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10 20:05:17瀏覽4239|回應3|推薦14 | |
【疫情將永遠改變消費習慣】 今年五月中旬,台灣爆發萬華群聚感染,每日新增確診案例高達數百,許多人一看到疫情就要失控,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做好個人與家庭防疫,避免被感染,而是拎起超大提袋,衝到大賣場與超商,擠在人潮裡搶購日用品,即使讓自己曝露在感染風險裡也不顧。 這類恐慌式購買,去年在歐美疫情熾烈時也曾發生,而且有趣的是,世界各國民眾搶破頭的商品都是衛生紙。台灣過去也曾發生幾波衛生紙搶購風潮,當時主要是謠傳國際紙漿原料即將上漲,而造成囤積,但在疫情之下的搶購,動機卻不是經濟。衛生紙體積大,重量輕,而且通常占據賣場顯眼位置,於是看在恐慌民眾眼裡,宛如救生圈一樣,可在即將席捲而來的疫情海嘯裡,成為帶來安全感的倚靠物。此外,衛生紙潔白乾淨,看起來無菌無害,與病毒的陰暗邪惡形成對比,也可抵消一些對疫情的嫌惡感。 恐慌式搶購的心理因素,就是對於疫情的過度焦慮,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受,造成認知狹窄,只能憑本能與衝動行事。這時,最直接的反應通常是:「接下來可能沒飯吃了!」於是賣場裡的泡麵、餅乾、冷凍食品一下子被掃光,連平常滯銷的食物都成了搶手貨,只因這是救命物資。 當災難降臨,最常被搶購的就是食物,因為這是動物的覓食本能。事實上所有恐慌式購物都可說出於覓食本能。從覓食的角度來說,如果接下來可以找到比現在還多的食物,就不會產生囤積行為,但如果預估可能短缺,就會導致大量購買,以免接下來沒飯吃、沒東西可用。 每個人對疫情的評估並不一樣,然而,當原本不怎麼擔心的人看到媒體上重複播放搶購畫面,也會受到影響:「會不會食物都被大家搶光了?」或者聽聞同事、親友都在囤積物資,難免信心動搖:「會不會指揮中心低估疫情了?會不會到處都是感染黑數?」越想越害怕,只好加入搶購行列。 疫情不只威脅健康,也會影響經濟,許多人可能失業,或者收入減少,而物價卻可能攀升,因此趕緊在漲價之前大量購買,等於賺到一筆。對於家中有小孩或者老人家要扶養的人,必須考慮一家數口的生計,更得計較物價變化趨勢。 搶購人潮止息以後,賣場貨架空空如也,好像蝗蟲過境。回到家中,扭開螢幕,等待新增案例如指數曲線攀高。結果是疫情沒有大爆發,每日新增維持數百例,幾天以後甚至呈現下降趨勢。其實,國外經驗早已顯示,即使舉國封城,沒事不能外出,民生物資,尤其是食物並不會缺乏。 疫情不只不是飢荒,甚至不少人在全國警戒期間,因為不能外出運動,再加上靠吃來減緩緊張情緒,於是沒事就訂外送,三餐加點心,幾周下來胖了一圈。疫情期間,百業受到影響,食物外送卻是一枝獨秀,成長近四成。國外經驗發現,疫情期間養成的生活習慣,在解封以後也可能存在,比如好多人依然待在家裡,不敢外出。或許台灣這波疫情過後,許多人就此養成吃外送食物的習慣,減少外食行為。 另一項逆勢發展的行業是網購,台灣某些購物網站業績在這一波疫情期間甚至成長了好幾倍。在網購商品裡,以生鮮蔬果、冷凍食品與居家清潔用品這些防疫相關商品最為暢銷。反觀電子產品、美妝、鞋包這些原本網購暢銷商品,因為不是民生必需品,數量明顯下降。大難當頭,朝不保夕,奢侈品的消費當然就會減少。 封城期間,不能外出,很多人在家看書、聽音樂或看網路電影,於是相關文創商品銷售量竟然創下歷史新高。以書籍來說,英國在2020年的銷售量是八年來最高。台灣有書商抱怨防疫使得購書客人減少,其實這是短期現象,如果能夠善用網路平台,並對準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的閱讀需求,書反而更好賣。 雖然台灣爆發了大規模社區感染,以台灣人防疫的謹慎程度,再加上已有疫苗可用,疫情一定很快獲得控制,不必擔心物資缺乏。從歷史經驗可知,瘟疫總是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這一波新冠疫情所造成的消費行為改變,恐怕在疫情過後不會完全消失。到底怎樣的消費習慣與購買方式是自己真正所需?吃飯與買書的支出比重該怎麼調配?錢該花在那些事物才能帶來最大滿足?上街「血拚」與網購,何者更適合自己?疫情若能帶給消費者這樣的省思,也算是防疫的附加收穫了。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