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迪化幫風雲再起
2012/09/06 07:14:08瀏覽100|回應0|推薦1

迪化幫風雲再起

撰文者:呂國禎

  • 有一群人,從迪化街布商崛起,他們彼此拉抬幫襯,建立台灣歷史最久、財富最雄厚的百年商幫。10年來,他們雖棲身夕陽工業,卻越挫越勇;10年後,他們等到翻身時機,準備從窄巷裡走出,大顯身手。
▲商業周刊 第1200期 迪化幫風雲再起

▲商業周刊 第1200期 迪化幫風雲再起

今年以來,紡織股因棉花價格上揚、新興市場內需成長、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效應下,由黑翻紅,十月份紡織類股指數更創下十年新高。昔日的黃昏產業,如今變成了烈日高照的當紅產業。

目前上市櫃五十六檔紡織股,由大稻埕起家者,達九成以上。這裏可稱作台灣紡織業的「總部區」,這些布商起家的老闆們,則被外界稱為「迪化幫」。這個百年商幫,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商幫,也是台灣最富有的商幫。

他們的口袋,如同迪化街典型建築,窄而深,他們行為低調,但手握大批土地、紡織原料,家族事業多數未上市,上市公司只是他們的財富冰山一角,冰山下的遠比冰山上多。保守估計,單就個人身價,不含公司資產,這批人的財富便高達一千億元以上。

對老一輩的商人而言,迪化街是令人嚮往的商業寶地。但對迪化幫以外的年輕創業者而言,迪化街已繁華落盡,產業明星早已移至新竹科學園區。

過去十年間,許多迪化街紡織業者,在政府不理、股市不看的冷峻中,勒緊褲帶熬著。如今,他們從戰壕裏爬出來,存活且更勇健。他們基本面轉好了嗎?數字會說話。據證交所統計,紡織股前三季毛利率為一一‧六%,較去年增加一‧五個百分點,營收成長二六‧六%,稅後淨利更增長一六○‧一%!

此外,紡織迪化幫還出現三個現象:第一,出局者的廠房設備,被存活者低價搶進。第二,大買新機器,擴充台灣產能。第三,紡織業出現十多年沒有的增資潮,今年以來,宜進、聚隆、新纖、力麗都增資。

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分析,台灣紡織業雖然有些移出去,但產業鏈仍互相連結,中上下游紡織業者經常聚會,交換意見。透過上中游一體往前推,即便很多新技術由日本或是歐美大廠發明,但真正能量產的是台灣。而且迪化幫業者變得快,超細纖維由台灣首先量化,大陸跟進後,台灣業者又轉往功能系纖維,例如透氣排汗、抗菌防紫外線等,確保競爭優勢。

當年改行當金主的迪化街富商,看見台灣紡織業有機會,開始回頭力捧他們最熟悉的股票。該營業員形容這批金主,不只是鮭魚返鄉,「是大鯊魚,錢多得不得了,」光在一個營業員身上,下單就能以億起跳,而且投資股市資金「只用到零頭而已」。

明年元月一日ECFA正式實施,紡織業一百三十六項產品關稅逐漸降到零,包含當前台灣最有競爭力的加工絲產業,業界正摩拳擦掌布局著。與其說是外部因素讓紡織股復活,不如說是他們氣夠長、口袋夠深,自己撐得久,終於等到翻身時機。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68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