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廣論消文248
2024/09/02 16:45:47瀏覽25|回應0|推薦0

廣論消文248  248頁11行-249頁10行

日常老和尚第二輪開示

【以諸大乘人所應成辦,是為無住大般涅槃。其能不住生死者,是由覺悟真實義慧,依勝義道次甚深之道,智慧資糧智慧支分之所成辦故;不住寂靜般涅槃者,是由了悟盡所有慧,俗諦道次廣大之道,福德資糧方便支分之所成辦故。】

大乘人應該成就的涅槃,叫無住大般涅槃。小乘所證得的涅槃,一種叫有餘依涅槃,就是他證得了聖果斷盡了見、思煩惱(就是三界以內的煩惱都斷掉了),但是以前宿業所感的這個身體還在

另一種是證得涅槃了,過一陣子身體也消失了(拿我們世間來說是死掉了),那時候叫無餘依涅槃,安住在空性當中,不能動了,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沈空滯寂。佛則不是這樣,他雖然涅槃了,但是並沒有沈在空當中。正因為他涅槃了,所以在無量無邊世間,遍法界、盡虛空界地廣行一切諸佛大事。這兩個有絕大的差別,下面就說明這個道理。   

第一個,進入涅槃的人之所以能夠不在生死當中流轉,是因為他對真實義(也就是勝義諦)能夠認識。這個功德(就是佛明行二足尊當中的明足)是如何成就的呢?來自於他依勝義諦道次第,圓滿福智二支當中的智慧資糧,因為這個成就了,所以他能夠不淪落在生死中。佛不但不淪落生死,而且也不沉寂於涅槃,不像二乘果證了無餘依涅槃就沉在空寂當中不能動。佛能夠不沉住於寂靜涅槃,是由於他以了解盡所有性的智慧,依著世俗諦道次第,積集福德資糧方便分而成辦的。

所謂了解盡所有性之智慧,這是唯識法相的名詞,它有專門的解釋,因為大家在教理上並沒有很深入的認識,所以我們不妨用一般常用的名詞,比如天台宗所稱的道種智來說明它。關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等智慧的特質,一直等到講毘缽舍那時才會完整地按照法相名詞來解釋。   

智慧有它特定的內涵,以前所說的都是為了讓我們在目前的條件下,能夠了解而作的方便說,乃至於說聞、思、修相應之慧,也都是方便的說法,這點我們需要了解。了解盡所有性的智慧就是了解俗諦的智慧,天台宗叫道種智,也就是對世間的萬事萬物無所不通。佛不像聲聞緣覺一樣,證得了空性就安住在空當中,其他的就不管了俗諦是廣大道,就是福德資糧,在明行二足當中屬於行足,也叫方便分,佛不沈於寂靜涅槃,就是由方便分所成辦的。由於具足智慧、方便這兩支,所以佛能在生死中而不受生死的支配,而且他雖然跳出生死,卻在輪迴中濟度我們,這才是大乘人所應該成辦的。所以在一開始我們就應該先了解這個內涵,下面引經說明。

【如《秘密不可思議經》云:「智慧資糧者,謂能斷除一切煩惱;福德資糧者,謂能長養一切有情。世尊,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當勤修習福智資糧。」

因為煩惱就是淪落生死的根本,要用智慧資糧來斷除,所以我們前面特別指出,聞慧、思慧、修慧的特質乃是針對煩惱而言,這一點後面會再解釋。智慧資糧能斷煩惱,而具有福德資糧的人,不但解決自己的苦、樂問題,而且能夠幫助一切有情,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菩薩要努力精勤修習福智二資糧。平常我們說「悲智雙運」,而成就的果是明、行二足,所以佛叫「二足尊」。下面又引很多經來說明這個道理。   

《聖虛空庫經》云:「由慧智故而能遍捨一切煩惱,由方便智故而能不捨一切有情。」《聖解深密經》云:「我終不說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

