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英國大學的Lent Term談談宗教上的「齋期」
2021/03/04 22:22:47瀏覽361|回應0|推薦0

從英國大學的Lent Term談談宗教上的「齋期」

202134

    記得在三十多年以前,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大多數的大學是從每年的九月底到十月初開學,直到第二年的六或七月結束,在聖誕節和復活節左右,則有三到四個星期的假期。特別是歷史較為悠久的大學,歷史到現在依然使用terms,而非我們比較熟悉的semesters,稱之為「學期」。因此,英國大學一個學年度有三個terms,第三個term通常是安排對本學年課程的總複習(revision periods)和學年末的考試。七月和八月大概是學生最為忙碌緊張的月份,因為在考完學年考試之後,還要繳交一份數千字的畢業論文。學校規定必須筆試和論文都及格,才能畢業,取得學位。

    一些較老的英國大學,還會給每一個學期一個特別的名稱(他們不叫做第1、第2、和第3學期;或者秋季、春季、和夏季學期)。我過去就讀的學校,就以MichaelmasLentEaster分別稱呼這三個學期,這幾個名稱或許與基督宗教的重要節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吧?照日子推算,現在正是Lent Term,這個名稱又跟基督教有甚麼關係呢?

    Lent,中文可以翻譯為「大齋期」,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大齋期是預備迎接主耶穌基督的受難和復活的節期。整個節期從大齋首日(Ash Wednesday)開始,至復活節止,一共四十天(不計期間的六個主日)。今年(2021年)的大齋期是從217日星期三開始,直到41日星期四為止。在 Ash Wednesday當天,教會中的牧師或神父,會將手指在一個盤子中沾上一點灰(ashes),並且在會眾的額頭上,畫上一個十字架的符號,並且說「你來自塵土,也將從塵土中回歸」。這是從前一年的「棕櫚主日」(Palm Sunday)焚燒棕櫚樹枝的灰所做成的。大齋期有40天,不包含期間的六個主日,所以從技術上說,有46天之久。「40天」在基督教傳統中,具有特殊的屬靈意義。耶穌基督在正式公開傳講天國的福音之前,曾經在曠野中,經歷了四十個晝夜的禁食和魔鬼的試探,最後,耶穌說:「撒旦,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參見馬太福音四章1-11節)

    今年的大齋期在「復活節主日」(Easter Sunday)前三天四月一日星期四結束。「復活節主日」之前的一個星期,稱之為「神聖之週」(Holy Week),這也是基督教會的一大盛事。「神聖之週」從「棕櫚主日」(Palm Sunday)開始,紀念耶穌基督得勝進入耶路撒冷,基督的跟隨者用大量的棕櫚樹枝鋪在耶穌基督的腳下,迎接祂入城。接下來是「神聖星期三」(Holy Wednesday),耶穌的十二個門徒之一的猶大(Judas)計畫要出賣背叛耶穌。在「神聖星期三」之後一天,是「神聖星期四」,也有稱之為「濯足節」(Maundy Thursday)的,用以紀念耶穌與其門徒之間的「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還有傳說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這是大齋期的最後一天。(參見馬太福音二十六章14-30節;馬可福音十四章12-26節;路加福音二十二章7-23節;約翰福音十三章1-30節。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見於約翰福音十三章5-10節,並不見諸其他三部福音中。)

    基督徒在大齋期間中,最主要的靈性修養在於仿效耶穌基督禁食、禱告、認罪悔改、以及深入思維閱讀聖經(因為聖經乃是上帝的話語)。你在大齋期期間,為罪的悔改有多麼真實和深入,那你在復活節的喜樂和盼望才會有多深。沒有大齋期的認罪、悔改,你就不可能有復活節的喜樂和盼望!「我們基督徒信仰的過程,其實是一個不斷捨棄自己我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靠近基督和效法基督的過程,而我們基督徒面對的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實在是太少太少地靠近基督,所以我們才無法效法基督。我們從未按照我們的信仰,極少按照我們信仰的傳統來規劃我們的時間。所以,大齋期是個我們個人在神面前認罪悔改的節期,是我們藉著認罪悔改來體會耶穌基督的受難和祂的愛、恩典的節期。我們需要承認的是,太多的時候,我們沒有認罪悔改的願望,所以也就更沒有認罪悔改的行動了,而大齋期則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時機,讓我們可以再一次來到神的面前認罪,也是我們再一次來到神的面前,體會祂赦罪的大愛和豐富的恩典!」(秦路: 為什麼要過大齋期— 2021大齋期前的一些反思和分享,https://qinluyszd.com/2021/02/17/%E4%B8%BA%E4%BB%80%E4%B9%88%E8%A6%81%E8%BF%87%E5%A4%A7%E6%96%8B%E6%9C%9F-2021%E5%A4%A7%E6%96%8B%E6%9C%9F%E5%89%8D%E7%9A%84%E4%B8%80%E4%BA%9B%E5%8F%8D%E6%80%9D%E5%92%8C%E5%88%86%E4%BA%AB/2021/03/03

