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31 09:52:30瀏覽1196|回應6|推薦0 | |
止善菩薩您好: 以我個人淺陋的認知,《大學》裡「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是儒家「內聖學」對應「外王學」一貫之思想理念與一步步達臻「聖王」之一種「工夫學」。 首先,我們先從孔子之理論來對應整篇〈大學〉。 我們都知道孔子的學術理論架構主軸是「德」、「仁」、「禮」。 「仁」是道德的主觀層面,它是一種心靈的依據與明辨是非功能; 而「禮」是道德層面的客觀面向,是生活的規範、秩序之軌道;而此二者,在經過「反省」與「修養」而轉移為「德」。 凡此,不論是「仁」、「禮」、「德」,最後之理論根據,都是為了社會與政治層面的一種理想依據。 而為了達到「聖王」之治,意即「平天下」之治,則要先「修身」與「修養」,欲要「修身」則必要先「正心」,惟有「正其心」才是「修身」根本之道; 亦即是說,《大學》之「八條目」乃以「修身」為道德實踐之核心過程;當然也可以這麼說,「大學之道」的最根本目的,是欲將儒家之理論,落實與回歸到「人」身上,從人「本身」去一步步的達到儒家之理論理想與實踐。 綜而言之,「大學之道」所強調與著重的,不僅僅是作為「人」之道德本性與實踐依歸,同時還要求,要將這些實際之修養工夫,最後應用到社會與政治,去造福人間。 以上,先作一個引子。 現在,回歸到您所問的。 您所問:『為何「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能「正心」呢?是否有什麼經典文章解釋清楚「正心」和「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關係?』 我以個人粗陋的學識根抵作回覆,若是您有所不得,請多所指教。 其實以我們當代人來詮釋古代經典,有時候有一些困難度。 主要是因為時間與空間的隔閡,因而造成「語言障礙」,也因而偶有詮釋上的「誤讀」,這些倒是無可厚非的! 我們這樣看:『「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此處所說的「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是說,正因為我們會有這些現象,所以,我們才要『修身在正其心』。 這個地方的詮釋,請允許我以我粗淺佛學知識作參照。 於此,我以「法相宗」作呼應。 我們知道,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與現象,都是以「識」作為精神上之主體,我們都無法逃脫「識」的客觀世界而存在;而「八識」裡的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等,不就是這兒說的「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嗎? 我們人常常是----言不由心、表面上看見了,卻是心沒有到、好像是全都聽到了,卻是心沒有真正聽到、吃東西的時候,不知道好好的珍惜食物的美味----等等-------;亦即說,我們往往是不「專心」,我們的心與意往往處在「雜染」與[紛紜]的狀態中。 那麼,我們要怎樣來認識我們這個「主體」,從而「認識」「對象」與「本相」呢? 我們必須有一個「過程」,經過通過「自我意識」的反省,徹底的轉變對外相與現象界的「不專心」與種種「不在焉」,由內向外,由雜染到清淨,則就是依賴著「正心」了啊! 《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唯識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凡此都可以對證《大學》之所以要「正其心」的原因了啊! 以上,是我各人看法與思考,我拿來對應您說『是否有什麼經典文章解釋清楚「正心」和「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關係?』此問題。 可能是我所讀有所疏漏或是因為研究重心不在此,所以,並沒有看到過相關文章論及此;所以,僅僅以我個人的淺思與認知,與您作相關之討論。 是啊,我是許久「已經不愛談這些深奧的東西」;這幾年來,自己得到一個思考的體會,即是,生活是非常現實與紮實的部分,「理論」若是無法落實於人間與實際生活,從而由其中得到「省思」與「實踐」,那麼,再高深與精闢的理論,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現在認為,還是好好的吃飯、工作、睡覺,才是為人之道; 至於莊子所說「無用之用」,是我常常在思考的問題就是! 而您所提問,雖然您說是『還是想請教一個簡單的問題』,此問題雖簡單,其背後意義仍有得深究與思索的;所以,不算是「簡單」了啊! 寫了一大堆,不知道會不會使您覺得疲累與繁瑣呢? 如果有,嗯,那表示著,我這幾年來,想落實於現實的人間之思考,是對的囉! 我想,力有所不逮、智有所不能,難免有疏忽與思考不周之處; 若是您有其他思考,歡迎給予提醒與指教。 謹此,與您一起研究商討。 CH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