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世界美食目的地評選中,秘魯竟然拔得頭籌,擊敗頗負盛名的中、法、日、印、澳、意等國。它的脫穎而出,令人眼睛一亮,無可置疑地,秘魯菜成了飲食界的焦點與新寵!
弟弟、弟妹與我們夫婦倆年初欣然做了遊秘魯的決定。在弟妹精心籌劃下,十月底成行。十九天的自由行裡,不只尋幽訪勝,欣賞了神奇的大自然景觀,更是踩遍大街小巷,品味了舌尖上的秘魯。
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秘魯的飲食文化是融合土著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烹調方式。1821年獨立後,逐漸有英、法、德、意等歐洲移民來定居,後又有中、日、非與阿拉伯等國的人移入,生活飲食習慣受到影響,形成了今日豐盛可口且種類繁多的秘魯美食。
其菜餚根據地形區域分為高原、海岸沙漠與叢林三個大系。以利馬(Lima)為代表的沿岸沙漠以海鮮料理出名,以庫斯可(Cusco)為代表的高原地形以馬鈴薯、玉米以及雞羊牛肉的料理出名,以伊基托斯(Iquotos)為代表的亞馬遜叢林區以香蕉、河魚和各種熱帶蔬果料理出名。
當我們來到西瀕太平洋的利馬,沿岸有強大的秘魯寒流經過,在常年盛行南風和東南風的吹拂下,造成沿岸表層海水離岸而去,下層冷水上泛,此現象帶來海底豐盛的營養鹽類,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為魚蝦提供了充足的餌料,使它成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沿岸城市的海鮮料理因而豐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塞維切(Ceviche),我們一嚐傾倒不已,在幾個濱海城市,幾乎頓頓吃它。
塞維切(Ceviche)
是將生魚浸入檸檬汁內,用其酸味把生魚的蛋白質變性,除了消毒外並創出類似煮熟的口感。通常是用海鱸(Sea Bass) 或比目魚(Flounder) 來做。入口鮮腴滑嫩,真是人間美味。將它和煮熟的海鮮拌在一起,再加上生洋蔥和辣椒粉,旁邊放兩片番薯和安地斯山種的白色玉米,就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綜合海鮮拼盤。
天竺鼠(Cuy)
久聞其大名,很多人都說值得一試。在Cusco大教堂裡[耶穌最後的晚餐]畫中,桌上就有天竺鼠這道菜,可見其重要性。通常在假日或節慶的時候,他們才會吃。我們走訪馬丘皮丘,直登Wayna Picchu後,為犒勞精疲力盡的自己,就在山下小鎮Aguas Calientes 點了這道家喻戶曉的美食。點的是烤的,端上來的卻是炸的,想想他們營生不易,就沒計較。皮很酥脆,薄薄的一層肉緊貼著骨頭,味道像雞肉。至於頭當然沒人敢吃,我甚至沒大敢瞧。
串燒(Anticuchos)
將各種不同醃肉或牛心,串起來,淋上蒜味醬汁來烤。據說殖民時代,西班牙人把牛排部分吃完,剩下內臟才給秘魯人吃,牛心久而久之在秘魯人中流行起來。有蒜香,沒了腥味,且口感彈性十足。這道美食,不一定在餐館,路邊攤都有得賣,相當大眾化。
炒牛肉(Lomo Saltado)
Lomo是牛腰肉,Saltado是炒,再加上番茄、青椒、洋蔥和薯條一起炒。受早期中國移民的影響,這道菜就像是中餐館的炒牛肉,不過牛腰肉油脂少,咬起來很硬,沒中餐館的好吃。另外,經常看到餐館招牌掛著[Chifa],原來就是[吃飯]的發音。菜單上還有[Chaufa ],就是炒飯。有幾頓思念家鄉味時,點上香噴噴的它,小小滿足了中國胃。
藜麥湯(Sopa de Quinua)
藜麥被印加人稱為五穀之母,有[印加黃金]之稱。煮時加上蔬菜熬成的湯,十分清香。因不含麩質(Gluten),近年在歐美甚為流行。它能供給人體維持生命最完美的營養價值,美國太空總署指定其為太空食品,聯合國也定今年為國際藜麥年。
Pisco Sour 雞尾酒
秘魯人常飲Pisco酒,這是以葡萄去皮去核榨汁發酵,然後蒸餾出來。酒精含量高達40%,用它調上青檸檬、苦艾酒、糖漿,再加蛋白搖出一層泡沫,成了非常好喝的雞尾酒。
印加可樂(Inca Kola)
黃澄澄的顏色,在陽光下亮燦燦,喝進嘴裡甜甜的,有點菠蘿香味,很受歡迎,堪稱國飲。美國的可口可樂競爭不過,只好將它收入旗下,但仍用其原名。
古柯鹼茶(Mate de Coca)
用古柯鹼葉泡的茶。古柯鹼葉有咖啡因般的效果,除了提神、鎮痛,也可降低高山症不適的功用。庫斯可的旅館與餐廳都有供應,隨你喝。在高地裡爬上爬下,累了一整天,一杯熱騰騰的古柯鹼茶在手,好舒服!
秘魯美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烹調技術,又突出了本地的傳統特色,創自成一格的混搭風。短短篇章裡,實難將所嚐過的一一道盡,那未曾嚐過的,成了心中的懸念,給了自己日後再重遊的藉口。
註:圖片無名字浮水印者係摘自網路
2013/12/09 16:10
Dear 雲霞(theresajaw):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秘魯飲饌 美食界的新寵」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
電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