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1 00:57:00瀏覽9015|回應8|推薦58 | |
在日本美食、旅遊節目「強力放送」下,一些連日本朋友都未必清楚的地方食材、菜餚、小店卻成了本地遊客的「朝聖」目標,也是奇妙現象。隨緣東嚐西試之下,遇過好些言過其實、只靠行銷包裝的日本吃食,絕對不是「凡日皆好」;不過,有趣且味佳的也不在少數。 說起九州福岡,可能聯想到豚骨拉麵、明太子(狹鱈卵),甚至也想到燉雞鍋(水炊き)、漬高菜。但個人到了當地,想吃的卻是もつ 鍋、胡麻鯖魚丼,這兩樣在日本其他大城也見得到,但到了發源地總是更想吃。 居酒屋裡的「鄉土料理」:もつ 鍋 叫內臟鍋(もつ 鍋‧Motsu nabe)、以其原貌稱牛腸鍋,都有些令人卻步,還不如台式「下水」鍋好聽些。此鍋本只是源自福岡一帶的「鄉土料理」,後來逐漸走入城市 ;狂牛症陰影時雖人氣銳減、現在看來已恢復(台灣遊客聞牛內臟色變,大概仍不敢吃)。既然是內臟鍋,牛豬雞都有人用,但多是用牛「白內臟」(白もつ、如胃腸類),肝心腰等「紅內臟」少見。 此鍋本是醬油味,味噌鍋底也受歡迎,後來的演化可就鹽味白湯、韓國泡菜的五花八門,連起司(乳酪)口味都出現了。
東京赤坂《驛 うまや》是一家印象不錯的居酒屋,福岡也有幾家連鎖店(但更大眾化些)、門口又貼著斗大「季節限定もつ 鍋」海報,便來個一舉兩得餐。居酒屋類燒烤炸菜色齊全、水準也算正常,但比赤坂店略遜一籌。
當晚這鍋是原版醬油味,湯底仍澄、味也不鹹重。鄉土鍋,味簡、製作也不繁複,大量高麗菜、韭菜蓋著牛腸、大蒜燜煮,加些紅辣椒就成。
大、小牛腸都用上了,大(シマ)腸有嚼勁,小(丸)腸預先炒過、更香些,沾些柚子(橙皮)胡椒吃、更有趣。此鍋整體不油不膩,如不曉得是什麼、還覺得頗湯清味雅呢。同伴們不太吃內臟,於是自顧自一碗又一碗、將小鍋吃到快見底;這才想起 もつ 鍋最後下一包チャンポン即食麵(就像吃麻辣鍋最後放一包速食麵)的吃法,但早已吃不下啦。 魚市場裡的「大人の味」:胡麻鯖魚丼 日式「丼物」型式大碗飯菜,吃來不像一口飯一口菜那麼斯文,但方便又下飯。胡麻鯖魚丼是福岡博多又一在地吃法,但沒有其他丼物那麼出名、普及。原因之一可能是「胡麻鯖」名稱關係:鯖魚稱不上高價魚種,而其中亦名為胡麻鯖者產量大、往往用來製成罐頭,聽來就不引人。其實博多的胡麻鯖魚丼是因加了炒香的胡麻(白芝麻)得名,至於用一般胡麻鯖還是用高級真鯖、有名的「關鯖」,只要新鮮都行。
可沒有大清早跑魚市場的勁兒,近午時分才逛到當地博多柳橋連合市場,各式各樣店舖大半仍營業中、足夠瀏覽;找上小有名氣的《柳橋食堂》,卻要先到隔壁《吉田鮮魚店》點菜、付錢再上樓,到了二樓則又連成一家了。
同伴們點了海鮮丼、醃鮪泥丼等主食及一些簡單菜餚,但個人當然是打定了主意的胡麻鯖魚丼。 自己本就喜歡魚類裡的「光り物」(銀色外皮類),但鯖魚不夠新鮮不宜生食;魚市裡的鮮度果然無虞、這大碗飯也果然沒令人失望。雖非旺季、但依舊肥美的鯖魚與刺身醬油、略磨胡麻、海苔絲、蔥花加山葵大口齊吞,味道不但不紛雜、還有理所當然般的融合。
雖然其他菜餚、丼飯未獲佳評,對此碗胡麻鯖魚丼我則十分滿意。鯖魚易腐難保存、生食機會不多,偶而舊味重逢,更覺份外好吃。這飯有複雜的「大人の味」,即使在日本、也不像其他丼飯那麼普及,對非當地人而言、更可說是一種 "Acquired Taste" 了。 2010‧05(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延伸閱讀 / 參考: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