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據時期茶學集成者-井上房邦
2014/05/09 19:40:29瀏覽1130|回應0|推薦0

      井上房邦(ca.1911),日本人。生卒年不祥。 

     井上房邦於明治四十四年至昭和四年(19111929)任職現茶業改良場,在昭和五至十二年(19301937)任職茶葉傳習所,為平鎮茶葉試驗所技師。 

     井上房邦德代表著作為『台灣茶樹栽培學』,此外尚有茶學論文,刊於日治時期茶學刊物,例如徐英祥的『台灣日據時期茶葉文獻論集』,就收錄了他的『台灣茶樹之品種』。

        據日人井上房邦調查,包種茶原始名稱為種籽茶,包種茶是在距今一五0餘年前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王義程氏所創製,仿武夷岩茶的製法製造安溪茶,並由他倡導及傳授製法,當這種茶葉製成後用方紙兩張內外相稱,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外觀之四方包,包裝外表註記茶名及麥頭加印章,稱之為「包種籽茶」,後簡稱「包種茶」,為包種茶稱謂之由來。

       其研究範圍較當時的舊慣調查會深入,由於原書不易得見,特別抄錄其『台灣茶樹栽培學』的目錄,以公眾人參考。 

        台灣第一部完整的茶學著作,由一位在台灣努力了二三十年的老日本茶師完成。不僅內容涵蓋完整,其系統條理絕非後代一般的台灣茶學專家所能超越的。因此井上房邦可以說是日治時代台灣茶葉科技的集大成者。   

 

 井上房邦 《台灣茶樹栽培學》 目次

第一章

總論                               

第六節

收成量

第一節

世界上非酒精性飲料

第七節

製茶品質 之產量

第二節

世界上的茶葉

第七章

繁殖法

第三節

台灣茶葉沿革

第一節

序說(緒論)

第二章

茶樹與氣候

第二節

壓條繁殖法

第一節

溫度

第三節

插枝繁殖法

第二節

雨量及溼度

第四節

其他無性繁殖法

第三章

茶樹與土質

第五節

種子繁殖法

第一節

適合茶樹生產之地

第八章

開墾及整地

第二節

本島茶園之土壤

第一節

開墾

第四章

產地及產類

第二節

道路

第一節

栽培面積及產額

第三節

排水溝

第二節

著名產地及其特長

第四節

區劃

第五章

茶樹的性質

第五節

階梯茶園設置法

第一節

型態

第六節

畦立法

第二節

茶芽之發育

第七節

防風林之設置

第三節

茶葉的成分

第八節

庇蔭樹之栽植

第四節

茶芽發育與組成之變化

第九節

耕土流失防除法

第六章

品種

第九章

移植法

第一節

總說

第一節

季節及天候

第二節

在本島的茶樹品種

第二節

移植的方法

第三節

分布及栽培面積茶苗儲藏及包

第三節

茶苗良窳與種類

第四節

型態及性狀

第四節

茶葉儲存及包裝搬運

第五節

萌芽之早晚及摘採完畢之期

第五節

移植工程

 

 

第六節

摘植株樹

 

 

第七節

存活律 

第十章

幼苗茶園之管理

第七節

收量 

第一節

第一年的管理

第八節

輸作法

第二節

第二年的管理

第九節

主要綠肥栽培法

十一章

茶樹準備法

第一節

茶株大小及產量 

第二節

準備法的種類

第十五章

剪枝及臺刈                                

第三節

茶株大小之標準

第一節

剪枝的目的

第四節

茶株育成法

第二節

剪枝的時期

 

 

第三節

剪枝的形狀                         

第十二章

耕耘及除草

第四節

剪枝的深淺 

第一節

耕耘鋤草的方法及時期

第五節

臺刈

第二節

中耕鋤草的功能

第十六章

摘採及收量

第三節

耕耘之工程及耕耘費

第一節

收穫量

第十三章

肥料

第二節

樹齡及收成量

第一節

施肥量

第三節

茶期及萌芽狀況

第二節

肥料的種類                                   

第四節

茶期別收穫率

第三節

施肥期                                            

第五節

茶期與品質

第四節

施肥法

第六節

摘採法

第五節

肥料及茶期別收穫量

第七節

摘採工程及租金

第六節

肥料及製茶品質

第八節

鋏摘法

第十四章

綠肥栽培 

第十七章

病蟲害

第一節

綠肥之效果

第一節

病害

第二節

綠肥作物之種類

第二類

害蟲 

第三節

綠肥的成分

第三節

風害

第四節

土壤酸性及矯正及肥料種類

第四節

凍害

第五節

播種

附錄

 

第六節

收穫及施用

一。生葉生產費

 

 

二。茶葉年終行事

 

 

三。茶園經營 二十年收支計算

 

 

 

本節來源:茗人誌~台灣茶訊編撰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19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