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9/22 16:47:57瀏覽1941|回應0|推薦19 | |
常有人廣義的將資訊從業人員稱為「科技新貴」,其實,搞資訊這一行的都知道,這兩者真的是‧‧‧‧‧差很多! 這年頭,斗膽稱得上“貴”的人,應該至少要有個圓鼓鼓的荷包;除了那些每年領股票,折現後的金額約略和中個樂透相當的園區上班族外,能和“新貴”沾得上邊的人,實在少矣。 回想過去,自己也在資訊業打滾了十幾個年頭;沒趕上早期電腦剛問市,世人對從事這一行有著莫名憧憬的日子;也沒敏銳到在園區的股票大漲以前就先找間公司窩著。當年眼睜睜看著所有的精英、資金都往園區那兒去了,可是公司的薪水卻始終沒跟著水漲船高。恨啊! 這幾年更別提了,企業不是趕著往對岸投資,要不就是受到大環境獲利萎縮的影響;資訊這一行其實和景氣有著莫大的相關,企業沒有賺錢,誰敢投資新設備?現在還能夠維持住原來規模的電腦公司已屬難能可貴,更別提人員擴編了;如果當下還能夠保有自己工作的人,應該感謝自己一路上兢兢業業的做事,或是感謝祖上積德。來,讓我敬這些“上班族”一杯! 由於往上爬的位子越來越少,相對來說,現在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現在除了特意保留給剛出校園的工作機會,大部分的職缺都不是新的職位,而是為了遞補前人離職後所留下來的空缺。可以想見的是,這些個位子絕對不好做﹝要不然誰會走?﹞,如果好做,大概也會事先做些內部的調整﹝對!把會下蛋的金雞母先挑走,誰知道新來的這個人上不上道?﹞。萬一你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來!來!來!我再敬你一杯,在下先乾為敬! 老實說,脫離上班族的行列也好一陣子了,至今還是無法確定這是不是個正確的決定。不過,人情冷暖的感觸似乎變得敏銳了起來,心中五味雜陳,實在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所以便不在此鼓勵大家一起來“倒老闆”了。 一直以來,頗能體會上班領薪水的日子很煩,很窩囊,可是一旦想到每個月公司都會按時的撥款,心裡就變得踏實了起來;只要今天乖乖的上班去,再挨到下班的時間回家,餐桌上就不愁沒東西開伙了。所以,最近我常常會懷念起上班的日子,也更對上班族的無奈感同身受。 在業務這條路上,我是隻飛了十幾年的笨鳥,雖然一事無成,可是卻希望年輕人能少走些冤枉路。在業務經驗的傳承上,我看到大部分的公司都是指派同樣職務的老鳥來帶菜鳥;教他們如何去拜訪客戶、如何處理公司的流程、或是如何的趨吉避凶。可以想見的是,這些老鳥的思考、行為方式已經對菜鳥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未來這些菜鳥也會有晉升為老鳥的一天,任何正確、或是不正確的觀念,也會這樣一直、一直的傳遞下去。我想,這也是我開始寫一系列“業務”文章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我深信,才德兼備才是業務的王道! 看著職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的挑戰也越來越複雜,不敢誇說自己有多麼獨到的見解,就當在下是「野人獻曝」吧!能獲得你的認同當然很好,如果你只是把它們當作故事來看看也不錯,不過,希望這些悲慘的情節可別在你的身上重演就好‧‧‧‧ 就從找工作開始吧! 我覺得對一個工作資歷不深的人來說,實在沒什麼挑公司的本錢。想想,有人願意花錢來訓練你,提高你的市場價值,再協助你找到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你充其量只能挑選,哪一家公司能提供你最完整、或是最全面的幫助。 所以,這不像考大學的選填志願,沒有什麼「非前百大的企業,不考慮」這回兒事!相反的,每一條符合你條件的工作機會,你都應該丟履歷表出去試試。也許你會收到很多企業的回音,也可能會石沉大海;我覺得去參加面試,是讓你快速認識這個社會的方法之一,可千萬別放棄。 說起履歷,我曾經試著連續看個數十張的履歷表,相信我,那種感覺並不好;因為,每一張都差不多,每一個人也都不認識,難道我真得和這數十個人都談談嗎?所以,為了讓自己能夠“脫穎而出”,我強烈的建議你去找本「如何寫好履歷表」的工具書。 如果運氣夠好,你會有幾次的面試,也是該你面對面了解這家公司的時候了;所以記住,你一定要有所準備。你的基本工作是上網看看這家公司在做些什麼產品,以免張冠李戴,貽笑大方。同樣的,你也該去找本「如何做好面試」的工具書;上面應該會提供一些如何妝扮、以及如何發問的加分訣竅。 一般人對業務的直覺印象是口才要好,不過只要在你做過業務之後,你的想法就會改變。如果你應徵的工作是業務,不用急著表現自己的舌燦蓮花,穩紮穩打的回答問題就好。我覺得,一個好的業務不可能完全依靠口才來贏得訂單,如果沒有執行力、動員力來滿足客戶的需求,那和“騙”就沒什麼不同了。所以,你回答問題時要有邏輯性和組織性,讓主考官感受到你的誠懇,覺得你是個言出必行的人。 