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rees福利社不等於貧窮的替代
2013/03/16 19:41:58瀏覽123|回應0|推薦21
 
FreeS 福利社不等於貧窮的替代top
整理/張玉音

游牧後定居的鄉愁

去年3月VT非常廟藝文空間因房租調漲被迫遷離伊通街,同為VT成員的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AVAT,簡稱視盟)理事長胡朝聖發現,原來過去承租所繳的費用其實已經累積到一筆可觀的金額,讓「台北買屋不可行」的想法不再是一種絕對。同時很恰巧的,視盟與悍圖社都是如遊牧民族般為了團體與個人的藝術理想四處征戰、流浪的組織,視盟從華山輾轉到城中藝術區等地駐點;悍圖社則是在經常聚會的網咖宣布歇業後,晴天霹靂下頓失長久以來的聚會場所,然危機卻成為新空間誕生的契機,視盟需要一個可以穩定軍心為視覺藝術打拼的辦公空間;悍圖社需要一個定期聚會、社員聯展的場所,「擁有屬於自己的家」遂成為兩個團體合作的共識,新空間「FreeS 福利社」因而誕生。在尋覓空間地點上,看好具有日本殖民、美軍基地歷史,到近期設計小店爆量的中山區;而在房型與樓層則從VT經驗主攻CP值高的地下室。經歷斡旋議價到成功簽約後,又面對籌募房款的難題,由於非營利組織與藝術家身分,在貸款申請上處處受限,使得兩個團體需在簽約後的短期內,生出近千萬的全額房款。視盟藉由後援會、長期的募款方式與支持視盟的友人慷慨解囊勉強湊齊金額;悍圖社這邊則是將房款分成十股由社員認領,社長陳擎耀敘述完說服社員認股的過程,苦笑調侃著「現在說起來很輕鬆,但在當下壓力真的超大。」雙方各自焦急的調頭寸、籌募總算湊齊全額的房款。替代≠貧窮的專業性

解決了房屋的產權與房款,便是空間規畫與裝潢的考驗,從「FreeS 福利社」的平面圖可以看出除了視盟需要的辦公室、悍圖社需要的聚會小客廳,最大部分將近60坪的空間則是選擇留給展覽與藝術家,視盟希望藉由空間能穩定地提供藝術家展覽上的需求,以及未來建置藝術家雲端資料庫的願景;而作為台灣資深的藝術團體—悍圖社,則在部分社員受市場肯定後,相對有條件可以做這樣的回饋,選擇買下一個空間提供展場申請,給苦無舞台的藝術家機會。展場一大一小的展廳,可靈活合併為一檔或分開的兩檔展覽,預估兩個展間加起來一年至多可到20檔展覽,其中四檔分別由視盟和悍圖社各自負責兩檔策展,其他16檔則開放給年輕策展人和藝術家申請。另因兩個團體組成專業藝術家與策展人佔多數,所以對於展場品質更是努力控管經費,卻不願妥協品質,堅持一定要給藝術家使用起來專業、友善的展間,胡朝聖、陳擎耀皆表示「專業不表示它奢華浪費,貧窮還是可以有乾淨方便的展覽空間可使用。」雙方對於這個空間的運作都有理想性存在,也希望它未來能夠成為台北具代表性的空間,所以在空間主導下的策展更介入國際視野,如今年便會納入一項亞洲替代空間的展覽交流計畫。設定朝向共好

關於創立空間的立意,視盟與悍圖社原就是以照顧藝術家的立場出發的團體,胡朝聖以視盟所舉辦的「藝術家博覽會」為例,此展常被批評許多展出作品不夠成熟,他解釋「然很多藝術家的第一次展出就是在這裡,我們強調的是『藝術平權』,所以要廣泛服務這土地上創作的人,不應有選擇性分階級或是市場,不能忽略他們的存在,並且要讓他們為他們的職業感到驕傲,並感受到環境友善的一面。」考量在美術館品味或商業畫廊機制下,為許多創作仍無法被現有展示體制包含的困境提出可能。新空間命名為「FreeS 福利社」,「Free」代表自由、以及免費,「S」可以多元解讀為自由共享的靈魂(Soul)、空間(Space)與工作室(Studio)等意義,定位為一個沒有階級、免費申請、無年齡限制、屬於創作者的空間。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三月號‧246期。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739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