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寒流來襲時,兒子突然發起燒來。兒子並非娘胎裡就是建中堂寶寶,而是在三歲左右,因為皮膚起疹癢不停,開始跟著養胎的我一起加入建中堂行列,服用李醫師的藥+謹守12字箴言。 之後陸續燒過約四次,第一次最高溫42度多,一路下來每次起燒的溫度也逐漸降低。所以這次再燒起來,其實自己心裡還算平靜。發燒過後,兒子不再起疹,也有長高,雖之前更小看不出性情,但燒過後,相較同齡孩子,性情沉穩許多,年紀雖小,卻可以用溝通的方式來教他。 這次發燒溫度約在40-41度左右上下游走,也有小便,只是胃口跟精神狀態較之前燒起來時差,所以心裡其實覺得沒甚麼異常。 過程處理與之前發燒同:泡澡或溫毛巾擦手腳。吹背(但第一、二天都沒流汗)。水藥加感冒。溫的寶礦力或溫開水這樣重複的處理。 但燒到第二天晚上,兒子突然翻白眼,四肢抽搐,緊咬牙齒。這突如其來的症狀,嚇壞家人,當然我也嚇傻,馬上打電話給李醫師求救。醫師有安慰我不要擔心,並叫我按壓兒子的幾個穴道,並給他服用暖丸。當下因兒子已呈現翻白眼狀態,所以沒給暖丸。也不知是我被嚇得六神無主沒按準穴道或是按壓穴道後須等待一點時間,總之,兒子還是沒醒過來繼續抽搐、咬牙,還加上嘴唇發紫。於是,急叩救護車,然後,竟然在救護車上就醒來了,但車子已飆到急診室了。 進了醫院當然就是抽血、塞屁股。醫師說這叫熱,很常見也不會燒壞腦子。但要留院觀察八小時.並準備打點滴。 一想到之前許多文章中都提到點滴易傷心陽,真的很不想打,本想說針頭安著但不上點滴,這樣來跟醫師商量。但醫師這時開始講最嚴重的情況:要是再抽搐起來,臨時可是沒辦法從血管打藥的,到時怎樣怎樣…。加上先生完全不同意,也不願讓我們就這樣離開,只好默許。但有跟護士盧,請他們滴速放慢,打了1/4瓶,加上打到後來點滴還漏出來,不知這算不算不幸中的大幸? 在等待時,其實對西醫的話有很多疑問,查了一下網路,才知道熱痙攣其實很常見於6歲以前發燒的孩童,不會燒壞腦子,也通常不需要給藥,更不會因咬牙抽搐就咬到舌頭。只要靜待它過去就好了(除非症狀很異常)。頓時心中真的更加懊惱跟迷惑,為什麼自己亂了手腳?也為什麼之前排寒發燒都不會像這次突然痙攣起來? 但突然想到,寒流前一晚,兒子坐摩托車,還站前面,雖有全副武裝,但晚上的風真得很冷… ◎李醫師評釋 ☆西醫說法: 小兒驚風(熱痙攣)是體溫急遽上升所併發的抽搐,六個月至五歲大幼兒(特別是18個月大)最常見的癲癇性痙攣現象。 小兒驚風八成是在孩子發燒的24小時內發作,眼球反白、流口水、嘴唇發紺、喪失意識,這種抽搐從幾秒鐘到幾分鐘,通常不超過15分鐘,絕大多數是兩三分鐘。之後常有一段短暫的嗜睡期。 一般15分鐘內自動停止的是單純型熱痙攣,不會影響腦功能。但如發作時間超過30分鐘或重複發作,比較有可能對腦部造成傷害,不過死亡率通常低於百分之一。 有些家長擔心熱痙攣會造成癲癇,其實由單純型熱痙攣導致癲癇的可能性低於百分之一。倒有部分癲癇患者早期曾出現熱痙攣。 ☆中醫說法: 驚風是小兒常見的一種以抽搐伴神昏為特徵的證候,又稱「驚厥」,俗名「抽風」。由於驚風發作急慢程度不同,可分為急驚風與慢驚風。