《聖虛空庫經》說:由於智慧甚深道次,所以一切煩惱都徹底解決;由於方便智,捨掉煩惱以後,能了無掛礙地在三界當中濟度有情。《聖解深密經》中佛自己說:「我絕不會說不利益眾生的人能成就無上菩提。」他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要廣發種種方便大行,如果背棄了為利益眾生而發起的廣大諸行,這種人不能成就無上菩提。換句話說,大乘行者為了利益眾生絕對要廣行諸行。所以,菩薩剛開始正學的時候是學道種智,他不是先從空性下手,而是從布施、持戒這麼一步一步深入的。   

《無垢稱經》云:「何為菩薩繫縛解脫?若無方便攝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若以方便趣向三有是為解脫。若無智慧攝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

《無垢稱經》就是《維摩詰經》,當初玄奘大師在翻譯的時候,就譯為《無垢稱經》。經上說:什麼是菩薩解脫、什麼是菩薩繫縛?做對了就能解脫,做錯了就是繫縛。他雖然想行菩薩行,可是所做的有錯有對。菩薩如果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而在三有當中,就是做錯了,等於被綁住了一樣;若以正確的方法而趣向三有,那就對了(是為解脫)。要在三有當中幫忙人家,固然目的是好的,可是如果方法不對,幫了半天是愈幫愈忙,自己不能解決,反而和別人同樣地沉淪在三有中,這個不行。在三有當中還要有智慧,所以說:若無智慧去攝取三有的話,菩薩是做錯了,他就被綁住了;若有智慧那就對了。   

若以智慧趣向三有,是為解脫。方便未攝慧為繫縛,方便所攝慧為解脫。慧所未攝方便為縛,慧攝方便是為解脫。」如是廣說。是故欲得佛果,於修道時須依方便智慧二分,離則不成。《伽耶經》云:「諸菩薩道略有二種,何等為二?謂方便智慧。」《祥勝初品》云:「般若波羅蜜多者是母,善巧方便者是父。」】

要去攝取三有,又難免纏在一塊兒沉淪;不要沉淪,難免又沉在空當中不能動!所以經中說:如果智慧不用方便去攝持,那麼這個慧是錯的,結果就像二乘行者一樣,證得了空性以後被綁在空裡,沈空滯寂;由於他沒有正確的方法,以致不能從空當中出來,廣行種種利生事業。但如果由方便所攝持的智慧就對了,換句話說,智慧要用方便來攝持,不能缺少方便的攝持。   

行方便也是如此,一定要用智慧去攝持,否則自己反而會纏在裡頭。我們常常說「愛見大悲」,雖然你覺得自己有悲心,可是這個愛見是與無明相應的,這樣的悲心也沒有用。以世間的量則來說,每一位母親都是最慈悲的,但是她沒有智慧。不要說佛法的智慧(佛法的智慧有其特質,不是指平常的聰明才智),往往連世間的辨別能力都不如一般正常人,所以我們稱它為溺愛。「溺愛」就是愛他結果反而使他沉淪,這個不可以。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說「我要行菩薩道」,這個心是好的,但是此心能不能圓滿,乃至於不要說圓滿,能不能具體地實行,都還要看有沒有智慧。也就是說,你要行菩薩行的時候,必須沒有煩惱夾雜。現在我們渾身煩惱,卻說要去幫助別人,結果是愈幫愈忙啊!我們必定要了解這點。所以方便需要慧來攝持,沒有慧來攝持、輔助的話,就錯了;有慧輔助才是解脫,這才是大乘行者要的。   

如同上述所引的,經中非常詳細地說明這個道理。所以要想得到圓滿的佛果,在修道時方便、智慧都要學,而且二者要互相配合才可以。因此前面說方便攝持的慧、慧攝持的方便,不是分開來學;就像鋼筋水泥,如果分開來放是沒有用的,鋼筋需要跟水泥配合得恰到好處,才能有大功用,樣樣東西都是如此。《祥勝初品》說智慧是母,方便是父。正如世間上父母具足才能生子,種種家庭的事業由此而來;佛法的事業,也由具足智慧方便而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o168&aid=18098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