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14 09:33:03瀏覽1306|回應2|推薦28 | |
(圖三 新四軍的作戰目標)
第五 重要的片斷
O 我們一到章家渡,區長就送來一封信,師長,參謀長看後,就丟在桌上並說了一句“放屁”。趁大家忙著處理各種情況的空檔,我拿過來看,是葉挺署名用毛筆寫的,大意說:川軍和它們都是被歧視的,請我們不要逼迫它們。(信看)是挑撥離間的“緩兵計”。在路上也撿了不少鉛印的小紙條,印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新不打新,是不打四”,新,是指新七師;四,是指本師。向全體官兵哀求同情,希望放過它們,但它估錯了。
O 到茂林看到奪獲的攻擊40師計劃。那是用十萬分之一軍圖畫的。它自己是用紅色,我們用藍色標示,攻擊目標是駐在山口的第120團,部署如次:
右縱隊:老一團,新一團,教導團兩連
中央縱隊:老三團,新三團,特務團
左縱隊:老五團,教導團一部
軍部及教導團主力在茂林
是用俄式軍隊符號,和我們的參謀作業大不相同。就態勢看,它們的兵力六倍於我,而裝備中它也有和我們一樣的迫擊砲與機槍,還有俄式機關炮,其摧毀野戰工事及土牆比我們的重機槍強多了,為什麼吃不掉120團呢?
事後問俘虜,他說:“幹部與戰士都沒有實戰經驗,戰鬥前指導員又把國軍說成“頑軍”(它對我們非敵非友的稱謂)只愛錢,一聽到槍聲就會(逃)跑。”
又說:“頑軍裡面已有我們的同志,我們開始攻擊,他們就會從內部響應,大家只要勇敢的去繳槍,誰繳槍繳的多,誰就功勞大。”但我們攻擊開始後,對方不還手,(我們)不知道“頑軍”在那裡,前進了一段,機槍突然響了,前進的人都倒了下來,後面增加上去也是一樣。而在後續的增援隊伍中,卻有不少怕死的在黑暗中鑽進草堆樹叢叫不出來,能趕到前面取得只有少數幹部,所以攻擊失敗。
O 被我們俘虜的支隊司令(張正坤),是高高瘦瘦的美男子,穿一件藍布長袍,很像教書先生,三十多歲,風度很好。隨身一位女同志也很漂亮,她說是大學畢業。他說話簡明扼要,態度很合作。
問:你們失敗的原因?
答:第一是會議指揮,第二是基層無戰力,第三是你們來的太快。
問:你們渡過青弋江後,為什麼不派後衛阻擋追擊?
答:只想一舉沖垮120團之後,就據守榧嶺,不準備守茂林。殊夜間部隊掌握困難,重疊衝鋒失效,大家又在茂林集會商討,結果被你們追上。
問:這張圖為什麼只繪到郎溪?
答:原計劃吃掉40師以後,續攻寧國,奪取武器彈藥,進入南京蕪湖以東地區,因為這方面很空虛。(參考圖三)
O 這是油印的五萬分一圖,只繪它們要走的道路和村鎮,並非全部照印,每張只有20公分大小,粘接成斜斜的長條。
O 在這方面,年來很少有日軍的大編隊飛機出現,此次突然而來,後方重要城鎮,也(並)沒有被轟炸的消息,很可能日本已偵知我們在內鬥,卻臨場不停,直飛過去。事後研究,似為地圖缺乏,無法判定位置。因我們的軍圖以五萬分一為準,此地區卻圖三幅,新四軍選駐本地,其著眼即在此。所缺的三幅圖,二十八年時,筆者曾奉令率軍校畢業的初級軍官,以簡易測繪要領補製。(此事筆者在作業中,時駐茂林,曾受新四軍威脅,雖然事前該軍部參謀處長趙凌波,曾面允幫忙,可見共產黨徒虛偽無信之一般。)此圖由集團總部印發使用,為此次作戰工具之一。
O 新四軍失敗因素之一是補給。它們的官兵都有一乾糧帶裝米,攻擊頓挫撤到山上後,無法舉炊,大家都嚼生米。六,七兩日都在半飢餓狀態。突圍之夜的次日早晨,師部一名徒手傳令兵,在左翼團與指揮所之間的小山腳經過,碰到由山上下來的五名全武裝新四軍,還有一挺輕機槍。這位傳令從容而自然的先打招呼:“老鄉!吃飯沒有?”對方搖搖頭。“那跟我吃飯去!”於是就把它們帶回來了。這就是共產黨之所以用糧食來控制人民的原因了。
O 共產黨內部人與人之間,無所謂互信。葉挺在它們的組合裡地位不下於毛澤東。早在民國十五年(1926)國共合作北伐時後,葉挺就在南昌領頭暴動。而項英僅是毛澤東手下後起的親信,雖會唸幾句黨八股,卻不懂軍事,派來做葉挺的政委,大權在握,反要葉挺聽他的,相處極不和諧。(共軍的組織,以政工為主體,如連指導員就是這一連的老闆,連長卻是老闆雇來的專家,此所謂“黨指揮槍”。)由於政委項英不懂軍事,作戰前須召下級的政委和主官來開會,先安排好了再開動。如情況變化,誰也做不了主,必須再開會研究,此即“會議指揮”之來由。
O 共產黨最大的缺點,從不自我認錯,一切的失敗都是別人害它的,養成無可救藥的偏見,其結果只有自殺一途。今日大陸人民生活之悲慘就是明證,雖它絞盡腦汁,說盡謊言,事實仍不遷就它們。就這次作戰來說,雖它們在北方已撿了一連串的便宜,還想在江南複製一版,卻昧於知己知彼,紙上談兵,終於全軍覆沒。如它們不想吃掉40師,要溜也溜了。不動留在原地,國軍也不敢輕啟戰端。再說即已出面表示投降,大不了繳械解散,它卻要憑主觀判斷而突圍,把江東八千子弟俱付東流,複謊言欺世,說成政府命其移防而在途中截擊。未身臨其境者,固易矇混,而參與其事者,卻不甘緘默。保密是有時間性的,謊言絕不會永久存在。
——完結——
中華民國六十就年五月五日月台北,時年七十歲。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