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荀子》札記 (一) 《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部分
2007/02/17 10:53:41瀏覽398|回應0|推薦2

1.      38「儒」於濫觴時,與宗教有關,並帶有「巫」的色彩。

2.      48若以《史記》記載為據,則三監為管、蔡、武庚。以武庚為治理商民族的主導領袖,管、蔡則為武庚的輔助。更明確的說,周人仍維持了商民族的生存空間,但,是以接受周人的監視為前提。所以,管、蔡名為輔助,實為監視,使商民族的活動在周人的控制之下,同時,也在舊傷人的勢力範圍內,擴展周人的統治權。

3.      57國人:城市居民;野人:鄉村居民,或尚處於原始狀態的部落、族群。

4.      76禮的主要意涵在於觀念,若觀念出現變動,則禮文就會面臨部分的調整,若否,則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遭遇到即將全面洗牌的情勢。

5.      92當某種價值觀逐漸轉變的時候,它的本質會慢慢的被群眾所遺忘,但作為一個群體所認可的價值觀,儘管本質意義逐漸淡化,在形式上仍為群眾所注重,也還保有一定的影響力。

6.      133孟子從「君德」立論,並強調君主意願對政治的影響,然而,在實際施政上,運行的軌道(制度)以及執行的媒介(官僚)也有相當的地位,若僅強調君主行仁政的意願,而在配套制度的訂立以及官僚的選用上有所忽略,則「仁政」易流於口號,而不太能得到應有的效果。孟子在這些配套措施上雖已提出原則,但並未論及實際運用,雖說可以因應時勢作彈性處理,卻也讓人難以預期應有的效果。

7.      187君對相有任免權,相對君負責,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相的被動性較強,只要君不做出相應的互動,相不容易發揮應有的作用,除非相能取得相當程度的君權。

8.      421「樂」為「音」的重整、通用於社會的過程,故〈樂論〉通言如何將音聲運用於政治。

9.      495經典一旦成為文明的唯一準則,則此文明就不得不依循經典來調整它的發展方向。然而經典雖然是文明智慧的結晶,但是這並不代表以後的文明發展盡在經典的範圍之中,如果以經典為文明的發展準則,則此文明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嚴重的侷限,進而影響到此一文明的生命力,至此地步,經典已然成為文明發展的障礙,也失去了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的意義。換句話說,經典一旦阻礙文明的發展時,經典就不是經典了。然而,換個角度想,經典既然為文明的準則,那麼,經典的詮釋就必須隨著文明的演化而有所更革,以達成經典為文明之準則的功用,亦即經典的詮釋需要隨著時代而改變。但是,這樣一來,歷代不同的詮釋之間必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衝突與矛盾,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撤除經典權是自身的權威性,使它成為眾多學術研究的一份子,以保持它的生命力。但是,這種做法也等於將經典作為文明準則的權威性與功用性作了一定程度的摧毀。兩害相權取其輕,若要解決這個問題,在一開始的時候避免經典及經典本身的教條化,是比較合宜的方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75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