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16 16:31:50瀏覽682|回應2|推薦13 | |
做一位稱職教師,一直是我的夢想;從大二開始修讀教育學程,就發現“教育”這兩字涵蓋的意義甚廣,絕非知識上的傳授而已,情意上的培養也固然重要。學生的需求、認知,甚至學生的教育背景,都是一位老師必須了解,但有幾位老師可以做到這點呢?恐怕屈指可數。在今年開始擔任TA後,藉由每一堂的課堂觀察以及與老師的課後的教材討論,了解到身為一位老師除了授課之外,要觀察的面向甚廣;學生們的反應是每位老師最珍貴的寶物,由於這些反應,老師才知道教材需做何修改、教法需做何調整。
就以我所擔任TA的課堂“認知心理學”為例,在學期一開始,老師的第一堂課,其實嚇到許多學生,由於老師的PPT是英文版的,同學們非常不習慣,再加上老師授課的速度很快,有許多同學都不太適應;藉由幾週的觀察發現,同學們的學習動機越來越低落,因此,我彙整了同學們的意見,以及幾週的觀察資料與老師進行討論,擬出一些方案來因應這些問題;老師在PPT上加了一些圖片來輔助講課,幾項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幾週之後,同學慢慢的習慣了英文版的PPT,也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
由此可知,一堂課的學習風氣與老師的教材以及授課方式息息相關,TA對於老師的輔助的效能也在於此-觀察到老師觀察不到的地方,適時給予老師意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