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1 01:59:13瀏覽620|回應2|推薦14 | |
我認為,由於因果倒置所產生的危機感,使我不得不求助於塞爾的意向性的觀點。 因果倒置簡單來說,是指結果可以先於原因,當我們決定了某個行動時,我們可以之後再為這個行動提供原因。讓我先舉兩個生動的例子: 1. 這種做法尤其是很合適於對革命的描寫,若果我們推翻了政府,那麼,我們可以編寫屬於我們的歷史,我們所提出來的原因,例如政府稅收太高,民不聊生,這些原因都會因為革命成功而被回溯性地肯定。所以,本雅明曾說過:「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 2. 又例如,現在請幻想你正在追求一個女生,你可以說我愛你,我想和妳走在一起。結果,我們真的走在一起,當女生問你為什麼會喜歡上她或愛上她時,你可以說:因為你的眼睛很迷人,因為妳的內心很善良或者因為我日日夜夜想念妳。所有原因都因為大局已定而具有了一種特別的魔力。 問題是,因果倒置沒有追問原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且由於原因的完全空洞而使原因無法解釋結果的合理性,基本上,因果倒置面對著一種因果並沒有關係的危機了。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 1. 你一腳踏兩船,而且外面有兩三個女朋友,這個事實,你會如何去用原因來為你的行為提供合理性呢? 明顯地,這裡表明了因果倒置並沒有賦予到我們可以不先問原因,而先做結果。然而,我仍然不希望因為這種危機而使我們退回到原始的因果關係上面。因為因果關係要求我們做任何行動之前都要有極強合理性的原因才可以行事,這種從一開始就要求我們要站在意義的高點上,使我們的行動都喪失了活力,最明顯的是,它將冒險、機會、試試看的可能性排除在因果律之外,這種做法同樣是不可行的。 所以我想在這兒論證一種具有意向性的消失的原因。一種從因果倒置到消失的原因的辯護之轉向。這是本文的主線。 之後我會駁斥行為主義的漏洞,因為它要求我們透過我們的行動去改變我們的心智狀態,例如對於潔癖者來說,行為主義者會強迫她們不准洗手,什至要用手去接觸髒物,然而這種做法一來傷害了治療者的心靈,二來這種強迫性做法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反效果,例如對治療失去信任。而另外一種問題就是因果倒置的問題,行為主義本來就是一種因果倒置。另外我會駁斥的是功能主義,它將因果關係僅僅視為一種投入-產出,將心靈和行動都變成物化或功能。 我相信,消失的原因為我們帶來對意義一個嶄新的理解;我相信,消失的原因為我們帶來對構建社會的新範式;我相信,消失的原因為我們帶來對積極人生一個肯定的根據。現在,我們已開始踏上哲學的啟蒙呼喚。 作者:小簡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