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威尼斯雙年展
2012/09/04 20:30:40瀏覽84|回應0|推薦4
威尼斯雙年展/尋常人探訪 發現不尋常!

在威尼斯建築雙年館Preview初日來到Giardini現場火速採訪了我個人最關心的日本館之後,接下來該做的便是位於同展區中的其它國家館的巡禮。由於本屆建築展的主題叫做「Common Ground」,一般而言被翻譯成「共識」,或說「共同基礎」。但是我對於如此簡潔而具有效率的翻譯方式總帶有某種抗拒,因為那就如同馬上抵達了語意指涉的終點而失去了類似旅行過程中的詩意。所以請容我很狡怪地暫且把它看作「尋常的地平(Common Ground)」。因此我決定以「尋常人」的角度來看這次的建築雙年展,亦即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也能讓原本對建築展並不太關心的一般人願意隨著我的書寫來碰觸這個重要的饗宴。

中國館展區。(謝宗哲提供)

在我的腦海中馬上浮起的印象是自前些年來在天下或商周雜誌上非常受到熱烈討論的金磚四國「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除了在經濟上的亮麗表現外,這些國度裡的建築師們究竟是怎麼樣來作建築、展建築的。因此我隨及度過Giardini的一條小運河,來到就小橋另一頭、正面迎向我的巴西館。

本屆的巴西館採取的是經典的「Respect to Star Architect」的展示方式,主要是採用過去完成巴西首都-Basilica的大師Lucio Costa的媒材(靜態的樓板)做室內展示,再加上 Marcio Kogan以室外空間之休閒裝置的方式(搖動的吊床)作展出的呈現,表達巴西在不同歷史節點上在美學上的矛盾,並以「Living Together(共同生活)」為題來回應整個展覽的基調。附帶一提的是我幸運地碰到開幕,因而得以在這個由木材與清水混凝土所組構而成的巴西國家館外的露台上享用了本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的第二杯香檳(第一杯當然是在台灣館)。

然後我本來要直接跳關到俄羅斯來繼續我的金磚四國展館之旅,但是不知道在某種無形的力量的引導下,我走進了原本想要直接跳過的羅馬尼亞館。顧展的人員非常熱烈而親切地在入口處告訴來賓進到裡面要怎麼「玩」,並且指著旁邊的小機器告訴我們,離開前可以製作屬於自己的明信片帶回去。我這才恍然大悟,這是以「Play Mincu : the Architecture Stamp」為主題的展示策略。進到館內可以發現設置了許多帶有照明效果、類似郵戳的圓筒立式展台,而每一個展示台上都放著一個蓋郵戳的器具。觀覽者可以如同尋寶般地去一一蓋這些郵戳,而每個郵戳都是建築名家所寫的一句話,或者是羅馬尼亞的知名建築物;而這樣的景象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也曾經熱衷於集郵的那份記憶。於是在現場你可以發現每個人都很開心地透過這種類比式的互動,而得以享受觀覽、發現與收藏的喜悅。這樣的展覽方式非常自然、毫不假掰,並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很直接的聯繫而感到無比親近,可以說是看到目前為止令筆者相當喜歡的一個展館。

結束了這個番外篇,我走回位於日本館旁的俄羅斯館,順著台階走上那個帶有某種昔日帝國光輝的立面入口處。Staff看到我的記者證馬上就給了我一片現在很流行的QR條碼(Quick Response)別針,告訴我只要加以掃描就可以取得免費的Catalogue,讓我見識到了俄羅斯帝國的「恢弘氣度」。而進到入口門廊之後,更可以發現裡頭有一個收藏架上,放了將近上百台的Samsung Pad(畢竟比較便宜)來作為觀展的互動媒體。而展館內部則全部以玻璃螢幕投射初QR碼,於是你終於知道俄羅斯館以「i-city」為名的真意。來館者都可以自由取用一台Pad,然後用大家就很開心地開始拿著到處對著牆面上的QR Code做掃描,然後便可以從Pad上面讀取到各種關於俄羅斯邀請到世界知名建築家包括OMA、SANAA、Herzog & de Muron這個堪稱建築界的Dream Team為它所打造的、宛如俄羅斯矽谷的實驗城市Skolkovo的整個設計的過程經緯及迷人的設計成果。印象深刻的除了這些數位的contents之外,更令人動容的是俄羅斯館甚至還在內部再現了一座以QR Code所形塑而成的萬神殿。我想俄羅斯館無疑是本屆國家館將這種讓誰都能感到興致勃勃的「尋常(Common)」數位科技給發揮到最淋漓盡致的一個。

最後我未能找到印度館,因此便將足跡延伸到Arsenale尾巴的中國館。中國館本次由知名建築學家方振寧教授策展,以「Originaire/原初」為題,試圖把藝術、建築、概念、空間和策展一體化,尋找記憶和物質的起源以及世界初始的思維圖像。而5位參展的建築師和藝術家(王昀、邵偉平、魏春雨、陶娜、許東亮),分別使用不同的材料與角度,以方庭、序列、異化、天闕、光塔透過裝置藝術的方式來做出回應「原初」這個帶有哲學況味的靜態空間裝置與物件式的表達,具有相當高的完成度。這樣的展出成果某種程度上雖然闡釋出屬於中國文化的共識,但是對筆者而言,這種稍嫌菁英式的抽象式表達或許仍是一種身為士大夫式的矜持吧。我總認為這樣的作法仍舊可能造成一般人在閱讀/體驗建築上的距離與隔閡。

誠如在本文前頭所提到的那樣,對於本屆主題的「Common Ground」(共識;共同基礎)無疑是建築實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但是我想提醒的,這個Common Ground不該只是建築圈內對於社會的關懷、歷史的回顧、文化的觀照等主流議題的共識,更重要的或許會是在這尋常的地平線和更多社會大眾取得某種共享的價值才是今後不可或缺的認知。


【2012/08/29 欣傳媒】@ http://udn.com/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681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