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23 00:02:08瀏覽2362|回應9|推薦59 | |
一個被視為行為偏差的孩子,桀傲不遜、滿臉不屑的神情和輕挑的言語動作,一副很欠揍的樣子,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很生氣,很想嚴厲地斥責他,要他不要淨做一些惹人厭煩的行為,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客體理論說道:「一個人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都是因為他過去生命經驗的影響……。」 那麼,身為輔導人員,我可以做些什麼? 我想知道:為什麼你會變成這樣?我想知道:你生命形態背後的生命故事? 我知道你碰到太多不愉快的感受,有過許多不被友善對待的經驗,你有深深的失落感和無助感,你不知道該如何適應這樣的生活、你不知道該如何宣洩你的情緒,所以你用挑釁的態度,誘導老師表現出跟你父母或是其他人一樣的責罵行為,藉此印證你以前的生命腳本,讓你錯誤地認為:「所有人都是這樣的、都是不瞭解你的、都是對你不友善的、都是不關心你的。」 但,我不一樣,我要從瞭解你開始、傾聽你的心聲、同理你的感受。我要讓你感覺你是被愛的,我是關心你的,我想幫助你,而不是急切地要把你改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一個失去關愛的學生,在內心深處同樣有著需要被關心、被重視、被接納、被尊重、被肯定的需求,當這樣的需求不被滿足時,他只好透過破壞性的表現來生存,以吸引別人的關心與重視。 「需求滿足是人類行為發展的原動力」,一個需求未滿的人,他的生命腳本跟我們不同,我們怎能期待他跟一般人一樣呢? 面對這樣需求匱乏的學生,輔導人員正好可以扮演「再生父母」的角色,用同理心去瞭解他,感同身受他的心情與處境,用關愛卸下他的心理防衛機轉,改變學生扭曲的生命腳本,讓他感受到:就算他表現得不好,他還是值得被愛的、有人愛的。如果能有愛的陪伴,讓學生持續經歷被愛的經驗,他就會有能力愛自己,也能具有愛人、尊重人的能力,愛人者、人恆愛之,就是這個道理。 愛永遠不會嫌太遲,你也可以做學生的「貴人老師」,在他的求學及成長過程中拉他一把、陪他走一段路,用同理、包容、鼓勵、情緒支持、欣賞、尊重和傾聽,滿足他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功能。讓那些無法從父母身上感受到心靈滋潤與溫暖的學生,能透過與老師的互動過程中感受到:不是每個人都不友善的、我不是沒人愛的、我並非一無是處、只要我願意,我也擁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Ruru970423~我是可愛的,我值得被愛 ◎ 補充說明: 「客體關係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一個人的行為背後,隱含著怎樣的心理需求需要被滿足,如果能夠瞭解一個人內心深處尚未滿足的需求,那麼輔導人員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有某些令人討厭的行為或是偏差行為產生。 這個內涵簡單來說就是: Needs (需求:被肯定) → Wants(想要:被讚許)→ Action(行動:認真讀書求取好成績) 一個好學生的內在心理需求是希望被人肯定、被人重視,這是因為他想要得到重要他人(例如:父母師長)的讚美與歡心,因此他用認真念書、考取好成績的方式,來達到他想要被肯定與鼓勵的感覺。 同理,一個功課不好的學生,在他的內心深處一樣有著需要「被肯定」的需求,只是他沒有辦法像好學生那樣,藉由好成績來得到獎賞,於是,他只好利用調皮搗蛋的方式,來吸引別人對他的注意。 ☆本文於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