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黑箱在這裡—國中生都看得懂的服貿文
2014/03/25 23:04:14瀏覽2241|回應7|推薦2

黑箱在這裡
——國中生都看得懂的服貿文

沈政男

馬政府從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一直到經濟部長張家祝,沒有一個人是經貿背景出身;馬江念法學院,大一應該修過經濟學,而張家祝念的是土木與交通,可能連大一經濟學的程度都沒有。

這樣的人也可以當經濟部長?這就是馬政府。不只當經濟部長,還出來推銷服貿協議,甚至高分貝大罵說,反服貿最力的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教授造謠誤國。

張家祝!你看過馬政府找人做的服貿協議影響評估嗎?你看得懂嗎?憑甚麼罵人家經濟學博士造謠誤國?

你一定看不懂服貿協議影響評估。因為如果你看得懂,就不敢這麼大言不慚,胡亂罵人。

聽好!服貿協議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份影響評估報告,根本大有問題。

這份報告的主要結論很簡單:

1.
服貿協議生效以後,臺灣服務業就業將增加約 1.2 萬人。

2.
臺灣服務業輸出中國總值約增加 4.02 億美元,中國服務業輸出臺灣總值約增加 0.92 億美元。 

但這兩個結論的推算過程很複雜,還跟牛頓有關。

跟牛頓有關?因為推算方法用的是所謂的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萬有引力的引力,因為這模型講的,就是兩國之間的貿易總量,與兩國的經濟規模成正比,而與兩國之間的距離成反比。也就是兩個小國之間的貿易量,比兩個大國,或者一大一小之間的貿易量小;兩個距離很遠的國家,比兩個緊鄰的國家,貿易量小。聽起來就跟萬有引力很像。

問題來了。中國是經濟大國還是小國?當然是大國。台灣國民生產毛額(GDP)約5000億美元,中國的GDP是台灣的18倍,約9兆美元。中國距離台灣呢?當然是最靠近的國家。

於是中國就成了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台灣每年出口總額約3000億美元,進口總額約2700億美元,其中出口到中國約1500億美元,而自中國進口約400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1100億美元。

貿易順差,就是你賣給別國的東西、從別人那裡賺來的錢,比你買別國的東西、付給別人的錢多。台灣每年賣東西給別人3000億美元,從別人那裡買2700億美元的東西,為什麼要一來一往這麼麻煩,不乾脆自己生產自己消費?

這就牽涉到貿易裡頭最重要的比較利益原理。國與國發生貿易,就跟人跟人做買賣一樣,你做自己最擅長、成本最低的行業,然後將生產出來的東西跟他相互買賣,對大家都有利。比如台灣出口到中國,以電子產品、光學醫療儀器、化學品為最多,而中國進口到台灣,則以機械產品為大宗。

台灣一年國民生產毛額5000億美元,其中就有3000億美元賣到國外,也就是說,台灣人一年的貨品或服務產出,6成都賣給外國人,因此人們常說,貿易對台灣非常重要。

重點來了,3000億美元的出口總值裡,將近9成都是貨品,而服務只有12%左右,約360億美元。貨品就是吃的用的這類有形東西,服務則是金融、交通、餐飲、娛樂、醫療等等無形的勞心勞力付出。

台灣5000億美元的GDP裡,有70%的產值來自服務業,但台灣的服務出口只有總出口量的12%。其他國家呢?全世界國家的服務出口,平均為總出口的20%。至於中國,服務出口比台灣還低,約11%左右。中國一年出口總值2兆(20000億)多美元,而服務出口約2000億美元。

也就是說,中國的服務出口比例是嚴重偏低的,只有世界平均的一半,這是中國近年來把服務貿易列為經濟發展重要項目的原因。而對台灣來說,服務貿易當然也是發展重點,因為也是遠低於世界平均。這是兩岸這麼看重服務貿易的背景之一。簽訂服務貿易協議,就是破除目前的貿易壁壘,促進彼此服務業的往來。

問題來了。那麼簽訂服務貿易協議以後,可以增加多少服務貿易總值?馬政府的評估報告,算出來的數據只有4億美元(台灣出口到中國)與0.9億美元(中國進口到台灣)。

怎麼算的?就是用開頭說的引力模型,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猜測數據,就是約當關稅。

