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遼士:《羅密歐與茱麗葉》/史上最大交響曲的故事與分析(Berlioz : Roméo et Juliette Berlioz analysis)
2023/01/26 15:15:46瀏覽6296|回應6|推薦69

關於白遼士"羅密歐與茱麗葉"這首戲劇性交響曲,有個感人的故事。

"琴魔"帕格尼尼是當代紅透半邊天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非常賞識白遼士的才華,委託他寫作一首曲子,這就是交響曲"哈洛德在義大利",只可惜帕格尼尼看過初稿後並不喜歡,可能是因為主角不是小提琴,讓他不好發揮,連1834年的首演都沒參加,此時白遼士30歲。

直到1838年,帕格尼尼才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沒想到大受感動,他對白遼士說:"貝多芬之後,就只有你了"。並贈與兩萬法郎,當時白遼士因為歌劇的慘敗,母親的逝世,加上要舉辦一連串的音樂會,導致負債嚴重,正陷入絕境,此龐大金額的餽贈對他來說完全是及時雨。

但當時帕格尼尼已生了重病,不僅無法演奏小提琴,連話都說不出來,白遼士去探望他,兩人互相擁抱,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白遼士因為受到如此恩惠,讓他信心大增,就以莎士比亞著名的劇本"羅密歐與茱麗葉",完成了一首附帶聲樂與合唱的大交響曲,1839年首演時集合了各一百人以上的樂團與合唱團,白遼士因過分擔心失敗而臉色蒼白,但仍勉力親自指揮,聽眾的反應越來越熱烈,最後是大成功。

白遼士將此曲呈獻給恩人帕格尼尼,並指定要寫在出版的樂譜上。只可惜樂譜尚未出版,帕格尼尼就去世了,成為他永遠的遺憾...


帕格尼尼(1782-1840)

怎麼看,這首"羅密歐與茱麗葉"都是劃時代的作品,白遼士展現繼承貝多芬的雄心,不僅編制龐大(短笛+長笛2,英國管+雙簧管2,單簧管2,低音管4,法國號4,小號2,短號2,長號3,奧菲克萊德號(或低音號)1,定音鼓2,兩個古代鐃鈸,大鼓,豎琴,三角鐵,鈴鼓,弦樂五部也有規定人數,第一&二小提琴至少需15人,中提琴10人,大提琴14人,低音大提琴9人,加上女低音,男低音獨唱,混聲合唱團84人以上),在交響曲中加入聲樂也是來自貝多芬第九號,白遼士稱之為"戲劇交響曲",算是介於歌劇與交響曲之間的概念,分成三個部分與多個樂章,大致形式是交響曲,雖有聲樂家及合唱團的表演,也有劇情,但又不像歌劇需要布景,所以不是歌劇,再說一次,這不是歌劇!裡面沒有飾演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獨唱者,無論是表達羅密歐的孤獨心境,或兩人相愛的場景,都是以管絃樂演奏,而白遼士對樂器奏法都有很詳細的指示,甚至樂團坐的位置,例如規定第一小提琴要在右側,第二小提琴在左側。

雖然首演時獲得了大成功,但他仍覺得需要修改,到1846年在布拉格演出前才定稿,現在的序奏也是那時才加上去的,總譜於1847年出版,也是現在樂團演奏的依據。以下是柯林‧戴維斯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全曲演奏,也是個人以為的最佳版本。

第一部分 Introduction序奏– Combats爭鬥– Tumulte 喧囂-Intervention du prince親王的制止

"羅密歐與茱麗葉"剛開始是描述在義大利維洛納,卡普萊特與蒙特鳩兩大家族的不合,用賦格來表示兩家人的吵鬧與喧囂,主題是由中提琴的升f音開始,迅猛的四度跳進,還加上頑強的顫音,卻又降了回去...這似乎暗示,這種意氣之爭,是無用的。更妙的是~全曲最後也是四度跳進,以及升f音,這是剛開始就安排好的。

大提琴也以四度上的b音接續此主題(0:08),成為一首賦格,再來就是第一小提琴,注意是以d音加入,不太合傳統(不是四度或五度),讓第二小提琴很快加入救援(0:14),這次又回到了升f音開始,長笛與低音管也開始複製弦樂剛開始的情形(從升f音~b音),弦樂則加以吆喝,整個來說,就是一個一個人加入此喧囂,注意半音下降音階(0:24)...這是全曲很重要的動機。不過低音大提琴不斷奏出加花的b音(0:28),與前面的升f-d音形成b小調關係,所以在這亂糟糟的場景中,b小調是真正的調性。然而長號的加入(0:50),卻讓調性變成了關係調D大調,這是有人出面阻止嗎?這人就是維洛納的親王。

