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非關電影-驚爆13天
2008/05/03 19:42:27瀏覽4093|回應1|推薦27
 想談「驚爆13天」,但不是為了電影。

 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甘迺迪和他的童子軍團隊終於進駐白宮,卻發現原來真正的敵人並非大選中打敗的對手,而是國會裡那群戀棧權力的政客,以及黷武主義的那群軍事將領。治國能力的考驗比想像中來的更快,1962年美國U2轟炸機偵測到蘇聯在古巴境內佈署了核子飛彈,這些飛彈距離佛羅里達不到150公里,並且瞄準全美國的重大都市,這無疑是冷戰以來二大敵對強國最短兵相接的對峙,只要美國啟動防禦機制,全世界毀天滅地的核子大戰一觸即發。

 所有的考驗集中在危險的13天,甘迺迪和幕僚們明白:「如果在那個星期三做出錯誤的決定,我們將會沒機會看到下一個日出。」於是甘迺尼兄弟以及由凱文科斯納所飾演,甘氐兄弟的好友兼國家安全顧問肯尼所領導的幕僚們展開了攘外安內的緊急策略。對外與爾虞我詐的蘇聯進行情報戰,對內政客與野心將領開戰的聲浪排山倒海而來。國會要打仗,因為有利可圖;國軍要打仗,因為有權力可奪,甘迺迪團隊卻明白傑出的領導者和政客最大的不同在於:政客看見自身的利益,他們必須看見人民的需求。

 因此避免讓人民遭受戰爭的痛苦,成為這歷史性的13天最終極的目標。一場又一場的談判、一場又一場的辯論與爭執、一次又一次深入敵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考驗著白宮團隊當下的智慧與勇氣。在不斷辯證、判斷、選擇的過程中,我最喜歡肯尼和甘迺迪的一段對話。

 肯尼說:「危機沒有專家,不能靠經驗,只能靠我們自己。放棄自己的判斷是不道德的,我們只能全力以赴。」

 甘迺迪說:「可是外面的雜音很多。」

 肯尼說:「你有你的主見,你會做出最後的抉擇。」

 甘迺尼說:「可是不管怎麼做,他們都會放馬後砲。」

 肯尼回答:「那又如何?你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終於在渡日如年的13天裡這群童子軍化解了世界末日的危機,如同電影的總結:「在這最可怕的13天,沒有一件事是對的;但是你一旦回頭看,這是當時他們能夠做出的最佳決定。」

 在賴幸媛的人事派令沸沸揚揚之際,讓我回想起馬英九剛擔任台北市長時的人事佈局,我認為當時的市府團隊最有創意的安排莫過於龍應台的文化局長和鄭村棋的勞工局長(我指的是最有創意,並無評價他人的意思,我可是非常喜歡歐晉德和葉金川。)龍應台當時在我曾經工作的媒體擔任駐德特派員,那時不少記者同事也以「等著看好戲」的心態看待這項派令,但四年後功成身退,龍應台引進的德國式文化古蹟再生的模式,卻成為全台灣的典範。究竟誰能預測未來呢?如果不能,那麼假設未來如何如何,究竟是真知卓見或者只是舒適區的故步自封呢?

 忍不住翻出舊作「『A+』是美化,不是神化」,重新檢視這段被遺忘的歷史。

「A+」是美化,不是神化

 年前我去聽了龍應台卸下文化局長的最後一場演遘,因此重新細讀了「百年思索」的最後一篇,發現正好可以印證「從A到A+」的理論。

 A是我們個人獨善其身的極限,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個資源充沛卻無他人的孤島上,就算將聰明才智盡情施展、掌握一分一秒的時間絕不浪費,最多也只能創造一個A的人生,就像小時候讀過的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已經很棒了,簡直是個叢林生活家,可是和我們的生活水平相較,還是差遠了。因為社會是一個團隊,在和別人的互動中我們創造出A+的結果。所以不重視別人,我們永遠只能創造出A的極限,注意是極限喔,說不定你還沒有A的程度。

