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3/26 13:20:22瀏覽618|回應0|推薦1 | |
《桃姐》:一段真摯醇厚的人間至情 因為從事老年照護,我特別注意相關議題與訊息。最近上映的電影,有好幾部以老人為主題,像新出爐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分居風暴》,以及由「戲精」梅莉史翠普主演,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鐵娘子》,都拍得極好。 再來就是這裡要介紹的《桃姐》了。這部片也角逐了奧斯卡外語片,雖然沒有入圍,但其藝術成就,特別是對於老人處境的描寫,可說不遑多讓呢。 劇情是真人真事改變,描述一對老少主僕的情誼,極為真摯動人。細節不講了,以免妨礙觀影樂趣。 這部片最特別的,就是有一大段以香港老人院為場景的演出。老人家先天上比較不容易入戲,而養老院的重度失能老人更是一群沒有故事的人,但導演許鞍華,就是有辦法讓沙漠開出繁花。 這讓我想起《飛越杜鵑窩》,此片也是少見地,以社會的陰暗角落、了無生趣的地方(精神病房)做為場景。拍這類片最困難的,就是演員的表情、肢體、以及互動的細節很容易露餡,讓觀眾覺得假假的,一看就是正常人裝的。《桃姐》與《飛越杜鵑窩》,在這方面都做到了宛如紀錄片的擬真程度,能說服我這個醫療專業人員。 導演許鞍華非常嫻熟老人題材(也曾執導另一部老人電影《女人四十》),把原本容易流於濫情催淚的劇情,處理得相當節制;唯其如此,更讓人看完以後,點滴在心頭,餘韻久久不散。 葉德嫻的演技,真是太讚了(以此片奪得威尼斯影展影后寶座),雖然並非梅莉史翠普在《鐵娘子》裡,那種宛如模仿秀或真人蠟像般的逼真表演,但生動傳達了一位老人家如何在摯愛的協助之下,優雅行過人生最後關卡的歷程。老死並不可怕,讓人害怕的,其實是伴隨而來的孤獨、遺憾、難以割捨等負面情緒,而在這點上,這部電影做了清楚的闡釋—愛可以征服死亡的恐懼,可以超越社經階級、年齡與性別。 劉德華也演得很稱職,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瞧不起拿劉德華當偶像的女生了。 葉劉兩人,同時得到了這屆的金馬獎男女主角,成了母子帝后,這是非常少有的狀況,代表兩人的戲分平衡、演技相輔相成,其實這是因為從頭到尾演的,就是一段相濡以沫、彼此扶持的人間至情。 老人照顧,或是任何族群的照顧,除了倚賴制度以外,人與人的感情,永遠是其中的接著劑,它填補制度的縫隙與疏漏,接住所有被制度遺落的人。 不過制度還是最重要的。制度是有組織、有力量、有頭腦的愛。 片中對香港的飲食文化也有一些著墨。香港的東西真的太好吃了,在香港人的日常生活裡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對這樣一對教育程度有落差的主僕來說,吃這件事,自然成了傳遞情感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了。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