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06 20:34:50瀏覽6540|回應10|推薦74 | |
推薦閱讀: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的故事(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5) 這個月(4月)17日及24日,國內兩大交響樂團NSO和NTSO,將分別演奏蕭士塔高維契第十二號交響曲,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少有像蕭士塔高維契這樣,幾乎是評價兩極的作曲家,也很少像他的第十二號交響曲一樣,幾乎是評價兩極的曲子,難道我們對他不夠了解嗎?他是年代最靠近我們的作曲家之一,他去世時我都已經出生了... 我想原因是在於前蘇聯的因素,他由於身在其中,個性又偏向軟弱,所以常常不願說真話~明明很討厭史達林對他創作的干預,他卻俯首聽命兼歌功頌德;明明能用最新潮的技法創作,卻寫了一堆作風保守的曲子,我想一切都是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當時史達林可是會處決不聽話的人民,誰叫老蕭沒有勇氣像同胞史特拉汶斯基一樣,乾脆離開蘇俄,去可以自由創作的國家呢? 這當然也是因為他的愛國,以及為了求生存等等的複雜因素所造成的結果,總之,人是複雜的,不能因為蕭士塔高維契是音樂巨匠,就認為他任何方面都是偉大的。第十二號交響曲是他1960年加入蘇共時寫的,有一個標題“1917年“,這是為了紀念當年的十月革命,蘇俄共產黨推翻了沙皇,全面統治俄國,其各樂章標題的歌功頌德,已經到了諂媚的程度,現在看來只能說很諷刺,也是本曲在西方一直抬不起頭來的原因。 而弔詭的是~在蕭士塔高維契去世後,一位聲稱與他訪談過的記者,把內容寫成了回憶錄,並在西方出版,裡面說第十二號交響曲的終樂章,那對歌頌共產黨的勝利主題「人類的黎明」,其實是蕭士塔高維契少年時目睹革命後,為了犧牲者所寫的送葬曲改編的,所以紀念列寧其實只是幌子...後經學者研究,有人更認為這所謂的「革命犧牲者」,指的竟然不是蘇共志士,而是被列寧所屠殺的民主立憲派人士!蕭士塔高維契的同學後來也說老蕭本身原本是反共的,後來才認同共黨,但另一派人則指稱這本回憶錄是偽書,證據也是洋洋灑灑,現在還成了學界最主流的意見,那老蕭到底是反共還是真心歌功頌德?第十二號交響曲到底是頌揚列寧,還是哀悼那些犧牲者?真相恐隨著他1975年的去世,永遠無法得知。
列寧在十月革命 我想如果拋開非黑即白的迷思,持平而論,老蕭不可能痛恨共產黨的所有,不然他也不會在此體制下努力發表作品,並聽其號令達五十年左右,而1918年列寧獲得政權後,也沒有箝制藝術表演,蘇俄境內的藝術家在突破沙皇體制後反而更見蓬勃發展,他這時的作品也是新奇大膽,充滿自信的開展自己的人生。只是在史達林掌權後,共產黨才開始管制言論及藝術表演自由,所以老蕭痛恨史達林實屬必然,而在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他馬上就生龍活虎起來,繼續在共產黨體制下努力寫作,還乾脆入了黨,美國大作曲家如柯普蘭,英國的布列頓,根本就不管他的政治傾向為何,仍然視他為當代偉大的音樂家,他也去西方國家領獎及發表作品,「鐵幕」對他來說好像沒那麼嚴重... 如今第十二號交響曲早就超越了時代,當紅的年輕指揮家,來自南美委內瑞拉的Dudamel,就很喜歡演奏此曲,他的背景與北極熊老蕭可說天差地別,在美國大紅大紫的他,也沒必要去紀念一個對許多人來說只是災禍的前蘇聯十月革命,我想Dudamel只是單純喜歡此曲而已,職業音樂家還是很務實的,他們認為應該以音樂為主,那些考證與爭議並不那麼重要,我也同意這樣的想法~對我來說,第十二號交響曲是非常精彩的,尤其是其中奔放的節奏,宏偉的管絃樂音響令人印象深刻,更繼承了貝多芬以來的交響樂傳統,四個樂章結構極為緊密,令人嘆為觀止。 看上面影片,這是Järvi指揮The Gothenburg Symphonic Orchestra的演奏,聽了十分過癮,大致分析一下~剛開始是大提琴的序奏,氣氛沉重,第一樂章標題是「革命在聖彼得堡」,這是指1917年的二月革命,人民推翻了沙皇,組成了臨時政府,這沉重的d小調似乎在描寫革命前俄國人的苦難,和聲後來充滿半音變化,然後脫胎自序奏的第一主題響起(1:28),這其實是節奏很有趣的主題,快速而有滾動性,好像這些沉重有即將得到拯救似的~曲勢也隨之越滾越大,充滿三拍子與四拍子的對比,然後加進了列寧喜歡的革命歌曲「憎恨的熔爐」開頭部分(有四個音,2:48),氣氛更加激烈,如同戰爭,然後是莊嚴的第二主題(4:07),這就是革命主題,剛開始好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終樂章一樣,只是由低音弦樂靜靜開始,但和聲逐漸豐滿,力度加大,後來還與革命歌曲進行對位(6:14),氣勢更加莊嚴,但突然就結束了~開始了發展部(6:41)。 