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要緊
2013/08/15 13:16:07瀏覽865|回應1|推薦3

 

無要緊
沈政男

老年期是人生心理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首要任務是總結一生、肯定自己,才能無懼死亡的迫近。

人會跟自己算總帳的,很奇妙,人老以後,一生過往像影片倒帶,三不五時在腦海閃現,勾起回憶與情緒,滿足或缺憾、慶幸或悔恨,正面負面加加減減,總和如果是一個大大的正數,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圓圓滿滿。

從日常表情都看得出來的,老人家心裡的人生計算機跳出怎樣的結果。老人家寬容、從容、雍容的神色,俯瞰芸芸眾生一般抽離又關注的姿態,最是好看。

然而我的老年門診裡,大都是反面教材,否則也不必來看精神門診了。死神的凝視,是許多老人家的心頭大患,那不存在於三度空間,卻真實到可以觸摸的內在顯影,是眾多疑懼、煩憂、抑鬱的源頭。

最常見的就是慮病。擔心身體健康,這裡痛那裡痠,一點點不適就難以忍耐,經常看醫生做檢查,一切沒有大礙,回來放心幾天,藥吃了兩包丟掉十包,沒多久換個症狀,循環重來。

我的阿桂阿嬤的症狀,甚至是「不能曬太陽」,一見光就覺得頭暈臉麻,平日儘量避免出門,若不得已,必定打傘戴帽戴口罩。一年多下來,皮膚白到沒有血色,晨間運動也荒廢了,各種身體不適接踵而來,視力模糊、心臟亂跳、下背痠痛、腹部脹氣等等。

不晨運的歐巴桑都有什麼問題,沒在吃維骨力的阿嬤也一樣。台灣養生浪潮氾濫,許多人四十歲不到就這個不吃、那個有毒,上了年紀身體本錢更少的人當然更關注保健訊息。晨運、吃維骨力,是台灣老人家的養生ABC,闕如的人,不是沒錢、身心障礙,就是社交孤立沒人理會。

像阿桂阿嬤這樣的老人家如果去看內外科,一定做盡檢查,抽血心電圖X光胃鏡大腸鏡頭部磁振造影,然後被告知一切沒事,卻領回一大包藥,弄得老人家不曉得要吃不吃。

沒病還開藥?醫生看病就是這樣,要刷你健保卡收你幾百元,不開點藥好像不能交代。

可以不開藥嗎?醫生朋友們。遇到這類慮病的老人家,甚至連多餘的檢查都不要,簡單摸摸看看,跟老人家安撫一下就好。

我都這麼做的。阿桂阿嬤吃了抗憂鬱劑、抗焦慮劑,幾個禮拜後身體不適少了一些,看病做檢查也不那麼頻繁,她的先生剛在診間向我頷首稱謝,結果第二個禮拜又病懨懨地提前返診。

換了抗憂鬱劑、抗焦慮劑,又好了幾個禮拜,沒多久舊事重演。但整體狀況是改善的,她漸漸可以外出晨運,抱怨頭暈快昏倒的次數也減少了。

看了幾個月,知道她有慮病傾向,我不再更改藥方,而是每逢她回診抱怨哪裡不舒服的時候,肯定有力地告訴她:無要緊!

「醫生,我頭殼暈暈!」

「無要緊!」我說。

「我胸崁紮紮、喘氣沒順!」

「無要緊、無要緊!」

「我腹肚脹脹欲吐欲吐胃口不好!」

「無要緊、無要緊、無要緊!」

我囑咐阿桂阿嬤的先生,她抱怨不適的時候,不要跟著緊張擔心急著找醫生,可以讓她坐下來身體放鬆,喝杯水吞個抗焦慮藥,應該可以緩解。

「不要再帶她做麼多檢查了,知道嗎?沒幫助的!」我耳提面命。

下一次回診時間,始終不見阿桂出現。第二周她回來了,先生說她肚子痛了兩天,但想到我說不要再看醫生,她忍了下來,結果第三天解了一馬桶黑便,臉色蒼白差點昏倒,送醫才發現胃出血。

呵!慮病多了,總有成真的一次。

好玩的是,阿桂阿嬤反而不擔心胃出血,這次關心的是背部。她展示護腰給我看,說骨科醫生要她穿這個才不會下背痛。她怕脊椎受傷,這陣子又不敢外出運動。

於是我給她的建議還是三個字:無要緊!


(圖片來源:http://health.gznet.com/html/2011-11/28397.html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8158958

 回應文章

了雪玄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8/16 13:48

醫病立場不同而異。或許精神科系不太發生急症。

家中年長者以前常常莫名發燒、疼痛,總是草草到小診所止痛解熱,為人子女者是既擔憂又心煩。彼時,若願意詳細檢查,就可避免像是超商積點般,累10小次小病換大病一場。

所以,醫生一句嘸要緊,看在喵眼裡,真是感慨萬千...

沈政男(thegloberover) 於 2013-08-16 19:56 回覆:
您文筆很好,多多書寫。

您有臉書嗎?這是我的臉書,歡迎光臨指教:

https://www.facebook.com/thetimer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