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6 12:58:40瀏覽2375|回應2|推薦68 | |
其實我很喜歡淡水,基本上靠近海湖溪流的水濱,似乎都能吸引自己再三前往,遠離都市叢林之後,年年歲歲四處探看,看潮漲潮退,看草青草黃,煙雨散去,蔥綠襲來。 晴日朗天的紅樹林,少了點濛濛之美,就連喜歡四處亂晃的鷺鷥,也都躲進紅樹林之中覓食。 前文可參照:
在這裡,不免覺得自己做了城市中刑期漫長的囚徒,囚徒的眼中,多數都是灰色的高樓大廈與人造的閃爍光影,看膩了霓虹燈,好像去個充滿綠意的地方呼吸片刻,纔覺得萎縮的肺葉得以重新活了過來。 一大片的紅樹林,綠意盎然的景致,使人感覺身心舒暢。
其實個人對於來往於紅樹林木棧道的自行車感到相當厭煩。 一方面,想要靜心賞景卻常常會被那些成群嬉笑的年輕人打擾,再者與行人爭道的自行車愛好者在晴天的時刻四處可見,所以想來觀察紅樹林,還是得挑個細雨綿綿的日子。
周末的時候,紅樹林最讓人感到開心之處,就在於行人稀少。
可惜,鷺鷥也少有出沒,偶然能發現這一隻小白鶴,可說是幸運。 「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景像,我曾經在雨天見過,晴天反而難得觀賞,說來挺可惜的。
水筆仔生長茂盛,竟然能在其中看見一些小花,但仍喊不出名字。
到了紅樹林,最值得細細觀察的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裝飾品,小學生們的作品色彩繽紛,不過仔細觀察,卻多數應該是千禧年的作品。 十多年之後,不知道這些當年的「小學生」現在怎麼樣了呢?
由台北市往淡水方向,經由北淡公路到達竹圍國小附近,或者選擇搭乘捷運淡水線前往,就算只在捷運站附近逛逛,也是一種休閒樂趣。 往淡水河方向步行,即可見到紅樹林的各種觀景介紹標誌,有環境概述和觀賞導覽設施,從觀賞平台、賞鳥高台、臨水棧道,到靜謐的紅樹林深處,好像可以暫時忘記塵囂。 唯一的缺點,就是介紹的生物能看到的不多,特別是晴天,反而陰雨天氣出沒的小蝦小蟹還更有可觀性。
從前不曉得自己身邊的蟲魚鳥獸、花草植物是什麼名稱,只覺得可愛或有趣,隨著搬遷而逐步遺忘輾轉經過的許多地方。 年年一川新草,或者一眼綠意,遙看卻似舊年,但是沒有太多時間回顧,使得歲月在茫然中過去了,似乎沒有其他可以代替生命中不必要的多情。
下圖是一方觀景平台,水底下的醜陋攔網在晴天裸露出來,就如紅樹林沿岸礙眼的鐵絲網一樣,有些難看。 終歸是防止基石鬆動或人為破壞的機制,以前下雨時被隱藏於水面之下,至少沒有天氣晴朗時水退後的情形,變得這般明顯。 或許,模糊也能創造美感?
不過,我仍喜歡淡水紅樹林的景致,無論晴雨,這裡的綠意都如此讓人心曠神怡。 本區不算近海,沒有強勁的海風,比起淡水漁人碼頭那冬季至春天飽受東北季風吹襲的風雨,好像這片水域更能舒適休憩?
逛到另一側的木棧道,牆上又出現了另一批彩繪瓷片。 上面有「Y2K」的清晰標示,遠觀彷彿雨天的油畫,描繪出不同的遠山印象。
下圖使我相當困惑:怎麼我從未在附近見過野生兔子? 這又是哪兒的圖案?難道是竹圍國小?