什麼是約當關稅?這就是服務貿易的眉角所在了。貨品貿易可以課關稅,一輛車100萬台幣,加個關稅20萬,你就很難賣;但服務貿易沒有關稅可徵,不能說中國廚師在台灣煎的牛排,原本一客1000元台幣,加個關稅賣1200元台幣。貨物貿易的壁壘來自關稅,而服務貿易的壁壘是無形的制度與規定,於是把這些無形的制度與規定造成的貿易影響,換算成一個效果相當的金額,就叫約當關稅,以方便用經濟模型估算。

馬政府的服貿影響評估、約當關稅的計算,在台灣出口到中國部分,用的是台灣出口到香港來推估,而中國進口到台灣,則是以日、韓進口到台灣來做推估。為什麼?因為協議是嶄新,無前例可循。

這就是這份影響評估最大的問題所在——可以用日韓數據來推估中台服貿嗎?日韓服務業的關稅當量,跟中國會一樣嗎?日韓的文化與語言,跟台灣差異那麼大,服務業來台發展比中國困難太多,根本不能比擬。

馬政府說,服貿協議簽定以後,台灣會增加12千個就業機會,但鄭秀玲教授說,會影響500萬就業人口,兩者推估差異之所以這麼大,就在於到底中台服貿壁壘破除後,兩岸服務業到底會有怎樣程度的往來?

是食指輕點,ET跟小男孩一般,還是十指緊扣、水乳交融?

服務貿易就是生活方式的交換。貨品貿易,來的是東西,但服務貿易來的是人,是思想,是手藝,是工作態度,完完全全不一樣。當中國服務業在台灣逐漸發展,中國從業人員定居在台灣一定越來越多,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馬政府也知道台灣人會有疑慮,於是在協議裡限制僅有所謂管理階層、專家才能來,基層服務人員不可。問題是有可能嗎?服貿協議生效三年後,雙方就可修改限制,繼續放寬,而目標就是關稅壁壘的完全消失,不是嗎?

中國與台灣都想發展服務貿易,如果協議生效以後,只有數億美元的成效,何須大費周章?對台灣經濟又有何效果?馬政府一方面說服貿對台灣經濟很重要,另一方面評估出來又說只有數億美元增值,根本是自相矛盾。

這就是服貿黑箱所在。

當然,馬政府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簽了服貿以後,有助於台灣跟其他國家簽自由貿易協定,但這完全沒有科學根據了。

服貿協議是ECFA的後續條約,也就是說,ECFA是兩岸貿易的骨架,服貿是血肉之一,簽了才能填滿實質內容。服貿之後,還要簽貨貿,也就是貨品貿易協議,兩岸貿易協議才算完備。馬政府誇口說簽了ECFA以後,台灣GDP會增加1.3%,也就是60億美元左右,主要靠的就是貨貿。服貿協議生效以後,趕快簽貨貿,或許就是馬政府這麼著急通過服貿協議的原因。

總而言之,兩岸簽了服貿協議以後,雙方服務業往來更方便,到底會演變成怎樣的局面,馬政府根本沒有評估清楚。如果按照全世界平均數據,服貿壁壘破除以後,中國服務業來台產值至少會有100億美元,而不是0.9億美元。這樣的產值,需要多少中國服務業人員來台?

而根據比較利益原理,兩岸發生這麼大的服貿往來後,兩邊的服務業生態會有怎樣的變化,台灣會倒掉多少服務業?

再回到引力模型。中國服務業來台發展,比美歐日韓都方便得多,當服貿關稅壁壘破除以後,中國這個巨大星球,一定會以綿密緊緻強大的重力波,將小島台灣牢牢吸住。

如果中國的金融、交通、通訊、醫療、娛樂從業人員,大舉來台,不會影響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嗎?國家安全沒有疑慮嗎?這是兩岸服貿的非經濟影響,在這方面馬政府完全忽略,沒有評估。

中國經濟起飛以後知道,自己已經有能力買下台灣,不一定要打下台灣。

而台灣人最擔心的,就是有一天,中國會買下台灣,這是台灣人對服貿協議這麼戒慎恐懼的原因。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11991455

 回應文章

天兵
2014/03/31 14:00
說到底就是厭惡中國人 何必說那麼多 要是日本來就張手歡迎了是嗎? 不要到最後反而適得其反才好!

