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11 16:22:59瀏覽1417|回應1|推薦10 | |
序
網絡和現實中接觸到了一些台灣的朋友,立場、思想、閱歷各不相同,但相同的一點是對紅色中國的不理解和抵觸。由於歷史的原因,基本上沒有哪個台灣人真正能夠從大陸的角度理解紅色政權(至少是曾經的紅色政權吧,可歎)的世界觀和政治邏輯,一概歸之於諸如邪惡、暴政,野蠻落後的民族性,或者從什麽《私人醫生》之類的街邊讀物中得到信息,歸之於領導人殘暴荒淫的個人品質..... 而很多大陸曾經秉持的政治理念,台灣背景的朋友更是完全沒有接觸過。 曾幾何時,大陸人民對台灣和西方世界的認識也是粗暴和扭曲的,對自身的認識也談不上客觀和全面。但是大陸經歷了前後兩個政治風尚截然不同的三十年,時至今日,如果願意已經可以比較平和地接觸到不同的思想,可以沿著不同的思維邏輯理解不同的立場。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同台灣的朋友交流下紅色中國的思想邏輯。我本人水平極其有限,只是蜻蜓點水寫一些而已。本文的內容主要是從多次與台灣朋友的私下交流中提煉而出,也是談不上嚴謹性和深刻性。我這麼做更不是爲了說服什麽人“棄暗投明”,我也不可能占到超越歷史的層次告訴別人什麽是暗什麽是明。讓有機會看到本文的台灣朋友,能夠對另一種思想邏輯有所理解和感觸,那麼至少對今後的兩岸民間交流也是稍有裨益的。若是能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自然更好。 順利的話,本文會是一個小系列。首先聲明,我本人不是搞經濟的也不是研究理論的,對于這些領域理解相當膚淺,本文只是起一個介紹的作用。我也不會用嚴謹的教科書語言,只是用自己的話謝謝自己的看法而已。 一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我發現台灣的朋友對經濟有很好的理解,但是對這兩個概念則沒有接觸。這一部份是討論在理論上二者有什麽區別。 教條一點來說,最簡單的分野一個是按勞分配一個是按需分配。社會主義由國家管理財富,按照個人付出的勞分配財富。而共產主義的設計中,生產和勞動的不低不是為了利潤,每個人都誠實勞動,社會財富按照個人的需要合理分配下去。可以看出,歐洲和澳洲、新西蘭這些重稅+福利較好的國家,實際上帶有一定的社會主義色彩。 而在共產主義社會中,所謂按需分配不是說無限制的滿足個人的消費慾望。這個需是指合理的需求。比如有人想吃吃龍蝦,這是合理的;但是想頓頓吃龍蝦吃到飽,那就是不合理的。想擁有便利的交通手段(比如高鐵、小汽車)那是合理的;想個人擁有豪華噴氣機那就是不合理的。在馬克思的想像中,那個時代是人人把勞動作為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高途徑的時代,是每個人都能合理享受全人類勞動價值的時代,是消除了剝削、奴役的時代,是最大限度實現了人類解放和平等的時代。但是,我必須說這個部份只是馬克思的理論推導結果。具體能不能實現、怎樣才能實現都是沒有精准驗證的。所以,往往說共產主義信仰,真正的共產主義者,是把這個當做人生信仰來堅守的,其堅貞程度堪比各個教派的聖徒。 二 從資本說起 這一部份是與朋友討論凱恩斯和馬克思的時候寫出來的。 資本主義的社會,資本運作的目的是什麽?是更大的資本。在這個體制中,一切資源和人力都服務于這個目的,甚至可以說資本家本身也是資本增值的工具、代理人。一切阻礙資本自我增大的事物都會被排斥,資本會天然選擇讓自己更壯大的途徑。比如中國大陸的經濟振興,其實是國際資本追逐自身增值的結果。這個結果長久看其實不利於西方國家,但在資本意志面前,無法抗拒。 資本增長的立足點是利潤。生產某種商品,出售獲得利潤。利潤存在的邏輯基礎是:參與生產的勞動者不能享有其勞動創造的全部價值。極其簡化的例子:某公司出售了一萬元商品,下發工資8000元(實際上當然不可能這麼高),那麼假如讓工人們購買自己生產的產品,就有2000元的缺口。如果老闆拿出這2000元同樣購買自己的商品,那麼供需平衡了,這2000元也就沒有了資本的性質。可是資本自我增值的本能會驅策老闆將這2000中的一部份或者更多(貸款)進行新的更大更快的生產,產生更大的缺口。不進行這種擴大生產的企業,就會失去資本的青睞,被其他“更上進”的實體取代。 上個例子中的產品,可以是糧食、鋼鐵、服務.... 總之任何資本意志下的生產活動,必然以利潤為導向,必然在整體上導致購買力不足。整個社會來說,生產的總量一定是大於購買力總量。越是加倍努力的勞動,這個缺口就越大。 就我的理解,危機來臨之時,凱恩斯主義喜歡通過降低成本(比如降薪)、增加就業、刺激投資來增加購買力。但是這種通過降低成本增加的就業,本質上是在增大那個缺口。而刺激投資,是把利潤的收割期推後,今天的投資是爲了將來的資本增值。 馬克思主義者看來,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不應該被資本佔有。生產的目的應該是滿足全人類的需求;而不是繞一個彎子,通過滿足資本繁殖的需要而順便滿足人的需求。且不提那個遙遠的理論中的共產主義,在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理論上,國家/政府將代表人民收割全部利潤,將之全部投入最短缺的行業,創造財富滿足全社會的需求。 似乎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凱恩斯主義以及其他,是建立在對人性中貪婪、擴張的那一部份的承認和放任之上;馬克思的理論,建立在對人性中克制、公平之類品質的發掘和發揚之上。 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對政府的管理能力、廉潔和效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這種要求——先不考慮道德水準和嚴格自律——單就技術水平而言上個世紀是無法達到的,也許今後再次革命性進步的信息技術會有一些本質上的幫助。 待續 下一節: 美國,美國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