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15 14:02:43瀏覽1545|回應0|推薦7 | |
【萬水千山縱橫:顧嘉煇的影視配樂】 香港流行音樂作曲大師顧嘉煇過世了,死時九十二歲。顧嘉煇的創作以港劇、香港電影主題曲、插曲與配樂為主,他的作品既好且多,在七十到九十年代以無數旋律優美、編曲壯闊的歌曲,為香港影視戲劇鋪陳出時代氛圍,豐富了劇情張力,也妝點了人物特色,並因為太過動聽與抓耳,在戲劇下檔久久以後,獨自成為無數觀眾成長過程裡最難忘的音樂記憶。 你看港劇《天龍八部》幾十個小時才能感染那股豪邁又孤絕的武俠氣息,但〈萬水千山縱橫〉開頭的仿馬蹄聲一出現,你隨即望見踏上馬背的段譽,帶著六脈神箭絕技,準備馳騁武林,如入無人之境了。 顧嘉煇的歌曲迷人之處,其中之一就是編曲與旋律合為一體,因為是同一人所寫,而他大量採用了管絃樂手法,使得這些主題曲都鋪陳出一個極為戲劇化的三度空間,音樂句法充滿了血肉,聽起來好像劇中人物就要從旋律裡走來。 顧嘉煇受過正統音樂訓練,他念過著名的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但他沒有太過古典,而是汲取了配器技巧,用來創作流行歌曲。 你聽〈萬水千山縱橫〉,是不是想起了〈威廉泰爾序曲〉? 雖然採用了管弦樂手法,顧嘉煇的音階完全來自他所成長的土壤香港與廣東。顧嘉煇的音樂第二個重要元素就是粵劇,他的最早代表作〈郊道〉便是一例。〈郊道〉台灣人都知道,只是未必知道是顧嘉煇的作品,其實那是他在接受西方音樂訓練以前的曲風了。當然,後來他不再寫這麼小調式的歌曲,而是將傳統音樂的養分消化以後,化作自己的創作元素,成為多少古裝主題曲的血肉了。 我邊寫這篇文章邊回顧地聽顧嘉煇,小魔女在一旁好奇地說,我怎麼都會唱? 因為,我就是聽顧嘉煇長大的啊! 顧嘉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可比美國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而中國菜吃起來又多了一份家鄉味與熟悉感。 台灣人最早聽顧嘉煇,應該是從1981的〈楚留香〉,那年我念國一升國二,大家都在看港劇,也幾乎都會唱主題曲。 然而顧嘉煇最早成名的港劇主題曲是〈小李飛刀〉,只是台灣沒有播,因為是更早七十年代的事了。 你現在再聽〈小李飛刀〉,如果你的音響還可以,那編曲場面其實就是管弦樂了。 我從他使用的敲擊樂器,那細碎的彈撥聲,突然想到了,應該顧嘉煇也受到了顏里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的影響。 〈小李飛刀〉是羅文主唱,〈楚留香〉是鄭少秋,而八十年代港劇主題曲的天王唱將是關正傑,〈萬水千山縱橫〉就是他唱的。關正傑所唱的〈英雄出少年〉是我的最愛。 《天龍八部》以後,台灣停播了港劇,隔年我考上了台中一中,放學後就跟大批同學擠在校門對面的麵店門口看《射鵰英雄傳》。射鵰三部曲,顧嘉煇為它們寫了好多主題曲與插曲,等於是他武俠劇主題曲創作的最高峰,而其中最著名就是〈鐵血丹心〉。楊過與小龍女,則是一起唱出了〈情義兩心堅〉如此情深義重的歌曲,熱戀的人聽起來都會垂淚了。另一首著名情歌是天龍八部的〈兩忘煙水裡〉,而它的欸乃旖旎與〈萬水千山縱橫〉的豪氣干雲,其相差之大,就拉出了顧嘉煇作品的一個宏大的範疇。 金庸武俠,後來香港與大陸都一拍再拍,但各版的主題曲拿來聽看看,就知道顧嘉煇是多麼偉大了。 他的作曲才華,以影視作曲來說,是超越同時代,空前絕後了。 顧嘉煇的電影歌曲,代表作是〈當年情〉,也是1986的事了。 顧嘉煇曾說他最喜歡的一首是〈忘盡心中情〉,乃《蘇乞兒》的主題曲,這齣戲我沒看過,但歌曲我在中學時代就會唱了。 那時也買了湯正川的〈China Sea〉(中國海),兩者編曲可說是類似手法,都有濃濃的中國風,但場面與氣勢都是管絃樂。 顧嘉煇應該沒聽西洋流行音樂,也沒聽日本歌,這使得他的音樂保有了純粹的中國風,但也不是傳統國樂那樣的文人氣息,而是武俠版的西部片,充滿了行俠仗義、浪跡天涯的粗曠與豪邁。 從金庸到港劇,再到顧嘉煇,為什麼香港在六十到八十年代會出現這樣的文化現象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而在那個年代成長的香港人,也就是劉德華、梁朝偉那一代,對他們來說,顧嘉煇是一個共同的音樂巨人與文化偶像。當然,顧嘉煇也用音符寫出了香港精神:〈獅子山下〉與〈東方之珠〉。 顧嘉煇只寫曲,主要的合作作詞家,大家都知道是黃霑,此外也有盧國沾與鄧偉雄。他們的詞當然都相當優異,但台灣人即使聽不懂廣東話,不曉得唱些什麼,都能被顧嘉煇的旋律震撼與感動。 顧嘉煇的姊姊是歌星,他從小跟著她在歌廳聽歌,而啟發了音樂的興趣。他一開始自學樂器與作曲,很早就展現了音樂天賦,後來到美國深造,又汲取了西洋作曲技巧,再加上港劇的崛起,需要古典中國的音樂元素,而造就了他的音樂王國。 感謝您帶給我們這麼多美好的音樂!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