thomas
2014/03/27 03:24

不錯的解析,有個地方有疑問 "馬政府也知道台灣人會有疑慮,於是在協議裡限制僅有所謂管理階層、專家才能來,基層服務人員不可。問題是有可能嗎?服貿協議生效三年後,雙方就可修改限制,繼續放寬,而目標就是關稅壁壘的完全消失,不是嗎?"。

我們在WTO國際經濟架構下已經很多年了,沒有和任何國家關稅壁壘的完全消失,所以這個說法我存疑。

當然,中國是大國,所以就算只開放一點點,也是有風險。不過就算是中國對香港,也是在管控範圍內,盡管香港人叫苦連天。

有人說不跟中國簽,先跟外國簽。可行嗎?中國是大國,也是我們第一大貿易順差國家,別國都在看臺灣Pi、中國虎怎麼互動,才決定怎麼跟台灣互動。現實一點來說,台灣Pi跟中國虎互動不好,也沒有人要跟台灣Pi來往,政治經濟風險太高了。

服貿問題跟經濟、國際貿易、勞工、外交問題一樣,根本是兩岸問題。國民黨的"先經後政"路線,看起來已經快撐不住了,政治問題不解決,經濟無法正常發展。台灣經濟繼續萎縮是趨勢。這也是社會動亂的風險。也許曹興誠提的統一公投 (仔細讀了再決定要不要罵) 可以拿出來檢視討論。其他方案也歡迎大家多多討論。


Little J
2014/03/26 23:07

我只看事情.  這樣的推理, 很清楚, 不過, 我有個疑問. 照這樣的邏輯. 是不是和所有大國簽, 都會有您所說的風險? (除了政治的風險以外). 您可以建議和哪一國簽, 就不會有這樣的風險? 還是根本都不要簽. 台灣就自給自足? 我了解您文章提的用意. 不過, 台灣要找出路, 這是事實. 在一間公司, 當你對公司的政策有疑慮, 或者採反對立場時, 通常公司會回你1句話: 那你有solution嗎?

我肯定年輕人為國家出聲音的勇氣. 但勇氣, 只是解決問題的前哨站. 接下來, 如何退場, 就要靠智慧了. 民主必須具備傾聽對方聲音的氣度, 在和平理性前提下, 相互交換意見, 並且一起找出路. 這樣的過程, 也算是豐收, 國家之福.

任何暴力都是不對的, 不管, 暴力的動機是否合理, 暴力就是不對. 這也是文明社會的種子.

台灣不建議再鎖下去,  因為沒有幾年可以等. 如果您能教導我們, 台灣出路如何找, 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福氣.

 

 

(drchiyu@gmail.com)

路人
2014/03/26 18:23

請問 , 你若是老闆 , 幾億的消費人口市場跟幾千萬消費人口 , 你會選在那邊開店 ? 開放不代表人家就會過來 , 就算過來 , 你也可以不選擇他啊 , 沒有競爭怎會有成長 ? 若中國真的要吃掉你 , 根本不需跟你簽什麼協議 . 請你換個角度想想 , 當兩岸人民交流的越頻繁 , 對岸人民就會越接觸到民主及自由 , 越珍惜及羨慕台灣的民主及自由 ,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不就是"人"嗎 ?

(無)

紫京程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6 11:44
“兩國的經濟規模成正比,而與兩國之間的距離成反比”,是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不是嗎?可能我記錯了?不過這不重要,我覺得這篇分析寫得還不錯,我了解作者關心的是政治效應遠比經濟效應來的大,獨立的臺灣遠比過的好的臺灣重要;所以服貿爭議的焦點事實上是政治而非經濟,歸根究底還是統獨之爭,真難死人了!

helenhuang
2014/03/26 09:15
沈醫師,我大學輔系是經濟系,你的問題和發現,網路上有都有討論過了,你主觀意識強,所以可能聽不到不同的聲音和意見。我只問一個問題,如果51%以上的選票決定賣台給中國,是不是也該賣。這就是民主,這就是公投不是嗎?就算大家日後發現不如自己想像的好,也要認不是嗎?您可以繼續宣揚您的理念爭取支持,不過你流血流汗爭取來的民主是這樣運作的。(helenhuang@gmail.com)

P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6 00:03
對不起,我看不懂。有黑箱,是因為你從不關心,所以你不知道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