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微見小農經濟
2013/02/17 15:45:07瀏覽127|回應0|推薦23

 

田家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地大且作物多,接近陶淵明歌頌的田園之美,

失意的政客下田耕作後,才發現作物是不如我們想像地容易種植,

一公務員退休後所存只能買都市廁所的坪數,在這裡能當一座農莊的主人。

這價值觀的轉換在一念之間,而生活態度的轉換是需要時間的。

那位婦人吸引我的注意是她的「骨力」,

清晨五點多,於街上偶遇她在理菜.排菜,準備賣菜。

她的菜是批發來的,她不是自體戶,卻和小農們一起競爭。

一段時間她的百貨店外的路邊攤販遭開單驅趕,

因為管區警察與公所都說這是違法的,豎立起告示牌,

半年後,那些小農攤販又開始原地聚集賣菜。

這些自體戶是圖檔顯示的,往往是阿婆或阿公自家菜園的菜或是野菜,

這些菜在當地有很高的重疊性導致生意不好,

於是這些阿婆挑菜來,近午了也挑菜歸。

鮮少外地客,小農市場打不開。

那婦人加入了這競爭力薄弱的路邊市集。

過午後,那些賣不完的菜便移入她背後的百貨店內繼續販售,原來她是百貨店老板娘。

店內不是按企業管理法在排列商品,而是隨意排列。

由不主動開發票,到每張發票必開來掌握物品與資金的控管,

這是一段半年的轉型期。工讀生的進駐,取代老板娘掌櫃的位置,

老板娘開始善盡己力於店門口批菜來賣,

店旁的路邊菜攤的生意,開始落花流水,

老板娘價廉物又美,沒有人會問那些肥美的菜是否是有機的?

那百貨場只是老板娘生意的中游,二樓原是經營百元小火鍋,

在小火鍋二樓經營部眼中,百貨店也是它們的食物儲藏室。

由於小火鍋的生意不穩,加上位於二樓削弱了客人消費的意願,

再加上人事成本過高,於是二樓不久後便關門大吉,淪為百貨的倉庫區。

後來得知她同時也是當地著名的窯燒老板娘,

窯旁也附設觀光餐廳,專營外地客。

此舉是仿傚埔里的松青超市與自家火鍋店,有供需之關係。

她的經營哲學在於試探,試探不成便縮回本店。

她可以來去如想開甚麼就開甚麼店,想擺甚麼就擺甚麼商品,

全由鄉村市場為導向來提供這獨大的經銷管道,

下午想買菜,除此一家別無選擇。

逐漸地,街坊上方開始出現第二家規模相等的百貨店,瓜分了她的上游,

老板娘更賣力批更多菜來賣,這是她獨門之處。

鄰人都說她愛錢,我覺得她太骨力成為一則鄉野的傳奇,

她的經營策略只適用於該地,如要移植經驗恐不可為。

如果我是她,我會體會到人生苦短,

我會偶爾去看一下店的營運,然後去享受人生或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可惜,她不是我。

很慶幸,我不是她。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731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