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龍濕地「高腳屋」 防洪綠建築
2013/12/08 02:07:03瀏覽327|回應0|推薦0
成龍濕地「高腳屋」 防洪綠建築
建築師簡學義設計的高腳屋,兼具防洪、無障礙空間與綠建築等功能。
記者陳信利/攝影

雲林縣政府構築縣民安心家園,將在口湖鄉成龍濕地聚落興建1棟「高腳屋」防洪住宅,作為示範推廣及生態教育用途。建築師簡學義表示,高腳屋結合防洪、無障礙空間與綠建築等3元素,提供整體防洪治水規畫中住宅新選擇。

縣府、觀樹教育基金會、雲科大昨天在縣府親民空間展覽室,舉辦成龍濕地聚落防洪住宅概念設計發表會,展出由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雲科大學生設計的9件作品,展期至本月15日止,歡迎參觀。

縣長蘇治芬說,成龍聚落高腳屋防洪住宅落成後,將向環保署申請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委由觀樹教育基金會經營,讓成龍濕地成為全台重要環教景點,提供易淹水地區興建防洪住宅參考。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表示,預計在明年完工的高腳示範屋,除具備防洪功能,也將導入高齡化住宅與綠建築概念,因應沿海聚落普遍面臨的人口老化問題,發展出適合當地人文、環境特性的建築方式與居住空間。

「地球暖化致海平面緩慢上升」,簡學義說,成龍村陸地已低於海平面,夏日滿潮位高140公分,另在水資源供需失序下地層持續下陷,因此將高腳屋1樓開放挑高360公分,除必要設施外不設居室空間,儘量避免阻礙水流。

另考量高齡人口居家生活的方便性及信仰,將長者生活起居空間全集中在2樓,包含神明廳,並強化無障礙設施;另為信仰習俗,特別將神明廳改為斜屋頂,避免上層有房間或起居生活造成對神明、祖先不敬。

在綠建築設施方面,除太陽能熱水器、雨水回收再利用、樓梯間煙囪效應排熱等,更特別利用當地採收後剩餘蚵殼製作成蚵籠,掛裝在外牆上,作為最具地方特色的隔熱雙層牆。

【2013/12/07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成龍濕地「高腳屋」 防洪綠建築 | 雲嘉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344414.shtml#ixzz2moVdC5UR
Power By udn.com

高腳屋—臺灣原住民族 干欄式建築特展
自古以來,人類為了生存安全、防禦猛獸、躲避天然災害,住居安全是重要的民生議題之一,人類居住的形式,不僅與當地的地理和氣候有關,亦反應此地區原住民社會組織及歷史文化。
【文/新北市藝遊】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自古以來,人類為了生存安全、防禦猛獸、躲避天然災害,住居安全是重要的民生議題之一,人類居住的形式,不僅與當地的地理和氣候有關,亦反應此地區原住民社會組織及歷史文化。

在十三行遺址發掘區域的H 區出土了成群的柱洞(註)遺跡,並未發現石造建築的遺留,推測十三行人的住屋結構應為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民間稱之為「高腳屋」,為臺灣原住民族、南島地區及東南亞半島主要建築樣式之一。

臺灣原住民族基於對自然環境的觀察認知,結合該族的風俗習慣規劃建築,從這些建築的形式、功能,隱藏了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和工藝技術。

故本特展主要介紹泰雅族等臺灣原住民族的干欄式建築, 透過模型、建築手稿、照片圖像及相關文物,一探原住民族在社會組織、歷史文化、工藝技術的知能,以增加民眾對臺灣族群文化的理解。

註:「柱洞」

柱洞為考古學上所使用的名詞,指的是在遺址中所發現的一種因建築屋舍所留下來的支柱的遺跡。臺灣不少遺址皆出現柱洞遺跡,如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十三行遺址、七家灣遺址等。

展覽資訊 information
高腳屋—臺灣原住民族干欄式建築特展
時間:08/12-11/24,週一~週五09:30-18:00,週六~週日09:30-19:00,每個月第一週週一休館,國定假日及補假日09:30-18:00(於次日休館)
地點: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第二特展室
電話:02-2619-1313#600
網站:www.sshm.ntpc.gov.tw

【完整內容請見《新北市藝遊》2013年8月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98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