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18 12:13:28瀏覽2854|回應1|推薦17 | |
(雷很大,慎入) 《人肉搜索》揭示一個全面網路時代,網路是虛擬世界還是現實人生?金大衛的生活彷彿透過電腦展示,從金瑪格出生,小潘用部落格記錄全家活動,女兒的成長日記,以及她的抗癌過程。瑪格八年級時小潘熬不過淋巴癌折磨,病情復發,瑪格上高中前母親去世了。 母親缺席,父女生活看似如常,對話卻只剩下提醒女兒倒垃圾,繳鋼琴學費。周四瑪格留話給父親要通宵參加生物讀書會,早上大衛發現女兒一夜未歸,他網路連繫瑪格,卻不見女兒回覆,連絡女兒的鋼琴老師,才知道瑪格已退課半年。可是大衛總是定期給瑪格學費,並且瑪格自小便喜歡鋼琴,這是怎麼回事呢?如同所有孩子進入青春期的父母,一夜之間發現熟悉的子女竟然變的陌生。 女兒失聯,大衛陷入焦慮,故事轉入尋找失蹤子女事件,但不同於其他綁架、失蹤的警匪攻防,或者父親英勇救女的英雄電影,金大衛鍥而不捨尋找女兒下落的策略,全程坐在電腦桌前完成。 弟弟彼得是瑪格之外,大衛最親近的家人,彼得提醒他聯絡瑪格的朋友,大衛卻發現自從小潘去世後,他對女兒的交友圈一無所知。如何從零出發,大衛不是出門去尋找,或者聯絡學校,而是透過女兒的網路社群,ig 、facetime,他發現無切入點,於是回到小潘的facetime,發現瑪格重設了小潘的密碼。破解密碼後,小潘的通訊錄跳出「Robert Ablot」暗戀瑪格,單親家庭,家長在SVPD(警局)上班。原來開場15分鐘,導演就已埋下真相的彩蛋。 大衛報案一小時之後,接到警方負責人魏蘿絲的電話,要大衛把所有的訊息告訴她,大衛上網搜尋她的資訊,發現她熱忱並且擁有愛心,她與更生人合力興建戒癮中心,並且在臉書上強調「母親會為孩子做任何事」,當這位愛孩子的好母親,表達「感同身受」時,大衛幾乎毫不懷疑的付出信任。但這卻是導演的另一彩蛋,魏蘿絲主動積極的行動並不單純,與更生人的合照更是日後揭開真相的線索。 雖然警方接手辦案,大衛卻沒放棄繼續追查女兒下落,聯絡女兒同學艾塞克卻發現意外真相。艾塞克和瑪格做朋友是因為母親和小潘是好友,母親對金家的同情讓艾塞克願意主動關心瑪格,但顯然當瑪格的朋友並不容易,艾塞克告訴大衛,小潘去世後,瑪格每一天都獨自用餐,同學邀她參加活動,她也不去。艾比也證實這點,大衛以為艾比是瑪格讀書會的同好,但其實她們只是各取所需。這些矛盾訊息說明了網路世界的虛實莫辨,臉書上的好友未必是好友。在網路上看不見的真正事實是,瑪格並沒有走出喪母的創傷。 既然臉書好友並非真的好友,大衛除了一一碰運氣,別無他法。艾兒提到瑪格熱衷上「湯博樂」,於是大衛帶著觀眾走進年輕人「直播秀」的網路文化中。在真實的世界裡,瑪格封閉自我,獨來獨往。在直播秀裡,卻和陌生人無所不談。她在直播秀上秀出私房秘境,號稱全世界最棒的放空地方—巴波沙湖,這個訊息成為大衛揭開真相的重要彩蛋。 蘿絲帶來瑪格失蹤之後的線索,監視器拍到她的行車動線,網路、影像,說明科技再現一個擬真的世界,重點是這個「擬真」與「真實」之間究竟有多少距離?瑪格的行車方向,顯示她正離開市區,蘿絲的調查結論是「瑪格可能蹺家了」。警方的專業推論大衛無法辯駁,卻也無法心服口服,怎麼可能接受瑪格蹺家?他們父女沒有問題啊,否則瑪格為何半夜打了三通電話給他。問題是所有的疑點都得不到答案,蘿絲告訴大衛,愛秀網上所有的連絡人都和瑪格失蹤無關,包括她的忠實粉絲炸魚薯條。 如果網路是大衛的強勢工具,蘿絲無疑將大衛打入絕望深淵。走到死胡同,大衛沮喪的說:「我不了解我女兒。」蘿絲說了一段陳年往事安慰他,兒子連續二週在社區裡挨家挨戶,以母親名義告訴別人,他正在為虛構的警方慈善活動「警察父母」募款,「重點是你不見得了解你的孩子,那絕對不是你的錯。」 