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七種性自性
2008/09/15 15:01:20瀏覽1133|回應1|推薦2

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

大慧!云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視自心所現,分齊不通。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摘自《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佛教出版社)

*** *** ***

集性自性:眾生的集合體中,不管是正趣惡趣,「集」是屬未經歷之前耳濡目染或道聽塗說所建立的認知。

性自性:恰值得當口(初次或再初次的恰值),正趣惡趣都不存在時所建立的認知。

相性自性:這是「性自性」私下與「集性自性」的正趣惡趣交互認識的階段,與人討論,與社會認知自我討論,或與歷史以來認知的自我討論,而建立起的認知。

大(種)性自性:社會還是有一種主流的大,這是「相性自性」後與這種主流互動所起的衝突或加強下,所建立起的認知。

因性自性:這是經過「大性自性」後,順著自己的認識,與自己小世界能所依憑衡量後,尋找平衡所建立的認知。

緣性自性:這是「因性自性」再回到前幾種性自性,逐漸地與自然界形成的一些「為什麼」脈絡下,所建立出的認知。

成性自性:不管攀緣或順緣上下,久而久之所形成的建立,人與事都很難再改變的習慣性觀念建立。

*** ***

這些是個人剛翻過一冊社會心理學後,單就七種性自性那段經文的個人揣想。

(附帶說明一下,那是位上課時還沒有著作、也不介紹著作的老師的著作,當時很不喜歡他拿著本發黃的舊筆記上課,不知道學的到底是社會心理學,還是他的個人社會心理,上課時他甚至要我們好好做筆記,將來給他出書作腳本,不過十幾年後看過他的著作後還是頗高興的,至少梗概條理都有了,雖然有人說比起其他也未見所長,不過當時只能想著如果十年前上課有這本書。)

*** *** ***

此舉能治正境界。而言諸法不出七種。皆有此性自性。為諸佛所證之真理也。

有云此七通真俗。以前六為俗。第七為真。有云是邪執之極。以二十五冥諦釋之。

有云通凡聖。以迷此為凡。悟此為聖。

觀上諸說。起信猶難。今據後結文云。此是三世諸佛。性自性第一義心。則知約佛境界為正也。蓋七性自性。乃所證之理。七第一義。乃能證之智。能所雖殊。理智不二。盡佛境界也。

通言性自性者。有二義。一約體。謂此如來藏性。自有真實不變之性。二曰用。謂藏性妙能隨緣。能與諸法而作自性。故名性自性。體即第二。用即餘六。

今初集者。合體用言之。謂此藏性渾然未變。能攝無邊性用功德毫無漏失。然此性實依藏體而為自性。故名集性自性。

二曰體言。然舉此體。明後用故。義如前集所明之體。名性自性。

三謂聖凡依正各有相現。故名相性。

四謂一切有形。皆依四大造色所成。名大種性。

五謂諸法生時。必依親種為因。故名因性自性。

六謂藉增上力。助成為緣。如內以心識種子為因。以業習染愛為緣。而有有情眾生生起。以五穀種子為因。水土人時為緣。而有種種五穀草木生起。故名緣自性。

七謂因緣既會。諸法皆成。此乃染淨依正。究竟成就。故名成自性。

以上五種。皆依性自性體。隨緣而有。故相等以下。皆云性自性也。然此諸法。既依性自性成。則知根根塵塵。凡聖差別。乃至大小塵毛顯現之時。即性自性。同時頓現。所謂諸法實相。世間常住。唯佛究竟者。此也。

此七種性自性章。唯魏譯乃云。復次大慧。外道有七種性自性。後云七種第一義心。魏譯又云。復次大慧。我有七種第一義心。至後總結。魏譯又云。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來應正遍知。性自性第一義心。據此。前既云外道性自性。今何得云三世諸佛性自性乎。故知魏譯欠前後和會耳。恐有執外道性自性者為是。故今依數論二十五冥諦釋之。以圖好異者觀覽。實非經之正義也。

金七十論云。第一自性。所變中間。二十三法與我受用。我不受用。自性不變。名得解脫。准此自性是一。而由縛脫始終。已成七種。今之前四曰縛。後三曰脫而言也。以冥性未變。渾然是一名集。

初生為覺名性。從覺生我心名相。四大種相名大種。此含五唯量。五作業等根也。因謂外道所修之因。 緣謂修因之助緣。成謂因緣所成之果。及心平等根也。

然此七種皆云自性者。蓋外道計此為宗極。即所歸冥諦。意謂七種。皆以自性為本。而六師諸見雖異。而所歸根。唯一自性耳。 ……………

摘自《楞伽科解》卷三

*** ***

揣想的時候手中已經有這冊《楞伽科解》了,當然的,在普真貴大師的卷一【懸談】裡我感覺受益匪淺,不過那種鉅細靡遺的冗長研究旁通,真的不是當時的我有耐心的。

當然的,後來從對照裡,也知道自己的簡陋,甚至外道,至於二十五冥諦跟金七十論在哪裡又還不曉得(註),只讓我想到自己處在二十五歲跟七十歲間,這樣斷章取出是否妄語,不過似乎到處都在言的性教育,似乎都著重在「性別生理」,舉出是希望有更多時間的大德及法門中人,能為這些性教育注入些「性別社會心理」。

*** *** ***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二

*** *** ***

當然的,看到這裡的「明」、「暗」、「空」、「塞」,倒是忘了自己當時曾以何為自了。三十餘歲曾聞有一套大正藏出版,得三十二萬,而現在的電子佛經發達,光碟片還可以免費索取,卻不知怎地不習慣閱看,反倒是對於得體與呈現的各種不同方式,覺得眼花撩亂囉!

「痴」、「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最近倒是在文字裡耽擱太久了,不知道有沒有因此失去了自然體,看來得來去接近大自然、打熬筋骨一段時日才是囉!

性自性空?


二十五冥諦:

http://moya.iyard.org/bin/view/Blog/BlogEntry900

金七十論:

http://www.cbeta.org/result/T54/T54n2137.htm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edeyes&aid=2211532

 回應文章

平安書苑《Godnews》果願.溥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愚見
2008/09/21 20:03

地藏經云閻浮提眾生:

起心動念,莫不是罪!起心動念,莫不是業!

簡單就好

自然即美 

管它那麼多名相

通通把它    導歸不二

極清淨的    摩尼寶珠

毗盧性海

十荒(seedeyes) 於 2008-09-24 15:22 回覆:

就如幻聞薰聞修

名相

是阻力也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