過了木棧道,就是紅樹林生態樂園。 基本上要瞧見招潮蟹並不容易,起碼大晴天就見不著,但卻是個有利於徒步健行的好日子。
假如說藍色的水光是雨後揉碎了的流淌之淚,綠色的樹蔭花草,則是都市人尋求回到自然那飄零的心。 這裡的牽牛花也開放得十分嬌豔,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爬藤植物。 那芬多精滿溢的氣息,使人覺得渾身都充滿了舒暢與鬆弛的愉悅感。
為何此處會出現這兩顆大瓜? 瓢瓜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見過的白色小花,那用柴魚燉瓢瓜的米粥,還有瓢瓜排骨湯、瓢瓜燴蝦米、清炒瓢瓜和醃瓢瓜,這些都是屬於幼時田園之樂的回憶。
後來發現了,原來是附近住戶自己種的蔬果,就會趁著周末當做路邊攤販,賣給在紅樹林風景區散步的居民。 路邊有不少搭起的難看棚架或鐵皮屋,不得不說,這些東西破壞了景觀,這些私有地造成了整體觀瞻的小缺憾。
個人非常討厭塗鴉。 或許紅樹林風景區沿線的鐵絲網、小攤販、私有地的醜陋帆布與鐵皮屋,讓人覺得不免有些敗興,可是最使人厭煩的,就是這種四處亂畫的塗鴉了。
接近捷運站,附近停了許多機車,一整面的牆上塗鴉,讓我彷彿有一種恍惚到了國外的感覺,因為在許多車站,都有類似的難看塗鴉。 或許塗鴉也算是公眾藝術的一環,可是對個人來說,這會引發一些不好的聯想,使我想起過去在某幾處被人搶劫的經驗。 只要看到有塗鴉的街區,基本上個人會敬而遠之,總覺得那是暗示著幫派與治安敗壞的一種圖騰。
自然的事物,永遠比人造的色彩更美。 仙丹花是台灣常見的園林植物,許多人喜歡種在自家院子,一簇簇開滿了,也真的相當賞心悅目。 小時候我常常採摘這樣的小花,吸取花萼裡面的一點蜜汁,是幼時沒有零食的唯一樂趣;只是所有的大人都來自於童年,儘管很多人都忘了這一點,我還是想要保存那些回憶。
更別說是一整片的紅樹林,濱臨水邊構成的自然景象了。
只是,人也不免有些奇怪的感傷。 從花團錦簇到山水一線,再看見出現於眼前的房舍與寬敞的道路,就對於那短短的紅樹林之旅覺得特別珍惜。
若說人們相聚沒有多少天,卻總要離別故鄉多少年,曾經住過的地方,哪一處都可以算是心靈的故鄉。 那些風過林梢見明月的日子,還有苔痕細雨濕鞋襪的生活,曾經覺得厭煩,後來反而深感懷念與難得。 青春易催年華老,時光流逝得太迅速,只有自己可以單獨回溯的過去,已半是風霜半是人影杳。
因為無論如何,為了生活還是不免要回去這片都市叢林。
春風夏日花開時,也免不了喜歡秋雨葉落東北風,少了點淒清雨水,紅樹林觀景區就變得俗氣了。 就像回憶,從前悲歡舊時人,回首當年又怎堪留存? 只有念舊的人,或者思鄉的情緒,歸得昔年風景卻不識今日景物,究竟是人走過路,還是路總是橫在人前方?
回到了喧囂的街頭,紅樹林捷運站前面,有許多人們正聚集著。 正對著孩童們表演的小丑,還有莫名奇妙跑來台北的那些道具:比薩斜塔、巴黎凱旋門、巴黎鐵塔、北京紫禁城……這些都是我曾實地造訪的景點,但仍不覺得多麼喜歡。 打個比方說,美景如何評判,就好像美食的品嚐,能使味蕾印象深刻的菜,靠的不是漂亮的擺盤,不是造型攝影,不是外顯出來的知名度,也並非刻意塑造的陳列模式,說到底,還要菜做得好。
紅樹林做得好不好呢? 自然景觀比起人造質感,怎麼樣都具備更鮮明的記憶,這些是浮誇的造型所無法比擬的,也是深藏於回憶裡最美好的印象。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