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東卑南美農:寧靜山原裡的農業創新
2011/01/07 15:10:37瀏覽2496|回應0|推薦15

台東卑南美農:寧靜山原裡的農業創新

從台東平原前往美農村,只要穿過市北郊的綠色隧道就到了,而這個位於花東縱谷南端的村落,向來也被視為進入台東市的門戶。美農地處卑南溪的舊河道上,台11 線貫串村落中間的平原,平原兩側則是連緜翠綠的低山丘陵,地方向以風景優美著稱。而現在農民們又以創新的精神發展釋迦、咖啡、及柴燒窯產業,並誓言要讓所有來縱谷的朋友們一個「好看」。

班鳩冰品的故事

美農種植釋迦的歷史十分悠久。據當地「班鳩番荔枝產銷班」(蕃荔枝是釋迦的別稱)陳進憲廠長的回憶,早在民國60年代即有零星種植,70年代中後期迎來最好的市場榮景。近年來,由於成功打開了大陸、日本等外銷市場,又進入了另一波高峰期。

但即使在市場最暢旺的時候,釋迦仍難免熟果、落果的問題。在釋迦的生產季裡若有颱風,以及常伴隨而來的焚風,甚或是下雨後突然的高溫,都會造成釋迦因過熟變軟而成「熟果」,或是直接掉落地面變成「落果」。這些熟、落果雖然滋味依然,只是因為無法及時送到市場而必須丟棄,十分可惜,農民每年也因此須承受損失。

民國86年,時任省農林廳長的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先生來到美農視察。那年美農釋迦生產過盛,許多果實都軟化必須丟棄,看在陳武雄先生眼裡他覺得十分可惜,於是向當時產銷班的班長吳文耀建議,可不可以將這些熟成的釋迦做成冰品呢?若需要經費提計畫書上來,政府會全力支持。

吳班長一直以來也為熟落果的問題困擾,現在有了廳長的支持,他也想試著解決。於是他領著陳進憲廠長等班裡主要幹部,從學寫計畫書開始,準備向省政府提案申請經費。好不容易案子通過了,卻正好碰到凍省,剛申請過的經費也遭凍結。

但吳班長等人並不氣餒,他們決定自己籌款,由產銷班裡18位成員共同集資,於89年底成立班鳩釋迦「冰品部」。但這些釋迦專家對如何做冰卻是一竅不通,於是他們找上台糖糖廠幫忙研發,「怎麼沒有釋迦的味道呢?吃起來像牛奶冰!」陳廠長回憶起初時的失敗,還不禁莞薾。

(黃可喻攝)

後來產銷班自己去找冰淇淋廠商,一家家去評估廠商的設備及技術能力,最後還推派陳廠長「種」到冰淇廠裡學基本功。這群門外漢花了好大的力氣,終於研發出有濃郁釋迦果香,還有絲絲果肉口感的「班鳩鳳梨釋迦冰品」。

(美農社區琳琅滿目的各類冰品,除了主打鳳梨釋迦冰外,還有初鹿鮮奶、鳳尾洛神等台東在地冰品。(黃可喻攝))

(黃可喻攝)

釋迦能製成冰品後,美農的釋迦農夫不再有熟、落果的損失,一些投資冰品部的農夫還可享受販賣冰品所帶來的盈利,更讓他們自豪的是「班鳩冰品」釋迦冰還於91年獲選為國宴冰品。這一切,除了陳武雄主委的建議外,更還在於吳文耀班長等釋迦農民自己努力的結果。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農農民不凡的創新能力。

伴隨火舞的陶耕山農

東鳩窯的主人陳民富原來也是種植釋迦的美農農民。民國91年他接手之前駐村藝術家留下的「后山窯」,更名為「東鳩窯」。問他為何會想來燒窯,他說「當初只是因為看到柴窯荒廢著可惜,便想自己試試看。」但這一試,不僅將自己的釋迦田荒廢了,而且還拜入陶藝家簡銘炤老師的門下,成為台灣為數不多的柴燒師傅。

柴燒非常的辛苦,必須不間斷的看顧補充薪柴,讓溫度時刻維持在1,000 度以上。而且不含排窯(將土坯順序排入窯中),往往還要3、4天,甚至更久的燒製時間。相較於電窯、瓦斯窯的便利,以及市場較偏好上釉的陶瓷作品,不上釉的柴燒,可說是吃力且不討好。

(陳民富的東鳩窯,及其出窯的情景)

但柴燒作品有種難言的魅力,由於是用活火焰直接燒炙在土坏上,活火焰不但會在土坯上留下炫麗的「火痕」;且其柴薪「落灰」沾黏在土坏上,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樸質色樣;而不同陶土的「土味」,以及燒製過程中各種的「窯變」,都會為陶坏帶來各種不可預期的變化。而這些幻變火舞印刻下的美,以及陶土裡的濃濃土味,都讓陳民富深深著迷,為此堅守在火窯邊。

東鳩窯開始是接遊客的捏陶體驗活動,遊客們可以在此拉土坏,然後由陳民富燒陶後,再宅配將體驗作品寄與來訪的遊客。後來,也接受其他陶藝家委託代燒土坏,並留下部分作品作為窯燒費,在展場販售。近年來,陳民富的大兒子陳信价也走上了陶藝的路子,同樣拜簡銘炤為師學習拉坏製陶的手藝(父子因此成為同門師兄弟),相較於父親的較專精於燒,陳仁价在捏陶和造型上展露了更多的創意與天分,所以現在東鳩窯也有自己品牌的窯燒作品。由於在造型、火痕、落灰及窯變上,都有特殊的風格,所以作品也販售到大陸、美國、新加坡等地。

(東鳩窯年輕的陶藝家陳仁玠,仍未當兵,即已確定志業)

現在到東鳩窯體驗捏陶,陳民富還會為你呈上自己後山種植的有機咖啡,用的是美農村裡獨特紅土燒製出的柴燒陶杯,據說,陶土中特殊的鐵成分還有改善水質的功效呢。而東鳩窯作品中那粗獷的風格,也恰像是農夫陳民富給人的印象──樸實而有味。

(陳民富和陳仁玠,是父子,是同門師兄弟,如今,還多了層師徒關係(仁玠正向父親學燒的技術)(黃可喻攝))

走進美農的山原裡,你還可以喝到游毅忱先生的綠頂有機咖啡,以及徜徉在王伯可老師自己買地種樹,將原來種植檳榔的山坡地恢復成原始山林的自然步道裡。原來產銷班的班長,現任村長的吳文耀說,將來美農將以東鳩窯的柴燒作品,結合當地生產的鳳梨釋迦冰、有機咖啡做成伴手禮,並且擬將附近美農高台的環境生態整理好,他矢言,將讓美農成為花東縱谷風景區南端,最美的一顆明珠。

(游毅忱先生在自家的山坡地上種植了許多阿拉比卡咖啡樹,並且取得了有機認證。他從育種、烘焙到沖煮無不用心鑽研,逐漸將美農有機咖啡的名號打響。)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477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