凡起病急暴,屬陽屬實者,統稱為急驚風;病久中虛,屬陰屬虛者,統稱慢驚風。 前人對驚風症狀概括為:搐、搦、掣、顫、反、引、竄、祝,「驚風八候」。搐,肘臂伸縮;搦,十指開合;掣,肩頭相扑;顫,手足動搖;反,向後仰;引,手若開弓;竄,兩目上翻;視,即直視目不轉睛。 《小兒藥證直訣》:「小兒急鷘者,本因熱生於心,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大小便黃赤,劇則抽也。蓋熱甚則風生,風屬肝,此陽盛陰虛也。」 ☆以下是李醫師的看法 大凡某證,掛個「風」字,必與風邪、寒邪有關,毋庸置疑。風邪、寒邪必是肇始初因,但個體夙來秉賦—體氣、體質傾向不同,其中差異更須加以綜合考量。 風寒入裡化熱,散熱不及,猝然間發作,很多父母為之嚇壞,以致方寸大亂。其實,若無一再壓制風寒出表的過去病史(感冒、皮膚問題服西藥,打點滴,冰敷退燒,打疫苗…),即使「熱甚則風生」(這個熱,是指體溫,乃因寒而起),根本很好如此,即始發作也無致命危險。僅須保暖,靜待它過去。 小兒陽旺,風寒入裡傳變迅速,迅即高熱,若又有長期寒鬱化熱導致之陰虧傾向,即易動風(熱痙攣)。 用藥仍以解表為主,視狀況兼補肝腎之陰、鎮痙。嘗見某教導急救之視頻,居然把小兒置於冰冷之石英地板上,令人搖頭。 這是以熱治寒嗎?這樣的治療思維,難怪會搞出一堆莫名其妙的怪症。以下網友分享: 大陸:發燒進醫院都先抽血,叮嚀千萬不要讓小孩發汗,發燒就趕快退熱、穿少不蓋被。 馬來西亞:小孩發燒進院,護士第一件事情就是扒光他的衣服,用滿滿一桶冰的冰水從頭淋到腳(還塞肛劑)!孩子全身發抖哭喊求救,母親卻無能為力。住院期間房間很冷,母親調到28度,護士進來就罵,說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正在發燒的孩子著想,要調冷一點不要給他這麼燒,然後每小時進來檢查,調回16度。 當時兒子才剛熱痙攣完,已經夠不舒服了,還要從睡夢中被冷水驚醒… 新加坡中醫診所,診間的空調溫度很低,超冷,而且出風口都對著病患吹。 ……錯誤的觀念導致錯誤的處置,夫復何言? 以下,熱痙攣預防及處置方式: 1.冰箱冷凍庫常備粳米飯糰,一旦有人發燒,立即拿來熬粥,粥上面那層「米油」,是最佳滋陰良品,過熱傷陰,可服之。一般發燒,粥裡加入葱白、薑片,也有助解熱。 2.風寒欲起、初起,即給解表藥(或葱薑粥、濃薑湯)對治,可預防病勢加重。當然保暖仍是前提,尤其酷夏寒(冷氣)熱(暑氣)溫差過大,更是疏忽不得。 3.熱痙攣屬深層放電排寒,平靜等待1-5分鐘,切忌慌亂,之後可掐腋下大板筋。施作者站或坐於患兒(躺平)左側,右手拉直其左臂,左手四指置於胸小肌外緣(當肺經雲門天府穴附近),拇指扣住腋窩,即心經中極穴,然後連續用力按掐抓拿。通常,患兒痛哭汗出即解,稍息片刻,再餵以熱粥。 另一簡單方法,按掐合谷穴,拇食指間近食指骨邊緣。對小兒來說,掐人中太太痛,要小心。 4.最好待其自然發展,痙攣過後,陷入深度睡眠,醒來再如法處置。 5.父母切忌慌亂,以免磁場攪擾,於病情無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