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解嚴以後,立法院通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及其細則,獎勵全民重視公共藝術,期望公部門及民間企業率先實施成為表率。台灣藝術的形貌與公共性有了質變的契機。90年代以前台灣文化的特色顯現出歷史性格與政治色彩。文化中原權威與台灣邊陲意識,造就了台灣文化的能量與活力,以校園的公共藝術來說,蔣介石等人的偉人銅像為禁嚴時期藝術銅像化的高峰期,銅像又以政治權威的意識形態為主導,蔣介石的時代結束是偉人銅像設立的第二波高峰期,此時的蔣介石等偉人銅像則以紀念、緬懷的意義為主。政治主導公共空間(如公園、校園)的影響能量正逐漸消退中,2009年展開田野調查至今,少有政治性人物主題,台灣北岸海洋公園有座蔣經國銅像是少有的案例。
90年代以後,全民美學的風潮取代政治主題影響著公共藝術,可以說是政治以全民美學進行藝術包裝,在施政的成果報告書中運用藝術行銷其政績,搭配著節慶、民俗活動,將80年代台灣在台美斷交、中美建交的效應下,跳脫出中心/邊陲的文化認同,於藝術風潮裡發展出台灣的懷舊風,懷念本土藝術,素人畫家洪通、出身三義的木雕師朱銘的崛起,來台藝術家席德進將台灣視為第二故鄉,畫的不再是遙遠的中國,而是台灣中部鄉村的民宅田園景色。授課教師在踏查裡審思,古今歷史脈絡中呼應,轉換意識形態,是思考台灣現今文化差異的重點。也因為藝術是人類的資產,符號的個人化與共通性,經由意象的表達,豐富了視覺語言,圖像的象徵意義,蘊含著觀念的移轉、新觀點的形成是這門課程關注的焦點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