但一下,就有了異議,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卻引發了帶有不祥意味的不和諧音(1:19),隨後是一堆號角的上升下降音階,好像是親王對喧鬧的訓斥,好不容易才推進到b小調的大調模式~就是B大調(3:38),這也將是全曲最後的調性(注意注意)~但且慢!目前只是暫時解決而已,開頭的賦格主題又出現了,雖已有氣無力,但已無法改變,最後是升F大調和弦,我們又回到了最前面(還好是大調,稍微好一點...尷尬)。

豎琴奏出此調和弦,弱起拍子的女中音獨唱加合唱,唱出了兩家族久遠以來的恩怨(4:28),雖大多是同音但節奏複雜,類似自由吟誦,又敘述因為卡普萊特家的宴會,讓蒙特鳩家的羅密歐,愛上了卡普萊特的茱麗葉,但羅密歐很悲傷(5:51),因為茱麗葉是家族的敵人~

當宴會結束(7:21),羅密歐嘆了口氣(7:51),因為他不得不離開茱麗葉了~突然,感覺到她的氣息,穿過花園,茱麗葉已經在她的陽台上出現,這就是著名的樓台會。唱到"愛"這個字的時候,把剛剛的a小調-c大調,直接升半音變為升c大調(8:55),造成夜一樣的怪異感覺,因為在晚上,兩人才能偷偷見面,這裡頗有後來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味道,我們知道首演時,有一位26歲的青年也熱烈的喝采,他就是華格納,在大約20年後,華格納就把自己的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呈獻給白遼士,以表達感謝。

羅密歐充滿不安的喜悅,一直奔向E音,終於到了E大調,他向茱麗葉表白了(9:07),命運註定了!...這就是茱麗葉的動機,後面會一再出現。

Strophes(詩節)

白遼士在總譜前言中說,女低音以此兩段韻文,來表達出愛人的誓約,以及沉浸在天使都要忌妒的甜美場景,這正是初戀的美好。

女低音唱著“難忘掉第一次的激情,第一次兩人的誓言” (9:50),以一台豎琴,G大調分解和弦的伴奏,旋律與上一段一樣剛開始是四度往下,又感嘆"用什麼來形容,你天堂般的魅力呢 (11:06)?"此時再度用E大調強調,但後句"天堂般的魅力"用的是茱麗葉動機的後段變奏,英國管+豎笛的半音向下與之組合,預言了後來的"愛情場景"。

然後頌讚著"初戀啊,你比什麼詩歌都高妙吧?"結尾是在”只有莎士比亞知道這帶去天國的秘密”這段抬高,醞釀天堂的氣氛(12:40)。然後是第二詩節,加上了兩支大提琴高把位的伴奏(13:08),更增浪漫氣氛,但注意也是往下的音階,女低音接下來也會唱出這樣的音階,好像對話一樣,最後是強調了連天使都忌妒的愛情。

合唱(16:20):"不久羅密歐陷入沉思",然後男高音與合唱唱出諧謔的”麥布女王,夢的使者”,這是好友默庫肖(男高音)調侃羅密歐陷入情網唱的歌曲,劇中的羅密歐剛剛從一場惡夢中醒來,默庫肖和他開起了玩笑,說夢總是騙人的,當羅密歐反駁他的時候,默庫肖說“親愛的,我敢打賭麥布女王一定來拜訪過你!”然後男高音先唱,合唱應和,一起調侃羅密歐。至於這女王到底是誰呢?因為後面還有個有名的"麥布女王詼諧曲",所以這裡先賣個關子,總之,這曲看似輕快,卻帶有不祥的預感。

果然結束後,奏出弦樂的E音同音(18:09),在這首曲子很常見,之前是強調著初戀,後面將預言了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死,合唱也唱出:"不久死亡將統治一切",但也帶有兩家和解的暗示,最後是a小調結束,白遼士指定在此處,合唱團要出場。

第二部分

標題是"孤獨的羅密歐"(Roméo seul ),剛開始是第一小提琴的半音階旋律(19:40),又用到了四度上升,由於只有此聲部,聽起來就很孤獨,後面還有半音階下降的重要動機(20:18)。曲勢開始發展(21:26),這就是"羅密歐動機",也是"茱麗葉動機"的後半形式,兩者合一,表達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結合,果然很快又聽到此動機(22:59),似乎是羅密歐在回想茱麗葉,直到F大調結束 。

