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蒼白的年輕人
2012/01/01 09:49:22瀏覽506|回應1|推薦11

這位海洋大學的教授寫的問題,十分中肯。

台灣似乎是不只是沒有年輕人走海,也沒有年輕人幹建築業,沒有多少運動員,更少人下田務農。 似乎所有體力活的工作,都得找外勞。 

我家以前是台灣的低級外省人。

 我每年大學暑假必去做築路工賺學費,因為工資高比當家教好。 我的兄弟們都是勞工出生, 二弟幹了一輩子建築,從北迴鐵路到桃園機場捷運,最後體力不行了,做工材,環保等方面室內活,直至退休。 雖然一身痛,可是也養活了一家人,兩個女兒,都大學畢業,在職場就業。

三弟,從小當兵,退伍後搞洗衣店,擺地攤,也養了一大家子,現在還做餐飲業,每天忙到清晨。 他幾個兒女,有音樂家,有行商,有餐館老闆,個個努力,沒一個懶人。

近年來,每次回台灣,老二常說工地找不到人,台灣年輕人寧願去麥當勞,或超商,也不下工地,他們只得找外勞。

老三常說,他餐館,起薪三萬,也留不住人,肯幹的都是緬甸,越南來的僑生。 還有人,寧願去酒店當“少爺”,也不幹端盤子的活。

所以台灣的價值系統,看來問題挺大的。   不只是跑船,沒人幹,所有勞動的行業,所有的“藍領”工作都沒有人幹。   台灣人要深思此問題,想想辦法,來糾正這好逸惡勞的價值觀。 

我建議一個可以做的,是媒體要多介紹“藍領”楷模。  電視,除了軍教片,也該培養一些新偶像。 韓劇常演小人物的故事,台灣連續劇也該找幾個帥哥來演建築工人,計程車司機,“黑手”,或漁農工,  如“光陰的故事”中,那主角“一元”做黑手,修機車。

台灣的年輕人需要多元的出路。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價值,只會把台灣帶到萬劫不復的沉淪。

當海洋國家沒有了船員

  • 2011-12-22 01:47
  • 中國時報
  • 【莊慶達】

 這個月初,失聯多日的台籍漁船「金海祥三號」船長已被證實在印度洋作業時遇害;十二月十日,東港漁船「明財利」在日本海域作業時,被兩名大陸漁工殺害;十一月四日,高雄籍漁船「金億穩號」在西印度洋塞昔爾群島西邊海域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經「英國海事貿易組織」協助,由英國艦艇護航至安全海域。接連幾條新聞,讓人怵目驚心。

 細究這些海上喋血事件,都與「外籍船員的管理」有關;但我們也不應完全歸咎於外籍漁工,而該一併檢討船東與高階船員的管理態度。

 以基隆為例,在海運與漁業的全盛時期,居民差不多每三戶就有一人從事與海洋相關的行業;有些家庭甚至兩、三代都是船員。在引進外勞和兩岸開放初期,只有低階船員和漁工採用陸、外勞;時至今日,連高階船員也逐漸以陸、外勞取代,甚至像「金億穩號」的劉姓船東,竟然放心地把造價昂貴的船舶完全交在外人手中。幸好大陸籍船長勇敢盡職,不然後果真不堪設想。如果只一味節省人事成本而全船雇用外籍船員,誰能保證將來不會有海上犯罪發生?

 接連幾起事件,終於暴露了令人難堪的事實--我們是個嚴重缺乏本土船員的遠洋漁業大國!至於商船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如果一旦國家有需要,上哪裡去召募自己的船員來執行運輸、補給的任務呢。而有關當局竟也任令問題繼續惡化下去,那麼,每年投入教育資源所培育的海勤學生,畢業後都學非所用嗎?政府所標榜的「海洋立國」、「海洋興國」呢?

 傳統觀念中,海員被界定為危險行業。在威權時代,海員的高薪和難得的出國機會,可以抵消對安全的顧慮;如今,海員待遇逐漸與陸上行業拉平,而民眾進出國門也十分簡便,更使海員這個行業失去了吸引力。民眾無視於海洋的遼闊和豐富的資源,寧願待在擁擠的陸地上競逐有限的工作職缺,也不願到海上去尋找機會。其實,在交通科技如此發達的今日,航海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只要正確地操縱船舶,出事的機率遠遠低於陸地。

 民國九十三年,交通部為提升民眾上船工作的意願,曾將減免船員所得稅、施行船員替代役,及以公費提供所需訓練費用,協助船員進入職場等事項列為中、長期規畫項目。但事隔多年,卻未見具體作為,只是海洋產業加速空洞化。

 為了厚植國力,並紓解陸地的擁擠,政府有責任推行全民海洋教育,從思想上破除民眾「懼海」的心理。應讓全民理解:如能善用現代科技,海洋正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所寄。而要落實「海洋興國」政策,更應以前瞻性的眼光和作法,建立正規的海員培訓制度。如仿效過去培育師資的師範教育,對航海、輪機、漁撈相關科系的學生提供全額公費,規定畢業後須從事若干年限的海洋運輸、漁撈等工作;並以合理的薪資與升遷制度,鼓勵年輕人到海上去謀求發展。在國際上,海員是十分受尊重的,社會地位也相當高,手上一張船員證可全球通行無阻,比護照還管用。

 台灣人是海洋的子民,兩、三百年來卻都背對著大海生活,處處給自己設限;甚至在海洋世紀已經來臨的今日,依舊以「畏海拒海」的封閉心態,在陸地上進行激烈的生存競爭,形成不折不扣的「紅海現象」。值此總統大選的關鍵時刻,候選人應提出具有遠見的海洋政策;以教育和經濟雙管齊下的策略,培育下一代活潑進取、冒險犯難、開放包容的海洋精神,以激勵民眾向真正的「藍海」發展。(作者為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imj&aid=5954107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杞人憂天 ?
2012/01/01 17:57
海洋國家沒有了船員 ?

現今 船員 大多 來自 菲律賓。

菲律賓 ?

杞人憂天 ?

iT 乃 企業 營運 神經中樞。

美國企業,一窩蜂地 Out Sourcing iT 到 印度,

不也是 異曲同工 ?



懇請不吝賜教?
OldMan - 風景線(timj) 於 2012-01-02 03:05 回覆:

美國還是很多藍領的工作,一般年青人也不會怕手髒手粗。  大學畢業,幹水電,修車的,handyman 的,店員的,比比皆是。

台灣小孩,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