通常,主考官會依據面試者資歷的深淺,出些不同的題目來測試他的反應和處理事情的態度。常見的考題不外乎:「你為什麼想應徵本公司」、「你為什麼想做個業務」、「你覺得本公司能在哪方面協助你,達成你的目標」、「你如何說服我,你能夠勝任這個工作」。﹝針對業務有些更深入的問題,請容我留到「跳槽」時再討論﹞可以看得出,這些問題都想測試一下你的決心,能不能適應這份工作,是不是只想來晃一晃就走;所以,你要往“正面”,語帶“肯定”的回答。至於會不會來,真實性有多少,我想,等你先拿到工作再慢慢考慮吧! 其實大公司的面試有一套既定的流程,這些主考官可能會使用些“考古題”,看看你的抗壓性、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各方面上的表現。他們可能也會徵詢你是不是有問題要問,你可以回問他們:「貴部門﹝或是公司﹞目前有多少人,他們﹝或是各部門﹞負責的領域各是什麼」、你甚至可以問:「長官,不知道您對這個職位有什麼想法」、或是:「在這個位子上的未來發展是什麼」。除了讓主考官覺得你對這份工作有興趣,你也多了些評判這間公司在適切性上的依據。喔!別忘了準備與自己有關,並帶有正面、積極意義的小故事,誰知道他們會問些什麼問題?有機會的話,你可以立即侃侃而談﹝最好還是故作思考一下﹞,再為自己加點分了。 面試參考書上應該有很多類似的題目,你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不過,我真正想和你聊的事,是如何延長你的蜜月期。 你可能不知道台灣平均新書出版量,每個月有3000本那麼多。誠品敦南店很大吧?據估計,那邊約可以存放三萬本左右的書籍,可是扣掉一萬多本如字典、地圖、語言學習等書局必備的工具書後,可用的空間就不多了。於是誠品就做了次統計,7天,7天是決定一本新書能否存活的觀察期。所以,新書的蜜月期是七天,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每份新工作的蜜月期會有多久呢?﹝如果你不曾在書店看過我的書,我猜他們已經把我的書給“laid off”了﹞ 台灣大部分的工作都有三個月的試用期,可是業務不同,因為肩負業績的壓力,這個時間只可能更短。有家公司以“血腥”著稱,因為他們只給一季的試用期,再一季馬上用業績來決定這個業務的去留;很多業務就這樣子,在半年之內就選擇自己走人了。 當然,你不用急著挑家這麼“恐怖”的公司做為切入業務的跳板。對稍有一點規模的公司﹝我是說員工人數夠多﹞而言,蜜月期是可以被“操縱”的‧‧‧‧ 首先,你必須合你老闆的味。通常這個人會是你第一關的主考官﹝人事單位不算﹞,所以你必須打聽清楚,誰是你未來的老闆;你和他聊天的感覺如何,他對這個職位的期待如何,他的個性如何,他的嗜好是什麼? 接下來,由於公司夠大,代表的是部門分工很多,可能公司會舉辦年度的運動會,或是部門間會有些競賽性質的活動;你的老闆很可能需要新血來為自己的單位扳回一些面子。那麼,你就需要“適度”的推銷自己;像是擔任過學校的校隊、代表出賽過什麼樣的比賽、會玩什麼樂器、如果你唸的學校或科系很優秀,這也可以。 我公司以前有位小姐,據說是x大的游泳校隊,就這樣,這個消息被傳頌了很久很久;另一個是任職工程師的長春藤留美碩士,他剛進公司的時候,人人爭相走告,彷彿公司的技術層次立即提任了不少。如果你也可以替自己製造出讓人傳播的話題,相信我,你的老闆會比你更用力的推銷;畢竟,人是個虛榮心很重的動物。 你相不相信,你的老闆也很想表現給他的老闆看,因為他想炫耀自己的慧眼獨具;尤其當他擔任管理職之後,他更需要向上級證明自己還有用人、帶人的能力。你的到來,就是他的“政績”;其實,他有義務要保你,讓你活得發光、發熱。你所創造出來的故事性,就是他向上級說的推薦辭。所以,你必須將你的“故事”悄悄的放在面試中,達到置入性行銷的目的。 回頭講講,為什麼要挑個“情投意合”的老闆吧?如果你只有一個工作選擇,或是要挑選公司的規模、職位不成比例,很容易讓你做出決定的話,就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萬一,你遲遲做不出決定,想不出要進入哪一家公司的話,這個因素就變得相形的重要了。 想想,你未來朝夕相處的人是誰,要罩你的人是誰,你要侍奉的人是誰,對不對味怎麼會不重要?對味,代表的是你可以輕鬆的和他建立起互信的基礎,不需要太委屈自己;一旦委屈久了,你會少了分耐心、多了分虛偽,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你的目的是要讓老闆覺得你是個“自己人”,如果你的業績還不錯,他會把你吹捧成“Top Sales”;如果你的業績還要再加一把勁,他會盡可能的給你機會。你的蜜月期完全掌握在你的老闆手裡;特別當你想在目前這麼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贏過別人,你更要及早準備,從還沒正式進入公司之前就開始。 其實,延長蜜月期的工作還沒結束,不過先等等,等進了公司,正式報到了再說‧‧‧‧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