣的車廠的自動化程度都輸大陸的主流廠商,這點都忽視了?

靠著主觀的判斷,自己覺得自己車廠的品質多好,真實可笑!

拿論壇里的投訴說事,要知道大陸某車型一個月的銷量都能超過台灣一年的產量,保有量多,自然投訴的多,而且一些投訴的原因是由於售後服務!

你拿奇瑞來說事,不管怎麼說奇瑞每年銷往國外的車子都要好幾萬輛,甚至在歐洲,如意大利,都有一定的銷量,最好奇瑞沒有通過質量關!

台灣人假如想要說明問題,拿一汽豐田和你們的和泰豐田車比比看好了,更何況大陸豐田車的自製率要高於台灣的!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6-16 14:26 回覆:

說你外行,你還死不承認,車子出廠後質量的反映,不在售後服務在那裡?車主知道問題在車廠嗎?當然不會知道,只知道出了問題去找4S店,4S店處理不了,當然變成了售後問題。我要你去看看那些售後投訴的問題,車子壞在那裡,然後看看台灣車主投訴裡,壞的地方在那裡,車子是用了幾年的。

算了,講了你也不懂。

奇瑞賣出海外幾萬台啊,你去查查賣到那裡好嗎?別看報紙呀,那裡寫的能信嗎?賣到歐洲,意大利,那種車型,多少台?我沒說沒有,但麻煩你搞清楚真相好嗎?

比比倒是沒有問題,但比了你知道誰好誰壞?

口水帳不想打了,你連車廠裡的製造工藝都不明白,跟我爭什麼,這已不是說理,而是玩文字遊戲了,無聊。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品質很差、坐井觀天的半瓶醋人口
2010/06/16 09:51
沒人說台灣的產品夠好。對於大部分的尖端技術,台灣毫無自主能力,廠商也無意研發。這點遠遠落後大陸。但是從產品的品質看,台灣現在還算是大餐廳的二廚、三廚,出的菜絕對比學習中的路邊攤好。

Made in China 汽車短期內難以大量外銷。因為自主設計的汽車整車出口,不只是賣汽車而已,還要建立品牌跟維修管道,就算品質沒問題,也不是幾年內能做到。對幹這行的人來講,汽車的品質從零件出口應該看得出來。現在替主流廠代工或出口的重要零件,一定是不同的工廠、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等級的工人做出來的。內需品一定達不到出口的品質,也無法提出足夠文件。

如果有人敢大規模蒐集車禍受傷的資料,應該也能看出端倪。

封閉就算了。封閉+自滿就是災難的公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看到這句話我真要笑了
2010/06/15 23:43
“造汽車的最大困難,並不在能不能百分之百自製,而是有競爭力的造車成本和合格的質量”看到這句話我真要笑了!請問台灣做出什麽有競爭力的造車成本和合格的質量的車來了,請拿出證據來吧!台灣人一直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造的車好,問題是怎麼得到的結論啊?自己感覺?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6-16 01:31 回覆:
好和壞是相對的,你一直說的是用歐美日標準還是我說的大陸標準?和歐美日標準比,我不會否認台灣還有所不及,但和大陸比,那是好的太多了。

證據?我說了你有能力鑑別嗎?其實也不用太麻煩,請你自己到大陸的汽車論壇裡去看看客戶投訴的問題,再到台灣的汽車論壇裡去看看投訴的問題,比比就明白了。如果你看不出門道,那你連什麼是汽車質量的標準都不明白,我說再多有何用?

行業裡自有行業裡的標準和依據,這種標準和依據在行業裡是一翻兩瞪眼,根本就不用多說的。

行業裡不會反對豐田車質量好,但你明白我們的意思嗎?我們的意思是指豐田車質檢做的徹底,通過率和出錯率很低,不是指都合標準的車子質量有太大差異,這你明白嗎?

老實講,都通過了質檢的中華三菱LANCER和和泰豐田的VIOS,其實在質量上差異不大。但這是在行內人的看法,外界還是按總合印象,也就是出狀況的車子比率來判斷車廠質量的,這也就是說豐田車質量好的印象,不在於過關的,而在於出狀況的。

不去談別的,你有沒有能力去查到你所謂質量不錯的大陸車所用鋼材的型號和強度數據?如果你拿得到,你再去查查台灣車廠用的數據,一比就清楚了。

你知道奇瑞的車子,在廠裡就要用人工做鈑金修整嗎?你知道大陸自主品牌的烤漆厚薄做的都不一致嗎?你曉得他們車架的鋼樑用材,都不是國際標準強度的嗎?你曉得他們的焊接標準,都是做樣子的嗎?你統統不知道,甚至你也不知道這些是車子質量裡看不到,宣傳裡不會說,但悠關你性命安全的東西。

別跟我要證據了,給你你也不明白它們的意義是什麼。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