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翁達瑞:正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政治惡果
2013/06/29 05:58:27瀏覽235|回應0|推薦1

在執政黨完全的黑箱作業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日前簽訂了。反對黨及民間輿論的立即反應,乃是質疑這項協議對臺灣的產業衝擊,將焦點集中在經濟面,殊不知該協議具有不可承受的政治惡果。

這項協議的名稱本身就充滿了誤導民眾的政治考量。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協議主要分成兩大類,即貿易與投資協議。「貿易協議」適用於製造業;而服務業則以「投資協議」為主,因為無形的服務,大都只能在地提供,無法像有形的產品,在國內生產後再銷售到國外。

此次兩岸簽訂的協議,應稱為「服務投資協議」,而非「服務貿易協議」。馬政府不乏財經專家,理應十分清楚該協議的本質。其誤導民意的考量,主要是因為「投資協議」牽涉到人員的往來,而「貿易協議」只帶來貨品的流通。更明白地說,此次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真正企圖,是為了方便中國人民大量進駐臺灣。

中方在此次的協議談判,要求臺灣開放的項目,多為「非特許」的行業,如美髮、餐飲、運輸、倉儲、出版、喪葬等產業。這些「非特許」的行業,從來都不是國際經貿談判的要角,主要是因為其產值不高,技術層次低,再加上勞力密集,對一個國家的經貿發展影響極微。除了中國之外,我們無法想像有任何國家,會要求臺灣政府開放類似的服務業,供其國人投資。那為何這些「非特許」的服務業,會成為此次兩岸經貿談判的重點呢?在經貿考量被排除之後,剩下的只是政治算計而已!

在大多數的國家,只要具有「合法居留身份」的住民,都可任意投入「非特許」的服務業。事實上,自從兩岸經貿往來開放之後,就有無數臺商進入中國,投資於類似的行業。在中共的「一中」政策下,臺商在中國沒有「合法居留身份」的問題。在臺商可自由進出中國的同時,中國勞工移居臺灣則是障礙重重。此次兩岸服貿協議背後的真正目的,乃是以投資之名掩護中國勞工合法進入臺灣。有了這項協議之後,中國勞工就能以投資的管道,取得在臺的合法居留身份。服務業的投資只是個幌子,廉價勞工的大舉入侵才是真正的企圖。

在此政治考量下,中方要求臺灣開放「非特許」的低層次產業,就可完全被合理解釋。首先,中方要求開放勞力密集產業,以容許最大數量的中國勞工移居臺灣。其次,臺灣所開放的多屬技術層次較低的行業,即使沒有具備特殊訓練的一般中國勞工,也可一圓移居臺灣的美夢。最後,此協議所涵蓋的多是低資金需求的產業,在中國只要財力普通的家庭,就能投資並移居臺灣。

在此協議生效後,我們可預見將有大批的中國人民,以投資之名移居臺灣,甚至定居臺灣,即使他們最初投資的公司早已停止營業。在沒有繳納稅金的情況下,他們享受我們的各項公共服務與基礎建設。他們為移居臺灣所作的小額投資,無益於我們的經濟資本累積。他們提供的低知識勞務,也無助我們的服務技術提昇。而大量的廉價中國勞工湧入臺灣後,只讓我們原本就嚴重的失業潮,進一步由製造業蔓延到服務業。

馬英九很清楚「兩岸服貿協議」的後果,因而試圖以「貿易協議」魚目混珠,模糊「投資協議」即將為臺灣帶來的巨大社會成本。這也是為何官方將此協議的焦點放在開放的項目和開放的條件。而反對黨與一般輿論竟也自限於經貿的框架內,質疑的只是產業衝擊,無視於該協議可能為臺灣帶來的政治惡果。(作者為北美知名商學院教授)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784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