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30 10:00:05瀏覽8822|回應8|推薦93 | |
在還沒有職棒的年代就有兄弟棒球隊,當然也有喜歡棒球運動的我;就如同我常說的;我最擅長的運動是籃球,但我最喜歡的運動卻是棒球。 中華職棒元年於1990年3月17日在台北市立棒球場由兄弟象對決統一獅正式展開序幕。從此之後,我就經常成了球場中的觀眾,在沒辦法親赴現場看球時,我也會盡可能守著收音機(當年沒有電視LIVE轉播)聆聽著戰況演變。那年4/8日是我第一次進場看球,台北市立棒球場湧進破紀錄的15222人,當然這就是後來大家津津樂道傳統好戲「龍象大戰」的開端;記得現場廣播曾高呼三個星期後我們相約再來擠爆台北市立棒球場,果然4/29現場終於創下開戰以來第一次滿場的16000人;而我依然在現場。到底我為什麼選擇了兄弟象,甚至有那麼多人在味全龍解散多年後依然堅守著「龍魂」?我想答案是一樣的。 棒球在台灣順利生根、萌芽有它的歷史背景;而跳脫學生棒球之後的社會人球隊,在那個年代雖然有不少的成棒隊伍,但其背景總離不開軍中球隊、公營企業或者是大學球隊。所以,一個民營企業~味全食品所成立的棒球隊就成了許多人默默支持的對象;這期間雖然偶有企業出資成立球隊,但總來去匆匆,不像味全是長時間堅守住這一區塊。一直到1984年民生報上頭的一則徵人啟事,才重新開啟了另一個民間企業成立棒球隊的新端;那就是由兄弟飯店所支持的兄弟棒球隊。而我想跟我一樣支持兄弟棒球隊的球迷(早年),應該就是被那種民間企業願意出資來支持棒球運動的精神所感召,才會在進場看球前猶豫再三,到底是要選擇支持味全還是兄弟? 當時一起進場看球的三位同事最後決定支持兄弟,而這一決定23年過去了,我們從沒後悔過。我跟另一位同事就算成家立業後,從沒斷過對兄弟的支持。早年的《象報》、《兄弟月刊》在我家書架上頭,一份也沒少過;「大象會」會員卡,一張也不缺;各代球員卡也安然存放在防潮箱中,更遑論收集簽名球與當年追星過程了。而這些年來新興球迷竄起,對於兄弟象球團的經營理念總多所批評與抱怨,也因此忽略那些年,我們一起支持兄弟象的日子;畢竟他們跟三到五年級生所認識、所支持的兄弟隊的理由是不同的。 這些年來兄弟象球團砸錢的能耐早以不如當年,但好在還有堅持本土化的興農牛球團在當墊被,可今年興農退出職棒經營由義聯集團接手後,就顯現出兄弟象球團的窘境了。然而兄弟象球團真的是這般不堪嗎?他們就這樣捨不得花錢嗎?如果可以借用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兄弟棒球隊剛成立的時空背景,就可以知道或許事情不像目前大家想像的一樣。 那個年代公務員薪水只有一萬六左右,可兄弟棒球隊卻願意以月薪三萬來招募球員,更何況是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業餘棒球隊。這將近30年來兄弟飯店所投入的金額恐怕是難以估計了。所以問題應不是他們捨不得花錢,而是打假球對兄弟棒球隊傷害實在太大了,再加上大環境不佳對球團背後奧援總有不少的影響。就如同球團背後五兄弟的家族會議常會出現雜音說要收起球隊一樣,因為那種「真心換絕情」的感覺實在太差。他們沒對不起職棒圈,而是少數職棒人對不起他們。 不過,我也不是對球團目前許多作為皆所贊同,因為有許多事情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才對。 譬如球隊背後的許多部門,諸如商品部、活動推廣部、大象會…我總覺得沒有當年那一批有幹勁、有點子,對與球迷的互動與活動設計就我的感覺其實是不及格的。當年為了買一套球員卡(曾委全國體育運品社販售),我們曾由台北一路撥電話(網路尚未普及)到彰化(我還記得那家店名叫做「龍邸體育用品社」)才順利定到兩套球員卡;但全隊球員卡卻在第五代之後就銷聲匿跡,更遑論球季後針對個別球員有特殊表現時的特殊戰績紀念卡甚至黃金卡。難道球團不知道這是怎樣一個商機嗎?還是那些員工欠缺良好的嗅覺與宏觀的視野? 再者,以球隊戰績來評定來年球員薪資加薪與否本無可厚非,但關乎戰績的一大要因~洋將是球團本身該負的責任吧!最近一次封王的四大天王在這兩年已不復見,更難覓三連霸時期的巴比諾、克力士以及橫田久則、小林亮寬等一上場就等著拿勝利的超級洋投。就算兄弟的打擊表現始終很爭氣,但欠缺好的先發投手做壓制,打者難免會想一場勝利到底要打下幾分才夠? 而對球員下一年薪水竟然不是「談薪」,而是直接下薪水條告知一事我也十分不認同。盱衡目前國內這四個球團或其它國家有職業運動的球團誰會這樣做?除非那一套給薪的「計算公式」是早已公告透明的,否則真難以服人。 「兄弟隊先發球員名單、打序連球迷都排得出來」,這意味著在兄弟隊當先發是很操的。但除了看數據之外的功勞,敘薪是否也該把苦勞參考進去?我認為今年的薪水先發球員個人至少也該加薪一萬起跳,尤其是年年成績出色,今年再創安打紀錄張正偉以及拿下年度MVP的周思齊,更應大幅加薪甚至給複數年合約才對;但球團就是做不到。新人投手林煜清在本土投手中有四項指標領先群倫,我個人覺得不加薪都已經虧欠他了,但最終卻是被告知減薪一萬。這遊戲規則是老闆說了算?還是該有一套潛規則可以讓球員知所依循? 兄弟這些球員無奈歸無奈,但當我聽到他們願意與球團共體時艱的話語時,我對他們的支持與感佩更增添許多。對照聽聞其它球團的球員在媒體放話自己值多少月薪的新聞,就可以知道兄弟象這些球員的寬厚與仁慈了。或許他們享受的就是打球的樂趣與兄弟球迷的支持,就跟當年陳江和被選進某球團放棄加盟,堅決他要進兄弟的決心,在隔年才再叩關成功的案例一樣;他堅持他的理念,而我堅持支持陳江和一樣。 最後,我覺得兄弟象球團不妨仿效目前國內SBL球團(例如臺中璞園)冠名贊助的方式尋找贊助資源,畢竟目前這四個球團兄弟象的財力不但最為薄弱,而且相去甚遠。這與球衣上頭的廣告贊助不同,因為要養一支職業球隊每年是以億元計價,如果可以找到實力雄厚的財團冠名贊助,球團不是會有更寬裕的空間去揮灑嗎?更何況在國內沒有人會真心希望兄弟隊在職棒圈銷聲匿跡的(真正兄弟象迷絕對不會)。記得我的學生一脩就曾給我這樣的建議:『可以找中鋼來贊助,成立鋼鐵兄弟象棒球隊。』但我想,應該還有其它企業願意幫這個忙才對,畢竟曾經擁有「球迷只分象迷與非象迷」這種說法,對企業的確是很大吸引力。更何況贊助企業除了廣告效益之外,社會形象也會提升不少。 但兄弟象的母企業願意嗎?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