蘿絲說勞勃騙了鄰居25元,事實是瑪格轉帳給炸魚薯條2500元。大衛問蘿絲發現她兒子的事之後,她的選擇是什麼?蘿絲說:「我告訴我鄰居,募款是我發起的,感謝她捐款。」瑪格的事東窗事發之後,蘿絲對審訊警官說都是她主導,顯然無論25元,或是2500元,她都決定袒護兒子到底。 大衛無法接受瑪格蹺家說法,重新檢視線索,推論瑪格開車的目的地是巴波沙湖。他終於離開電腦桌,親自前往事發現場。配合大衛的發現,警方從湖底打撈起瑪格的座車,依據副駕駛座上的少量血跡,警方將事件改列綁架案。 瑪格失蹤成為綁架事件,新聞迅速發酵,相關或不相關的人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多數間接指責家人,大衛成為輿論中的失格父親,甚至被指涉為自導自演。之前表示與瑪格不熟的艾比,藉機上傳影片,自稱瑪格是她最好的朋友,視頻迅速破11萬點閱率。同班同學更是加油、集氣聲不斷。透過他人災難,人人爭當主角。 大衛鍥而不捨,再次檢查落水車影像,發現最親密的弟弟竟然也對他隱藏秘密,於是他架設監視器展開對弟弟的調查,終於知道瑪格失蹤前的確與彼得見面,原來瑪格以大麻安撫思念母親的情緒,彼得正是提供者。彼得告訴大衛,瑪格不再學鋼琴的原因,是因為看到鋼琴讓她想起母親。大衛感到失落,為何瑪格寧可告訴彼得卻不告訴他。原來二年來大衛對小潘的事避而不談,彼得對他說:「瑪格需要你跟她談。」大衛說:「我以為時間久了自然就好了。」總是這樣,我們以為時間可以治療一切,卻不知道時間可能讓我們遺忘,卻無法治療情緒創傷。 瑪格失蹤,大衛因此了解他所不知道的事實。但蘿絲帶來的後續發展,卻讓大衛失去彌補的機會。毒癮更生人卡籃迪,上傳影片坦承殺害瑪格,接著舉槍自殺。一切似乎合情合理,卻又太理所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結果,豈是大衛能夠接受!蘿絲對他說:「這不是你的錯。」大衛說:「是我的錯。」蘿絲說:「我很遺憾這些事發生在你女兒身上,也很遺憾你遇到這些事。」 這段意在言外的對話,唯有在獲知真相後才會感到唏噓。蘿絲對大衛說不是你的錯,是因為錯的是自己,這樣的錯卻是唯母則強的必要之惡。大衛回答是我的錯,也是父親角色的自責,無法保護女兒,無法理解女兒,當然是自己的錯。 大衛再度回顧線索,串起炸魚薯條的資訊,母親住院,急需用錢,瑪格匯了2500元,這一切是否相關?大衛上google搜尋炸魚薯條,卻發現她是網路模特兒,她既沒有跟蘿絲通過電話,也沒上過愛秀直播網。那麼瑪格愛透網上的炸魚薯條究竟是誰?蘿絲連絡的對象究竟是誰? 獲知蘿絲自願接辦瑪格的案子,大衛意識到蘿絲的主動積極另有玄機,於是再度搜尋蘿絲,發現卡籃迪與她的關係非比尋常,或許他只是代罪羔羊。原來以愛為名的「為母則強」才是整起事件的原罪。勞勃自小暗戀瑪格,半年前在愛秀網發現瑪格,化名炸魚薯條加入粉絲。為了和瑪格拉近關係,他以假身份編造了假故事,這個典型以假亂真的網路陷阱,讓勞勃成為加害者,瑪格成為受害者。身為人民褓姆的蘿絲,為兒子湮滅證據,捏造瑪格蹺家的假象。蘿絲心中的尺顯然相當偏移,就像她臉書上的標語「母親會為兒子做任何事」,包括違法的事。訊問警官問她:「所以那個更生人真的自殺嗎?」她回答:「他是我兒子。」為了兒子,殺人也被合理化了。 就像蘿絲為兒子費盡心力,大衛也不放棄任何一絲救回女兒的機會。神奇的逆轉,讓大衛與瑪格重回平靜生活,並且瑪格重拾鋼琴興趣,顯然她已克服喪母的創傷,或許父女已能開始談心。因為大衛不再避談小潘,同樣ig對話,大衛加上附註:我以你為榮,你媽也會。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