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08 23:10:05瀏覽701|回應0|推薦10 | |
五花八門的真人實境秀(Reality Show),總是能佔據美國電視台熱門的黃金時段,最受歡迎的型態是以不斷競爭、淘汰的方式,選出一位獨得高額獎金或實質回饋的冠軍,諸如「超級名模生死鬥」(American’s next top model)、「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都是此類型代表。 這類節目沒有大牌明星、製作經費低廉、無需細緻腳本,充斥的是超真實(hyperreal)的戲劇化的效果以及真實的再現。製作單位重覆以「換湯不換藥」的方式稍稍改變主題,就能讓觀眾看得樂此不疲,也重重打擊了單元影集的收視率和創作空間。的確,比起難搞的主角、配角,這些好使喚的無名小卒實在物超所值。 節目中的男女不戴遙不可及的光環,他們很平凡,就像是身邊的朋友、鄰居,甚至是自我的投射;但他們多了你所不具備的勇氣,敢於赤裸裸地在螢幕前呈現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有什麼方式能夠正大光明地「監看」他人的情緒?更衣就寢的過程?甚至兩人私密的枕邊細語?即便是生活在一起的家人,若忘了敲房門闖入,都會換來一個「不尊重隱私」的罪名。 實境秀上無所不在的麥克風和攝影師,卻可以透過似真似假的自我揭露,滿足人們偷窺、好奇、八卦的欲望,進一步讓觀眾在不經意的當下,主動涉入整個故事結構中,彷彿變成節目的主角。 但電視機前的觀眾又似乎不這麼好騙,若節目破綻太多、誇張做作,這時他們便會理性地挾帶「媒體素養」的角度批判:「這根本就是假的,都是為了收視率製造的效果」。可下一瞬間又矛盾的被drama的情節所吸引,期待知道他為什麼痛苦落淚?她為什麼大飆髒話?到底誰會贏得最後的勝利?於是觀眾邊罵邊看,卻也不曾錯過任何一段。 以殘酷的競爭為本質,眼前不完美的畫面、沒有修飾的台詞,充滿人性的脆弱、狡詐、醜惡,有點扭曲,又很「真」,因他們不是在詮釋別人,而是「演出」自己,或被告知該呈現哪一種性格的樣貌,以顯露角色的多元化。 人們從參賽者的失敗得到慰藉、從參賽者的勝利得到力量,一介平民透過鏡頭的展現、形塑、完成夢想,是否象徵著一股希望? 人們沉溺於這種科技帶來的「真實」,是否由於生活中圍繞著太多不可知的假象? 人們甘於被這種簡單的形式「操弄」,以觀看他人的生活、你爭我鬥為樂,是否因為複雜的現實讓人太過疲憊?無法盡情表露情緒太過壓抑? 我學過媒體素養,卻仍屬於邊罵邊看那一型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