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20 08:41:31瀏覽1003|回應0|推薦1 | |
三國中最早滅亡的是蜀國 劉備是個識才的領導, 他的企業充滿著文武人才,包括;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姜維等。個個都是忠誠度極高,甚至於犧牲生命在所不惜。他從賣草席到建立蜀國,是白手起家,可謂是古代的王永慶。可是建立蜀國後,他的企業王國並沒有快速的擴大成長,反而是三國中最早滅亡的。 一個慘痛的實例 臺灣過去有一某大企業,父親在年紀逐漸大時,將在國外長大的小孩一一叫回來接掌事業。這些小孩其實等同於ABC (America Born Chinese), 從小就在國外學習,主要的溝通語言是英文,只會講一些簡單的國語,成長期間只是偶爾回來玩玩,畢業後就直接在國外工作。他/她們回來後不到三年就把老爸的企業搞得一塌糊塗,有些公司甚至於結束或賣出。 問題出在那? 老爸的事業由小孩來接並沒有錯,不論是私心或傳統,這父母照顧自家小孩的心是可以理解的。這家企業的問題在於; 1.這些小孩從小在國外長大,很少回臺灣,回來也像是沾醬油,不瞭解臺灣文化。 2.所有的學習都是洋東西(不是說洋知識不好用),邏輯思維是等同於外國人 3.主要語言為英文,與本地員工的溝通依靠翻譯,形成嚴重的溝通問題 4.無法閱讀中文資料,一切也依靠翻譯,在翻譯的過程總難免有所不全或遺漏 5.對老爸以前一起打拚的老臣,一一否定,不是降級就是外調。造成公司人心渙散,好的人才趁早跳槽,另謀他就,造成公司中階重要傳承人才流失。所以,公司裏高層被否定(當然許多是離職了),中階流失,剩下的幾乎是才步入社會沒幾年尚需人栽培的員工。(這是最主要失敗的原因) 新葉要有老幹支撐 不管是否要壯大企業或接班,目標必須是明確,制度必須是健全,手段必須是溫和。新葉總要有老幹支撐才能長大,學校讀的是理論,真正的運作是工作中的經驗積累出來的,由有經驗的人來培養總是成長快些。把老幹鏟除, 被捱苗助長的這些小苗,後來當然也提早掛了,對自己的企業與員工都是嚴重的傷害。 借鏡臺塑「決策小組」 台塑集團的管理制度是全台有名的,員工的執行力強,所投資的事業幾乎都是賺錢,這除了領導英明以外,企业的「總管理處」集合各方人才,不斷地出臺政策、制度,讓企業版圖又大又廣, 遍佈全世界。 台塑董事長王永慶的小孩都在臺灣成長學習,相信他之前也是在栽培長子接班,所以王文洋從小在臺灣長大,後來才到國外留學與工作。回來後在台塑企業再由基層開始學習磨練。 因為總總原因,集團由董事長的長子繼承出了問題,2003年中由王文淵、王文潮 (二人為副董事長王永在的兒子)、李志村、楊兆麟、吳欽仁所組成的五人決策小組正式成立,接掌台塑集團。五人小組被定位為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副董事長王永在的接班團隊。 當股東領紅利也不錯 劉備當初如果不把蜀國傳給阿斗,以諸葛亮的忠心與聰明才智,可以集合更多人才建立一個「總管理處」 或「戰略指揮中心」,阿斗就純當個「股東」,蜀國會長命點,他的好日子也會維持久一些,也更有能力給窮人不吃粥改吃肉。 中國人似乎從古到今這種第二代接班的傳統似乎很難改變,有點寧可瓦全的樣子。但這對企業長遠經營有益嗎?幹嘛對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Solution2Win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