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荀子解說》札記 〈前言〉部份
2009/12/15 13:27:04瀏覽325|回應0|推薦2

1.Creel氏在其著作Chinese Thought中認為《荀子》中的部份論據就是荀子本人周行各諸侯國的見聞,但是這一點在同領域的其他專書中,卻罕有提及。
2.楊倞在注解《荀子》時將《荀子》中的各篇章順序重新編排,除了顯示劉向等人當初在節選《荀子》一書時,並沒有依照內容編排《荀子》中的各個篇章外,也透露一個訊息:從劉向到楊倞的這一段時間內的《荀子》研習,僅限於篇章文句的了解,尚未發展到全書思想的貫通。
3.文章篇題的出現,使得人們容易忽略不同篇章彼此在內容上的聯繫。
4.所謂的「階級」,是人類社會分工化之後的產物,而所謂的「階級意識」更是在階級出現後好一段時間才形成的。如果從「階級意識」來反推人性,就好像從個案研究來思考普遍真理,雖然可以提供部分所謂「科學」式的佐證,卻也容易流於韓非式的論難--一面之辭。
而孟、荀等人討論「性」,是就其所有人事觀察統合出的結論,拿來作為論據確實籠統含糊,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是比較理想的思辯方式。
5.總而言之,荀子學說就是承認現實,合理控制。
6.在物欲橫流的當下,有理念的人們更不會承認欲望的合理性,而視之如洪水猛獸,如此一來,就不可能理解荀子正視人欲,並提出合理控制的主張。
7.荀子正視現實,難免會因此有「從權」的想法,但是他「從權」的想法是以實現其「王道」的理念做為前提,所以荀子本人仍然可以說是一個有理想的儒者。然而傳襲他政治思想的兩個著名學生並沒有得到荀子思想的真傳:李斯完全投靠現實,韓非則走向法家,都只得到荀子思想中的一部份。以致千古罵名,歸咎其師。這公平嗎?當然不!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359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