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3 14:56:55瀏覽733|回應0|推薦20 | |
在日本,每一個喜愛棒球的孩子都會有一個夢;因為在他們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個棒球聖地~甲子園棒球場。在台灣,我們把棒球視為國球,也有不少的孩子整天在追逐著棒球的軌跡。電視上頭的單元連續劇「比賽開始」,講的是棒球在台灣開始生根、發芽的年代;在鄉野、山間,孩子們沒有球棒、縫線棒球跟皮製手套,更談不上可以在有壘包的標準的場地練習、比賽。我們當初所能擁有的就是打球、追球、流汗的歡笑日子,以及有機會能踏進棒球場,走上投手丘。 在鄉下,曬稻穀用的稻埕,就是我們嬉戲、練習、比賽的場地。除了在電視上頭看到的比賽場地,我們沒看過棒球場長成什麼樣子;壘包、本壘跟投手板都是用磚塊、石頭在地面刻畫出來的,壘包與壘包間的距離完全憑感覺來決定,反正對雙方都公平。竹子、棍棒就是我們的球棒,小皮球當作縫線球在丟,至於手套,運氣好的人可以利用比較耐磨的水泥袋來製作,再其次也可以用報紙來折疊,就算都沒有,我們還有雙手可以接球。就算這一切看似刻苦,但歡樂與享受卻絲毫都不打折;因為,棒球它不是一個人在玩的,它擁有的是團隊的樂趣。 輸贏是一回事,但每個孩子都會想要踏上投手板,因為投手可以主宰一場比賽勝負的絕大因素,雖然明明知道自己丟的球不準、不快又很容易被「夯」出去,但還是一股勁的不服輸,想繼續站在投手板上,享受那君臨天下的威風感覺。 以前,我們都會從電視上頭去觀摩學習如何投球,但幾乎是一個模子標準的高壓上肩投球方式。後來國手當中出現一個名叫「劉秋農」的投手,聽說他被教練改成「低肩側投」,當電視上頭出現他那令人驚豔的出手姿勢時,我們這群孩子也跟著開始互相討論、練習。就這樣,電視轉播成了我們的投手教練,規則與作戰經驗也一點一滴的慢慢累積,對棒球那份熱愛也才能至今不減。 中華職棒在1990年開打,當年四月八日,我跟兩位同事相約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看午場的象、龍之戰,該場次創下單場最多觀眾紀錄~15,222人。記得當廣播員撥報這則訊息時,全場歡聲雷動,廣播員並跟大家相約下一次來締造滿場16,000人進場觀看記錄。同年四月29日,我又跟同事跑去看球,同樣是象、龍大戰,同樣是台北市立棒球場,而這一次我們真的達成滿場目標,比賽當中萬名球迷一起吶喊、為球員加油,甚至玩起了波浪舞,雖然一場球看下來是汗流浹背,但我們卻是帶著愉快、滿足的心情離開球場的。至於勝負,誰還放在心上。 這其間,我斷斷續續的進球場看球,絕大部分都是在台北市立棒球場,一直到2000年台北市立棒球場要改建為止。2000年的十月一日,獅象大戰事台北市立棒球場的最後一場職棒賽事;主場球隊兄弟象特地舉辦告別球場活動,共吸引了四千三百八十六名球迷進場。當天還特別開放台北球場,讓50名球迷挖紅土回家當紀念;我與同事『守正』與我年幼女兒、兒子參與其中,就這樣開啟我第一次踏進棒球場「內」的紀錄。雖然,主辦單位要求大家挖本壘板附近的紅土,但沒踏過投手丘的我,怎能輕易放棄這樣的機會。於是,我拿著協辦單位「白蘭氏雞精」給的玻璃瓶,一股腦兒就走向投手丘,說真的,一輩子看球、打球的情緒,都沒有比此刻心靈感受的更激動。 這幾瓶紅土,此刻戊自在我家書櫃上頭;記得中華職棒在天母棒球場開打後,曾邀當年的50好漢將紅土回填到此,以祈「「薪火相傳」之意,但我心中的盤算的並不是這樣,我會選擇「台北巨蛋」誕生的那一刻,再將它們灑在球場內,這才是台北市立棒球場棒球生命的延續。 至今,我沒真正在上投手丘投過球,我不清楚我有沒有機會享受這樣的「奢華」。所以,我很羨慕藝人可以組隊互相叫陣,儘管技術層面未臻成熟,但身為一個棒球人的夢,就是在綠草、紅土的場地內奔馳~一個像「鑽石」般的場地。 台北棒球場是台灣棒壇的聖地,台北巨蛋才是它的傳承。有朝一日,我要站上台北巨蛋投手丘,灑下一把紅土…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