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06 06:26:54瀏覽3756|回應3|推薦67 | |
這時候仍是上班時間,顧客不多,咖啡廳很安靜, 除了侍者偶爾發出幾聲聲響, 幾乎沒有什麼吵雜聲,唯一的聲音是蕭邦的鋼琴小曲, 一陣一陣的滑過耳際.樂聲輕柔浪漫, 使她更加分心, 於是男人的解釋便顯得有一搭沒一搭的落進心底. 「So.......?」男人開口說. 「What ?」女人抬頭, 一雙漫不經心的眼神看著男人, 一臉困惑的答著.男人見狀, 一臉緊張, 萬分心急, 一字一字的說,「其實我跟那個女人真的沒有什麼, 只是路上碰到了, 她請我吃飯, 順便跟我討論最近的股票行情........」男人拚了命的解釋, 緊張的額頭冒著一滴一滴的汗珠, 看的出來, 他非常在意她的感覺, 只求她不要誤會. 女人心裡暗自竊笑, 她喜歡看他緊張的樣子. 「那, 為什麼我的朋友說, 你跟人家有說有笑的, 感覺上好像....嗯, 好像很好?」女人故意嘟著嘴說. 「我沒有, 我發誓, 如果真的有, 你可以叫老天爺處罰我」,男人一臉無辜的說. 女人抿著嘴笑, 心裡卻想著:「自己的問題真是愚蠢的可以, 吃飯不都是有說有笑的, 難不成要板著臉嗎?」, 可是卻又開口對男人說,「你故意發這種誓, 我怎麼可能請得動老天爺來懲罰你呢?」 .................................................. 這原是我的短篇小說集「女人窺心事」裡的其中一篇, 篇名就叫「我的嘴唇吻過誰的嘴唇」(我只摘錄其中的上半段), 為什麼取這個篇名? 因為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詩,詩名就叫”What lips my lips have kissed, and where, and why”,作者是美國的女詩人艾娜米萊 (Edna St. Vincent Millay). 記得剛剛開始踏入社會上班時,有一天下班路過一個書攤, 隨手翻閱一本中文雜誌, 看到一頁口紅廣告, 廣告詞就寫著,「我的嘴唇吻過誰的嘴唇」....廣告詞底下是一張模特兒嬌豔嫵媚的臉蛋, 嘴角微微翹著, 唇上抹著瑰麗的口紅, 當時看著就被迷住了, 整個廣告頁面好美, 尤其是模特兒抹著口紅微翹的雙唇, 彷彿在對著你笑,令你情不自禁的也淺淺回笑著 . 不過當時覺得最美的還是這句話,「我的嘴唇吻過誰的嘴唇」, 嘴裡跟著唸了一遍,就烙在心底,此後便沒有在腦海裡抹去. 後來在美求學期間, 才知道原來這句廣告詞是引用自美國女詩人艾娜米萊的詩作, 原詩如下, What lips my lips have kissed, and where, and why, I have forgotten, and what arms have lain Under my head till morning; but the rain Is full of ghosts tonight, that tap and sigh Upon the glass and listen for reply, And in my heart there stirs a quiet pain For unremembered lads that not again Will turn to me at midnight with a cry. Thus in winter stands the lonely tree, Nor knows what birds have vanished one by one, Yet knows its boughs more silent than before: I cannot say what loves have come and gone, I only know that summer sang in me A little while, that in me sings no more. 這首詩的大意是女人(女詩人)在追憶逝去的愛,它娓娓道來當所有的愛都離她而去, 獨剩自己一人時的孤寂感.艾娜米萊的一生有過無數的愛人(有一說她是雙性戀), 她後來嫁給商人尤金.波賽凡(Eugen Jan Boissevain), 此君的前妻是伊內慈.莫哈連( Inez Milhollan), 她是一名勞工律師和戰地記者,也是女權運動的支持者,她也是女詩人在佛沙學院(Vassar College) 求學時就認識的舊友 .艾娜米萊和尤金.波賽凡的婚姻雖然維持了二十六年, 但兩人在婚約的架構下又各自擁抱別的愛人, 這情形讓我想起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re) 和他的伴侶西蒙玻娃(Simone de Beauvoir ),西蒙玻娃也是名作家和女權運動的支持者, 她不想走進傳統婚姻的牢籠,所以和沙特一輩子都只維持著伴侶關係, 她和沙特雖然一起生活了一輩子,彼此的心靈也是相互牽絆牽掛,不過卻又在狹小的愛情空間裡, 同時湧進不同的情人,他們的心如何承受這樣的愛情重量, 我想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才明瞭. 回到台北上班後, 有一天因公外出路過一家咖啡館, 便走進想買一杯咖啡帶著喝, 誰知一進門眼光立即被一對坐在角落正在鬧彆扭的小情侶所吸引, 女孩抹著桃紅的雙唇翹的老高, 似乎在生悶氣, 但看起來又很可愛,男孩微低著頭, 嘴唇不停的蠕動, 應該是忙著向女孩解釋他做了女孩不喜歡他做的事,嘴角稍稍停歇時, 眼角便急切的飄向女孩, 女孩耳裡聽著,聽完後既不追問,也不回話,就是坐在那兒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 不知為什麼就讓我想起很多年前看過的那幅廣告頁面和米萊的詩句. 後來寫這篇小小說時, 小情侶鬧彆扭的情景便一直在腦海裡浮現, 我想女孩微翹的唇角就是她的愛情,令男孩急急的想探索卻又不敢冒然靠近. 翻開從前寫的筆記本, 裡面有一篇就提到米萊這首詩, 筆記的結尾有自己小小的註解....「年幼時的愛憎多麼分明, 現在的自己,經過歲月無心的雕琢後, 喜歡與不喜歡, 愛與不愛, 都很難直接再說出口.....」,不曉得為什麼在那樣的年紀, 就有了那樣的覺悟, 現在回頭看看, 竟然還是喜歡這樣的覺悟, 「愛情」有沒有道理? 如果有...那是自己的領悟, 如果沒有...那也是自己的領悟....,不過「生活」是有道理的, 日子在經過所有的曲曲折折後, 才弄明白了, 原來「喜歡不見得能相愛, 相愛不見得能相守,就算能相守也不見得能相處......」生活就是如此.
艾娜米萊很擅於寫十四行诗(Sonnet ), Sonnet 始於義大利, 原來有詩歌,歌謠的意思.有一回看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 )主演的電影「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 電影裡有一段她(Lizzie)與達西先生(Mr.Darcy)的對話曾提到「 Sonnet」這句詞, 那時覺得 Sonnet由她口裡說出來非常動聽, 當時就想如果能聽她在電影裡朗誦一段詩歌,那一定是一樁極動人的美事. 電影裡的對話如下: Lizzie: I Wonder who first discovered the power of poetry in driving away love? Darcy: I though that poetry was the food of love. Lizzie: Of a fine, stout love ,it may.But if it is only a vague inclination I'm convinced one poor“sonnet” will kill it stone dead.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