 可是和別人互動並不是一定能得到A+,因為你合作的對象,你用的人可能不是A,而是C,甚至D。

 所以「識人」非常重要,識人之前需要尊重、需要非你不可的智慧。「從A到A+」書中提到這樣的觀念,不是先有職位或工作才去找人才,而是先找到人才,然後決定做什麼事。

 馬英九接受了林懷民的建議,決定邀請龍應台擔任文化局長,於是市府的幕僚打電話給遠在德國的龍應台,請她提供一份簡歷。龍應台回答:「我又沒有要求職位,給什麼履歷,想認識我去看我的書吧。」

 然後,龍應台接到馬英九的電話,他果真看了書,雖然感動,龍應台還是沒有答應任職,馬英九約她見面詳談,她說:「要談,你到德國來。」

 沒想到馬英九真的去了德國,真的去按她家門鈴,談了一下午,接下來這段截錄龍應台書上內文:

 「文化局不是市長的卸用機構,不是市長的文宣部。這,我們有共識嗎?」(龍)

 「當然。」(馬)

 「你把她找來,是因為她有獨立的精神;如果她一進入官僚體系就失去了這份精神,也就抵銷了你找她來的意義。你同意嗎?」(龍)

 「如果她失去了獨立精神,那麼她輸了,我也輸了。」(馬)

 「假定她接受了,她會覺得,她不是為自己、不是為你,甚至不儘是為眼前的人民,她覺得她在面對歷史。你-也有這種歷史感嗎?」(龍)

 「如果我沒有歷史感,我不會來找你。」(馬)

 我在馬英九身上看見了重要的態度。對馬英九而言,他看見的不是「文化局長」這個職務,而是龍應台這個人。「人」對馬英九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非龍應台不可,因此接下來四年的文化政策、方向,他放手,因為他找了最好的人,所以放心,所以我們看見四年的台北文化建設,雖然達成馬英九的目標,但其實不是馬英九的理念,而是龍應台的,但有什麼關係,所有的政績都算在馬英九身上,對馬英九而言,他是「A+」,這個「+」是龍應台幫他加的分。

 反觀陳水扁呢?陳水扁就算天縱英才,最多也只能做到「A」,所以那個「+」也是要由別人幫他加上去。舉經濟部長為例吧,宗才怡已經變成一個政壇的歷史笑話了,宗明明不懂經濟,卻擔任經濟部長,因此陳水扁變成「A-」「B-」「C-」,那些減是宗才怡、涂醒哲、杜正勝幫他減的分。

 可是陳水扁說:「我本來要找江炳坤,是國民黨杯葛。」換言之,不是他的錯,是國民黨的錯。這裡有個邏輯上的錯誤,因為江炳坤不做,所以換成宗才怡,因此「宗才怡=江炳坤」,如果再往歷史追究,「宗才怡=李國鼎」「宗才怡=孫運璿」、「宗才怡=蕭萬長」(這三位都是以前的經濟部長),怎麼比,宗才怡在蹺蹺板上都不可能平衡吧。所以對陳水扁來說,重要的是「經濟部長要有人來當」,是不是宗才怡其實不重要。因此他看見的是「經濟部長」這個職位,而不是人。沒有看見「人」,你就不會重視他的「才」。

 希望自己是「A+」,那個「+」的部份必須由別人幫我加上去,因此得找比我好的人才能加分,找「比我好」,必須先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如果堅持自己最好,大概就找不到加分的人了吧。我想陳水扁找不到比他好的政務官,可能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最完美,無所不能吧。

 但是完美的是神,不是人。神化自己,就無法人性。我喜歡BBS站上的一句話:可以美化,但不要神化。

 認真尋找相互加分的伙伴,是美化,不是神化。

 在這個太多似是而非的意見洪流裡,辨識事實並不容易,假設未來更於事無補,相信任用賴幸媛不至於嚴重到「沒有機會看到下一個日出」,那麼就請馬團隊勇往直前,打落牙齒和血吞吧。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eneyang&aid=183635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文章: 非關電影-驚爆13天
2008/05/30 00:01

領袖必看結果,追隨必學過程:結果因人而益(決策與執行/受益與受害-制度與變通);過程也是千變萬化-立場及角度就是認知.

慧眼識英雄(雌):信任衍生追隨-說服就是信任.用它人的觀點很難說服.舉例來說:一蜂窩或原先論點因別人改變,根本沒人追隨;更白話文就是:原先看不起經有力人士告知而改變態度,找不到特殊人才.

龍雨2008.5.29PM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