    不僅基督教有大齋期,天主教也有類似的作法,但是並不必然限定在「大齋期」期間。如果願意的話,一般的天主教徒也可以選擇一段自己認為適當的時間,暫時過著「避靜」(靜修)的生活。避靜retreat指的是暫時從日常的活動和責任脫離出來,運用一段時間從事安靜地祈禱和學習,或者做更深入的思維反省。「避靜」的理想地點,最好是在一個修道院裡頭,或者是一個專門用來「避靜」的機構場所,不但可以潛心修行,避免不必要的干擾,「避靜」的場所通常不僅為避靜者提供住宿和膳食,也會訂立嚴格的「避靜」規章,確實完成「避靜」的生活。花上一段的時間,來聆聽心底最深處的聲音―通過祈禱,閱讀聖經,以及反省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之後,我們會重新振作,並且發現更多關於上主天主如何與我們同在的奧秘。在此期間,你可能會和所有的人一起參加祈禱靈修。每天都會有神父、修士、或修女帶領大家進行聖經分享。如果願意的話,你也將有機會單獨與神父、修士、或修女面談。一天中剩下的時間交給你自己進行個人反省,神父、修士、或修女們會對如何過好這一週,為你提出進一步的建議。

    其他的宗教,例如伊斯蘭教有「齋戒月」(Ramadan),會在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舉行。今年(2021年)的齋戒月,是從412日星期一的傍晚開始,直到512日星期三的傍晚結束。依據《可蘭經》,未能恪守齋戒者,事後可以補行齋戒。無法補行的,可布施食物給老弱或貧民,即「抵齋」 ,來以此贖罪。對伊斯蘭教的教徒(穆斯林,Muslims)而言,齋戒月要求穆斯林將全副的精神集中在他們的信仰和靈修上讀經、禮拜和祈禱而非日常生活的世俗事務上。在這一個月當中,所有的穆斯林必須嚴格遵守齋戒月的規定。在白天的時候,他們不准吃喝、抽菸、或者有性行為。白天要上班工作的穆斯林,可以在每天當天日落之後直至次日晨禮之前,都可正常作息喫喝(包括食用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的開齋飯),讓他們有足夠的精神體力從事工作。日出之後,則開始進行嚴格的齋戒,甚至連喝口水或飲料,也都會被視為犯戒。有些穆斯林可以因為健康上的原因,而免除這些規定。包括孕婦、哺乳期的婦女、和生理期間的婦女在內,若是病人、兒童和老人,也可以不必參加齋戒月。齋戒月也是一個顧念遭遇不幸者的日子。許多穆斯林會捐款給慈善機構,有些人則會將日落之後所吃的食物分給低薪的工人或是無業遊民。穆斯林相信,在齋戒月期間所做的善行,會得到更大的獎賞。齋戒月為期三十天,之後即是「開齋節」(Eid al-Fitr,意指"festival of breaking the fast"),這時全伊斯蘭世界的穆斯林們都會大大地慶祝,有如中國的農曆新年,也有好幾天的公共假期。

    前面提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齋期」,不禁使我聯想到道家莊子在〈人間世〉中,莊子藉著孔子與顏回對談出「心齋」的道理。所謂「心齋」不是如顏回所說「不飲酒,不茹葷」,那是屬於宗教禮儀的一種形式,是孔子說的「祭祀之齋」。「祭祀之齋」是一種通過祭祀而來的,為「心齋」的先決條件,「心齋」則是內省的工夫,主要是洗淨貪欲和智巧,可使心之功能靈妙而發揮創造的功能。所謂「心齋」就是《論語》中所說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無論身處何處,心中波瀾不驚,一切都不介懷於內,不僅能夠讓自己進入清明澄澈的境界,也能在亂世嘈雜之中,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永遠保持自己的氣節,以混同於世俗的狀態身處其中,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同時也不故作清高。就像論語•憲問篇所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又如《道德經》之中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不以自己的標準去批判別人的錯誤,更不要以自己內心存在的道德觀去衡量世俗的是非對錯。好的人生狀態並不是能夠隨意批判這個世界的黑暗,而是身處於世界的渾濁之中,既有包容渾濁的度量,又有孑然一身的氣節,自己一定要在心上做功夫,那叫做「心齋」!把心空出來,你沒有心知的執著,沒有人為的造作,人我之間心若是虛了,就會相互給出包容的空間,可謂之「心齋」核心了。

    愚頑如我,目前雖然不是任何一種宗教的信徒,除了對那些貪圖名聞利養,貢高我慢,披著宗教的外衣,內裡卻是崇拜聖經中的「瑪門」之所謂「傳道人」之外,我總是對於各大宗教待之以溫情與敬意。我不懂各大宗教的真實教義,但是我卻非常欣賞而且服膺這些宗教所開啟的靈修的道路。靈修,乃是我們與「存有」Being的對話,同時也是跟內在自我的深沉對話。這種對話,唯有在一個能夠自我獨處的時間內才能夠進行。獨處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能力。這不是說透過獨處,就能成功地排遣掉內心的寂寞,而是說,在獨處中,能夠更深沉地挖掘出內心的平安喜樂,並能騰出時間對生活進行反思,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享受獨處是一種心境的平和淡定,是內心的一種豐盈。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luo&aid=1571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