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9 10:25:29瀏覽730|回應5|推薦27 | |
今天看到一個稍微過期的新聞,5月6日,在重慶萬州純陽中學的高中畢業典禮上,900多名學生向老師集體下跪“謝恩”。
我個人看到這個消息是十分震驚的,立即發言表示擔憂和反對。但是沒注意到轉載這則消息的朋友實際上是持有某種支持的態度。有些人認為這種事情是傳統的延續,並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於是展開了幾番討論,發現在那一帖中,我基本上處於少數派.... 原帖地址如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細看《跪謝師恩是教育的恥辱? 》 注意是個問號哦 下邊把我自己主要的想法列出,使用貼心的繁體字~~~ ^_^ --------------------------- 關於教師和學生,我有如下兩個觀點: 第一,從根本的層面講,教師也是職業的一種,服務於這個社會。傳授知識傳授經驗就是教師的基本職業要求,做好這個就是稱職的教師。同樣的,做好飯就是稱職廚子、掃好地就是稱職清潔工、治療疾病就是稱職醫生。 從這個角度講,大家都是一樣的。 第二,教師和學生都是不能單獨存在的。 沒有人教,新人就無處接受系統教育;而沒有人學,教師則根本不必存在了。學生購買教育資源,教師出售自己的教學服務,從這個角度講,學生和教師的關係類似於觀眾和藝人的關係。 竊以為,以上這兩點是基於非常基礎的事實,難以被推翻的。 教師-學生關係本應當是一個完全平等的關係。就如同一個人走入理髮店,面對理髮師既不應該認為自己更高等,也不該妄自菲薄。 那麼,與普通的“顧客-服務人員”關係比起來,“教師-學生”的關係為何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呢?原因如下: 第一,教師提供的服務是為了讓自己的客戶增加自身經驗技能。 在這種關係中,教師天然佔據優勢地位。兩者差距越大(比如小學生與其教師),教師的支配地位越明顯。有的時候很多人就忘記了本質上的平等性。 第二,人是講感情的,“教師-學生”是一種相對長期而穩固的關係,學生很容易建立起正面的感情。飯館服務員端上一盤菜,我們都要笑著說聲“謝謝”。因為服務員用自己的勞動做了一件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而去飯館本身也是對服務員有利的,所以服務員也要說“謝謝惠顧”。那麼面對相處多年的某個優秀教師,學生的感情當然會遠遠比面對服務員強烈。 可是這並不能抹殺通常意義上的師生關係中平等的因素。 跪拜在文化中上有著絕不同於其他禮節的含義,用在普通師生關係中仍然是不合適的。當然有普通就有特殊,比如,如何解釋人們對貧困地區教師的感動呢,難道我們能侮辱性的說他們就是為了那300塊錢么,就是為了那要被經常拖欠的300塊錢麼?當然不是! 我毫不懷疑,大多數貧困地區的教師如果離開破落的小學應該都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 他們的選擇是值得全社會尊敬的,他們的生活條件是應該得到全社會關注的。他們的付出遠遠大於獲得,他們的行為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和更加重大的精神意義。有些教師盡己所能支持家貧的學生、捨身救助學生(地震、山洪)、救治學生重病的親人、堅持在最艱苦的環境中.... 他們完成了遠遠大於常識中“分內事”的工作,對於這樣的人,當得起學生不尋常的感激之情。 另一個例子,先秦諸子的學生都無比尊崇自己的老師,這也是有其特殊性的。受限於時代,那些偉人站在了當時知識和智慧的最高峰,學生們從教師那裡學到的幾乎就是當時人類的最優秀思想最先進技能。同時先秦諸子無一不是具備巨大人格魅力、嚴格個人操守的偉人。對學生們、對整個文明發揮著無可估量的影響。這些教師,與現在社會學校中的教師比起來,是有著本質不同的。 那麼,我反對本次900人跪拜事件的原因也就明顯了,這900人都是得到了異於尋常的救助麼?都遇到了震古爍今的思想巨人麼? 我們暫且假定900人中有一部分人得到了部分教師異於尋常的救助,產生了巨大的感恩心理,那麼他自己去教師家裡拜謝就好了。為什麼要拉上全部同屆畢業生搞公開活動? 這個公開活動是很要命的,一下子從真誠的感恩蛻變成政治手腕了。 900人中有多少是真心跪下的?有多少是隨著大流不得不跪下的?要知道,歷來的群體行為,引導人物、骨干人物不過是少數。 別人都跪下了,我不跪,今後還要不要回母校聚會?還要不要參加同學聚會?最初的社會關係還要不要維持?高考不理想,要不要在本校重讀?這都是要考慮的問題,不要以為畢業了就沒關係了。 下一屆畢業要不要下跪?有了上一屆的榜樣,不跪會不會有輿論壓力呢? ------------------- 不過我最後一段中所擔憂的事情實際上多慮了: 重慶市萬州區委、區政府對該校提出嚴肅批評,並責成該區教委全面調查了解事情真相。而純陽中學6月8日發布《反思書》,稱認識到了讓學生感恩的“方法不對”,保證不再出現類似事件。 本次事件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反應罕見的迅速,值得鼓勵。但這900下過跪的學生,不知道他們今後會怎麼看待母校。若是我,心裡一定會有疙瘩的,不過我多半會請病假避開那個活動。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