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5 08:33:34瀏覽8015|回應6|推薦125 |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翁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元‧羅貫中《三國演義》
從賽局理論看三國演義,饒富趣味與省思,尤其是奠定三國鼎立大局的赤壁之戰,更值一聊。 西元208年(漢獻帝建安13年)冬天的赤壁之戰,算得上影響中國歷史的關鍵一戰。這一年,曹操率軍南征荊州後,想趁勝進一步討伐東吳孫權,但孫權不肯就範,結合劉備力抗曹操,孫劉聯軍並在赤壁一戰大破曹兵,至此奠定三分天下之勢,並落實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布局。 「隆中對」主要是諸葛亮體察當時天下大勢,認為曹操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之爭鋒。至於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之也」。於是他建議劉備,想辦法拿下荊州與益州,自可鼎立。 赤壁之戰時,實力最強的是曹操,南征軍團號稱有83萬大軍,實際上至少也有二、三十萬人馬;其次是孫權的地方政權武力,約有3萬多兵力。實力最弱的劉備,算來只有1萬多人的游擊隊。聯吳抗曹就是劉備站起來的一個契機。 這場戰役中,孫劉結盟是戰略主軸,聯軍並成功地藉由水師突破曹操防線,致使曹營潰敗。戰爭結果,曹操吃了大虧;孫權平盤;劉備則藉機占(先占後借)了荊州,自此有了本錢再入蜀,算是最大贏家。 從賽局的決策樹來看,面對來者不善的曹操,劉備聯吳是上策,他把孫權拖下水(形成命運共同體)絕不吃虧,還可渾水摸魚,最後也確實撈到個荊州;曹操伐吳是想大吃小,完成一統使命,早晚是要動手。孫權不戰則已,若要抗曹,聯合劉備是最佳選擇,如此就算兵敗,至少還多個墊背的。 三方各有算盤,戰後形成鼎立之勢,某種程度算是在混合策略下,經過互動,暫時達到了一個納許均衡(暫無偏離誘因的均衡),也就是形成三分天下之局,且相互制衡。 赤壁之戰還有個歷史轉捩點,即戰後清理戰場時,奉命守在華容道狙擊敗兵的關羽,卻放跑了曹操。這當中,諸葛亮明知關羽不會殺曹操,還派他守華容道,擺明了有心眼,因為曹操若真在華容道死於關羽之手,只怕整個中國歷史都要改寫。 假設關羽殺了曹操,天下將出現什麼樣的分合局面? 首先,就算曹操在華容道掛了,但曹操軍團實力猶在,只怕劉備將首當其衝,在三方中實力最弱的情況下,成為曹軍全力攻擊與報復的目標,屆時也別指望孫權會伸出援手(當然是先避其鋒或保留實力),結果就算不被剿滅,也只有繼續流竄份兒,哪還有三分天下的局面? 第二,曹操若真的被關羽殺了,且曹軍勢力因而衰敗,以當時劉備握有的游擊隊力量,根本也無力接收戰果,入主許昌,到時只有便宜了可趁虛而入的孫權。一待東吳坐大,再無孫劉結盟的條件,接下來劉備也討不了好,三分天下破局。 第三,更狠一點的,不管曹軍是否轉而主攻劉備,這個節骨眼劉備尚未站穩腳跟,孫權若趁此掉轉槍口,反正曹軍新敗,不足為慮,東吳勢大,周瑜可省了與諸葛亮鬥氣吐血,還可一償宿願,順勢報仇,幹掉諸葛亮這個頭號假想敵。 第四,…… 歷史有很多迷思,尤其是歷史無法重演,一個關鍵點的改變,即可能改寫整個歷史,並使結果充滿各種想像空間。若按三國演義的故事,真正縱放曹操的是諸葛亮而非關羽,而這項決策是考量國際政治關係後的現實取捨,也是一種「理性運用不理性」。(正史三國志中,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卻無關羽義釋的情節。) 根據三國演義,當初諸葛亮派了關羽去守華容道,劉備即質疑說:「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諸葛亮的回答卻是:「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換句話說,諸葛亮早料到了結果,反正根本無意殺曹操,索性讓關羽做了人情。問題是關羽為此下了軍令狀,華容道放曹回營之後,不免面臨違反軍令狀的唯一死刑。 作戲要作足,開庭時最佳男配角劉備當即為關羽求情說:「昔吾三人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雲長雖犯法,不忍違卻前盟。望權記過,容將功贖罪。」此話言畢,「孔明方纔饒了」,竟短短地一句話就帶過了事。 真箇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誰教人家的兄弟是主子,諸葛亮再傻也不會自找麻煩,何況本來就是在與劉備唱雙簧,唯一死刑也能變成了緩刑。 相較之下,幾年之後,同樣是立了軍令狀的馬謖,卻在失守街亭後被諸葛亮砍了腦袋,刑前諸葛亮還作態「揮淚」,以示雖有不捨,但軍令嚴明。 這回也有人來求情,但沒有皇親國戚的政治關係,求情的只是小小的參軍蔣琬,後台不夠硬。 此外,這時的蜀漢已是後主時代,少了革命夥伴先帝劉備的靠山,諸葛亮北伐戰敗,政治行情下滑,自得做番工夫,進行損害管制,此時的馬謖非死不可。稍後諸葛亮自請處份,也由丞相職被貶為右將軍。 同樣是立了軍令狀,一個是放了曹操,一個是失了街亭,前者成就了三立國鼎立,後者卻讓諸葛亮灰頭土臉,政治現實如此,馬謖合當被斬,也沒啥好怨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