Bruits lointains de concert et de bal(音樂會和舞會的遠處聲音) Grande fête chez Capulet(大宴會)

轉到C大調,速度變快 (24:55),前面安靜的半音階下降突然喧鬧起來,這就是"音樂會和舞會的遠處聲音",到此我們大概可明瞭此重要動機,大概代表所謂的"背景"。剛開始,也可聽到像是遠處鈴鼓的聲音(24:38),然後開頭的旋律進一步變奏(雙簧管,24:46),好像羅密歐走了出來,沒多久鈴鼓的三連音節奏變成樂團的節奏(26:25),結合半音階下降(26:48),舞會開始了吧!不久"羅密歐動機"也盛大的加入,與之組合 (28:40),白遼士特別註明:"要有慢與快的結合",應該是羅密歐孤獨心境,與舞會喧鬧的對比吧!隨後可聽到飄逸的兩台豎琴(30:03),效果簡直絕美~最後羅密歐只成了一支雙簧管(31:40),舞會繼續著三連音節奏,喧鬧結束,最後還是轉回了F大調。

Nuit serène(寧靜之夜)——jardin de Capulet silencieux et déserte(寂靜而荒涼的凱普萊特花園)Les jeunes Capulets sortant de la fête en chantant des réminiscences de la musique du bal(卡普萊特的年輕人離開宴會時唱著舞會的回想) Scène damour(愛情場景)

先是寧靜之夜(32:20),不時出現代表夜晚的魔鬼音程~增四度(33:07),白遼士指示"雙合唱須在幕後,同時合唱指揮不用看樂團指揮,只要聽第三十五小節法國號的開始就好了" 。合唱用E音同音(又來了33:49)唱著"卡普萊特家族年輕人對舞會的回想",分成兩部男聲合唱相互應答:"大家晚安!啊,多麼美好的夜晚!多麼美好的宴會!去夢想愛情,直到白天,晚安!"其中也可聽到半音階下降的重要動機(33:57),這是對剛剛舞會的回想。

然後是有名的"愛情場景(36:17)",雖是A大調,但常用代表初戀與死亡的屬音E,這裡算是後來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愛之死"的原型,都是無法在一起的愛人之狂戀...首先是弦樂的裝飾(36:17),五部弦樂被分成了六部(大提琴多了一部),音色更加多層次,但英國管+豎笛卻是半音階向下的重要動機,另外注意中提琴半音變化造成的絕妙色彩(37:22)。

隨著中提琴&法國號奏出小調的"茱麗葉動機"(38:07),又回到剛開始的A大調:

弦樂裝飾這段又開始,然後進入C大調,又奏出"茱麗葉動機"(40:14),在經過一個過門的段落,好像愛情的雀躍與擔憂的混合,更浪漫的到了A大調(44:00),"茱麗葉動機"(弦樂)加上半音階下降重要動機(管樂),兩者優美的結合,也是全曲中心,已比第一次出現時的旋律提高了一個八度。後面卻又出現E的同音(46:59),我們知道,這個是有點不祥的,但又讓"茱麗葉動機"回來(47:28),本來以為這樣就差不多了,但兩位戀人似乎不甘心就這樣結束,將"茱麗葉動機"更高唱了一個八度(50:25),情感到達最熱烈的高潮...但已到了該分離的時刻,結尾充滿依依不捨。

Scherzo: La reine Mab 麥布女王詼諧曲

輕快的樂曲,又轉回了舞會的F大調,使用了兩台豎琴,長達769小節,由A(麥布女王的馬車疾駛,52:10)-B(精靈王國的夢幻氣氛,54:58)-A(麥布女王的馬車疾駛,56:29)形式組成,A段旋律轉用其1829年作品"亡靈的跳舞",麥布女王是一個幫助人類實現夢境的仙女精靈,白遼士說她是"姿態優雅卻心懷不軌的",所以這曲子其實在輕巧中,帶有不祥的預感…

B段剛開始是一堆顫音(54:58),長笛奏出向上的四度音,這是全曲剛開始就出現的了,兩者建構出幻想的情調,又回到A段剛開始的情境(54:58),但後來法國號越來越活躍(這段實在很難)還用了兩個響亮的古代鐃鈸(cimbalo antico,58:05),白遼士指示要用左手拿著懸吊,並用右手敲,做出更加明亮輕盈的效果,到最後還有這鐃鈸喔,這樂章算是白遼士最輕盈,想像力最動人的音樂了。