這發展部十分精彩,第一第二主題,以及革命歌曲都拼命的奔馳,節奏非常激動,絕對是本交響曲最動聽之處,後來更有一個弱拍子開始的,三個音的主題加入戰局(9:52),這主題有日本學者認為三個音的名字是「史達林」的縮寫,這我不予置評,但它很明顯是由「憎恨的熔爐」開頭那四個音來的,只是縮成了三個音(又是三拍子與四拍子的對比),這主題將在後幾個樂章扮演重要角色:
比起第一樂章滾動性的強烈節奏,第二樂章就平靜多了,標題是「拉茲里夫湖」,是列寧在奪得政權失敗後落跑與努力再起的地方,先是由大提琴緩緩奏出弱起的旋律,法國號再靜靜奏出第一主題(13:13),與交響曲剛開始的序奏氣氛相似,就是很消沉痛苦,弱起的三音主題仍在撥奏。然而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的出現帶來了一線光明(15:16),他並未放棄革命,後來還與消沉的第一主題對位,然後出現了第二主題(18:29),這與終樂章勝利的第一主題是很相似的,只是這裡格局還是走不出來,弱起的旋律還是不斷製造悲慘的氣氛,最後只剩長號獨奏著第一主題(22:51),以及一堆由大提琴撥奏的三音主題...然後不間斷的進入第三樂章。 這樂章的標題是「曙光」,意思是曙光號巡洋艦,它在十月革命時砲擊臨時政府所在的東宮,打響了共產黨革命成功的號角,所以剛開始就由定音鼓敲了好幾聲如同砲擊般的音符(25:35),然後又出現了一堆弦樂撥奏的三音主題,第二樂章第二主題又由雙簧管豎笛低音管等木管樂器奏出(26:20),如上所說,這是與終樂章勝利的第一主題很相似的,這時卻出現了類似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如霧般,逐漸迷漫的弦樂音階(27:38),讓人想到列寧在革命前曾去芬蘭擬定國策,老蕭在作此曲前,也有去參拜剛去世不久的西貝流士之墓,低音號又在此背景上用很低的音,奏出第一樂章第二主題(27:45),隨後此一主題大放光明,還與第二樂章第二主題形成精彩的對位,終於接到第四樂章,這樂章的標題是「人類的黎明」,就是頌讚蘇俄共產黨專政啦,現代聽來真的超諷刺... 然後出現了勝利主題(第一主題,30:00),這主題其實在第二號交響曲就出現過,那首曲子也是獻給列寧的,所以也可說這是「列寧主題」,但如前所述,他的回憶錄裡卻認為這是革命犧牲者的主題,曲子就變成了哀悼的輓歌,至於是勝利之歌還是輓歌,就由聽者自己來評斷吧~然後出現了流麗優美的第二主題(31:27),越來越歡欣鼓舞,象徵共產黨已打垮臨時政府,獲得勝利,然後第二主題與序奏、勝利主題都合在了一起,然後勝利主題由法國號獨奏,弦樂撥弦的三音主題為伴奏(33:32),第二主題隨後再現(34:40),結尾時第一樂章那滾動式的第一主題又出現了(35:40),與序奏、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第二樂章第二主題、三音主題等共同構築出雄偉壯麗的高潮,原來這些主題都是有所相關,從這可看出老蕭在交響曲寫作上是何等嚴密,他用這些素材試圖導引到主調D大調,讓全曲圓滿...但不對啊~怎麼節奏一下三拍子,一下五拍子,而且在五拍子時必定出現那弱起的三音主題(36:52),反而弄得像是g小調一樣,徹底阻礙了曲子結束(還好幾次。。。),最後好不容易才以D大調大三和弦結束,但聽起來怎麼也很像是g小調的屬和絃?...其中奧妙,就由大家自己去體會了喔~在我看來,三音主題搞不好是「死亡主題」,由第一樂章聽下來就知道了,這根本就是夾雜在光輝中的陰暗,也就是為了勝利而造成的死亡~老蕭曾說自己大部分的交響曲是墓碑,我多少有些相信...
另外第三樂章描述的曙光巡洋艦砲轟冬宮一事,後來被多位歷史學家考證為虛構,還有人說十月革命根本沒流什麼血,哪來的犧牲者?...總之~我沒看過爭議這麼多的交響曲,老蕭到底對這些東西知不知情?我想他的音樂已經回答了我們:這些都不重要啦,聽我的音樂就是了~這不是一首根植於西方傳統,又能創新的的交響曲嗎?(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