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海泡沫事件
2012/04/27 22:50:26瀏覽849|回應0|推薦0

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國1720春天到秋天之間發生的一次經濟泡沫,它與密西西比泡沫事件鬱金香狂熱並稱歐洲早期的三大經濟泡沫,經濟泡沫一語即源於南海泡沫事件。

十八世紀初,英國的另一資本市場,就是國債市場,當時,英國政府發行了大量國債。南海公司成立以前,英國參與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War of Spanish Succession, 1702-1713),因為參與這戰爭,英國政府大量發行國債,由1600萬鎊,激增至5300萬鎊。而在這段期間,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協助英國政府,成為國債的主要認受者和管理人之一。當時,英國國債主要分為:短期債券(short-term debentures)、不可贖回長債(irredeemable long annuities)、不可贖回短債(irredeemable short annuities)、彩票基金(lottery funds)和可贖回債券(redeemable debts)。由於這些債券牽涉固定匯票(standing orders),而交易又必須到財政部辦理,要轉讓國債券變得非常困難,所以,它們在市場的流通量非常低,只有股票流通量的十份之一。而政府亦需要為這些債券,每年付出龐大的利息(約80萬英鎊),成為政府極大的負擔。

   南海泡沫發生的時間(1720年4月至9月),正是英國政府企圖消化國債,倫敦股票市場迅速發展,政府對股票市場監管又處於雛型的時期。當時,歐洲的金融市場,亦受法國的“密西西比計劃”影響;1720年初,法國印度公司的泡沫爆破,股價下滑,其釋放的游資,亦驅使了南海泡沫的形成。南海泡沫似乎是英國歷史中的一場金融大騙局,南海公司以高價發行股票,引致市場過度借貸,資產價格大幅攀升,加上“泡沫法案”所引發的市場震盪及信心危機,令銀根抽緊,泡沫終於爆破,南海計劃以失敗告終。

事件起因源於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仍然進行時創立,它表面上是一間專營英國與南美洲等地貿易的特許公司,但實際上是一所協助政府融資的私人機構,分擔政府因戰爭而欠下的債務。南海公司在誇大業務前景及進行舞弊的情況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南海公司更透過賄賂政府,向國會推出以南海股票換取國債的計劃,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價由原本1720年初約120英鎊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鎊以上,全民瘋狂炒股。然而,市場上隨即出現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魚,試圖趁南海股價上升的同時分一杯羹。(7個月內漲7

為規管這些不法公司的出現,國會在6月通過《泡沫法案》,炒股熱潮隨之減退,並連帶觸發南海公司股價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鎊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無歸,連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爵士也蝕本離場。

南海泡沫事件使大眾對政府誠信破產,多名托利黨官員因事件下台或問罪;相反,輝格黨政治家羅伯特·沃波爾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亂,協助向股民作出賠償,使經濟恢復正常,從而在1721取得政府實權,並被後世形容為英國歷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後,輝格黨取代托利黨,長年主導了英國的政局。至於南海公司並沒有因為泡沫而倒閉,但事實上,公司在1750以後已中止對南美洲進行的貿易業務,它最終維持至1853才正式結業。

詳見http://blog.yahoo.com/_EFAO7LLOHZU7XKBTUCJDWPM5DQ/articles/69572

【版主的話】

300年前的騙局   又被中國權貴玩活了   2007的案例最是精典

相對過去300年前的騙局 7個月內漲7

中國權貴在2007年恐怖升級:

531日至612日之間大漲近12621 日至626日,大漲1倍多;815日至817日的末日輪,大漲7倍多

相關閱讀:

1.招沽權證案黑幕  海歸女揭底(2007

http://blog.udn.com/teddy5422/6377511

2.何清漣:誰是中國股市最大的贏家? 2008. 6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504572

3.羅心惠:中國股市現狀的最根本原因(2008. 8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504143

4.坑殺散戶 中國股市猶如賭場(2011. 10

http://blog.udn.com/teddy5422/5699061

( 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39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