第三部分 Convoi funèbre de Juliette(為年輕的朱麗葉送葬):"Jetez des fleurs pour la vierge expirée"(為死去的處女獻花)

管弦樂是賦格的進行曲形式,女聲合唱則數度在其上用E音同音唱著:"為死去的處女獻花",如前所述,E大調是象徵兩人的愛情與死亡。這種曲式可追溯到蒙台威爾第"聖母晚禱曲"的奏鳴曲,管弦樂奏出賦格式的體裁,上面由女聲合唱反覆唱出"聖母瑪利亞為了我們"(Sancta maria ora pro nobis),並加以節奏的變化,足證白遼士在此用了早期巴洛克經文歌的形式。這曲子樂團剛開始也有四度上升模式(59:55),合唱加入後(1:00:14),樂團奏出悲傷的半音下降,將曲子延伸的很長,雖然歌詞只有"獻花",或"為死去的處女獻花",習慣傳統古典音樂的聽眾,應該會覺得這段很奇怪~

後來反而由小提琴奏出同音部分(1:04:36),聲樂唱出剛剛管弦樂部分,就這樣巧妙反轉,歌詞也加上了"跟隨她去墳墓,我們的好姊妹",由此可知這合唱代表的是卡普萊家族的人們,也由於唱的是之前複雜的管絃樂聲部,更加有眾人悲悼的哀戚感,甚至還可以想像到交雜的啜泣聲...

Roméo au tombeau des Capulets(羅密歐在卡普萊特墓中,1:09:44)

剛開始像是羅密歐跑來,然後是一堆休止符,表現墳墓中的死寂。 再來是祈禱(1:11:20),先是弦樂啜泣般的音型,又用了"灑花"這段管弦樂開頭部分的四度上升,到了Réveil de Juliette(朱麗葉醒來,1:14:20)- Joie délirante, désespoir(極度的喜悅,又絕望1:15:24)的部分,轉到前面愛情場面的A大調,可聽到這主題被打的散散的,好像失去理智,但一下就倒下了,最後是Dernières angoisses et mort des deux amants(兩個戀人的最後痛苦和死亡,1:16:23)...

首演的海報

La foule accourt au cimetière(人群湧向墓地,1:17:49)

果然剛開始就是一堆E音同音,還用了粗野的銅管,把前面含蓄的"愛與死",成了暴烈的情緒。兩家人的合唱第一次出現,各分成三聲部。

卡普萊特家的人知道敵對家族的羅密歐來到自己家族的墓地,都覺得不可思議,以為想要來搞破壞,但發現他和茱麗葉都死了…兩邊分別叫著"羅密歐""茱麗葉",又叫著:"天啊"(這段有趣,1:18:28),然後驚嘆情景之可怕神秘...

Récitatif et Air du Père Laurence(勞倫斯修士的宣敘調和詠嘆調,1:19:19)

勞倫斯神父(男低音)登場,說他們其實已經結婚了…(卡普萊的人們大喊:結婚了?1:19:49)神父希望這樣可讓兩邊同歸於好,但群眾大叫:詛咒他們!

神父只好說出所有經過,當時茱麗葉為愛所苦,找他求助,只好出此下策:先喝藥讓茱麗葉裝死,好逃脫家裡,但羅密歐竟然以為她真的死了,就跟著自殺,茱麗葉醒來後發現愛人已死,也跟著殉情了…

這時兩家人才明白,但不甘願的說:他們結婚了…(1:22:10) 神父哀悼兩人的死亡,但兩邊仍然為過去的仇恨劍拔弩張(1:26:57),一直大喊著:""!用的旋律正是交響曲剛開始爭吵的旋律,很有意思。神父又叫他們安靜,引導他們因為兩人的死,而產生後悔,並要上帝驅散他們的憤怒。這好像有效~先由女聲合唱唱著"茱麗葉"(1:29:27),男聲合唱再唱著"羅密歐",兩家人痛惜年輕人的死去,讚嘆兩人的愛情,奇蹟終於發生,他們願意和解了。

Serment de reconciliation(和解誓言,1:31:15)

勞倫斯神父在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身上,以神聖的十字架起誓,永遠的友誼。眾人的合唱加入(1:33:11),總共是三聲部合唱+卡普萊特三聲合唱+蒙特鳩三聲合唱,一共九聲部,氣勢宏偉,還加上神父一直唱:"發誓!",除了豎琴外的管弦樂總奏,也可聽到重要的半音階下降(1:34:13),但這時不是喧鬧,而是提醒神的誓言,合唱隨後唱出了"茱麗葉動機"的變奏(1:35:08),象徵著兩人的愛已得到救贖,最後以B大調,四度跳進唱著"永遠的友誼"(1:36:05),樂團最高音也是升F,完美解決了兩家人從曲子剛開始的爭鬥,B大調也讓剛開始兩家爭論的b小調變的柳暗花明,還是象徵"愛與死"的E大調之屬調,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就此昇華,足證其結構之完美,交響曲就帶著對未來的希望結束。

個人過去一直以為馬勒的第三號交響曲為所有知名交響曲最長大的,但這接近一百分鐘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不但長度與其相仿,複雜度更勝一籌,可作為歷史上最大型的交響曲而無愧,全曲完美的布局,也讓人讚嘆不已。所以,不要只聽選曲了,尤其單獨演奏"愛情場面",更是沒法了解其整體構思,徒然增加很冗長的印象而已,而其管弦樂配器的高妙,幾乎已到讓樂器開口講話的程度了,歌劇與交響曲兩個最重要的領域,到此終於實現了合一。

文/夏爾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78137686

 回應文章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2/20 07:57
還有女醫姊,這篇文章不是整理自哪裡,全部分析部分都是我自己寫的,只有創作背景部分是有參考史實,望了解喔。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2/09 12:30
謝謝整理, WIKI有寫  One notable audience member was Richard Wagner, who would later note the influence of the symphony on his opera Tristan und Isolde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3-02-10 11:55 回覆:
確實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受了很大的影響,主要在半音運用與主導動機。

Flying Eag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2/02 00:12

帕格尼尼和白遼士的故事,再次印證了千里馬也需要有伯樂賞識。可惜帕格尼尼看了初稿不喜歡,讓白遼士多等了四年。

拜讀大作後,覺得「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作似乎比交響曲容易明白。順帶一提,我有位法裔美國朋友就姓Montague,雖然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虛構人物,但這姓氏是的確存在的。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3-02-03 10:39 回覆:
這也足證白遼士完全是做他自己,不會因為別人喜歡什麼曲子,他就寫什麼曲子。只是這首曲子真的不好懂,他寫的方法很曲折,很多地方又是用管弦樂而沒有人聲歌詞,並不是那麼好理解其意義。Montague是義大利的姓氏嗎?因為義大利去美國的移民多,法國聽說也有人姓這個的,果然如此。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2/01 13:40
請問這個史上最長交響樂曲加加起來是幾分鐘?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3-02-02 11:45 回覆:
大概要接近一百分鐘喔,與知名交響曲最長的馬勒第三號差不多了。

巴拿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23/01/31 04:27
夏兄平安,

謝謝您的回應與說明!
所以您還未喜歡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啊!
這我倒是有點小小的驚訝
因為這部戲劇配樂我覺得相當的平易近人
應該很有吸引力才是

不過您說您沒感動是寫不出來文章
我充分理解感同身受!

敬祝您及您闔府新春愉快
喜樂平安
福杯滿溢!

巴拿巴敬賀+_+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3-02-01 10:55 回覆:
巴兄早安,新春愉快,這首曲子對我來說有點太激情了,尚未喜歡,還要加油啦 得意

巴拿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23/01/28 21:33
夏胸平安,

新春愉快!

看了您最新的大作才知道白遼士居然也寫過以羅密歐與茱麗葉為題材的作品
而且還是規模龐大到一百分鐘
可以連結歌劇與交響曲結構的交響曲
還有看見帕格尼尼與白遼士間深厚的友誼
十分感動
也真是長見識了
謝謝!

另外我也很喜歡柴高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看看您什麼時候會分享!
(也或者您以前已經分享過但是我不知道:P)

敬祝新春愉快
喜樂平安
福杯滿溢!

主內巴拿巴+_+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3-01-29 12:13 回覆:
巴兄午安,主日愉快。這首曲子其實以前我也沒很注意,是因為想要聽NSO下個月的音樂會,才努力去研究的,雖難但有興趣很快就克服了。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目前還未喜歡,等喜歡上自然就會寫囉(我若沒感動是寫不出來的 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