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13 14:22:27瀏覽1259|回應10|推薦96 | |
三月。兄弟們一如往年,開始討論清明掃墓了,主要是為了避開人潮。掃墓一事,讓生命的斷裂和延續,自自然然成為一個家庭話題。這對華人社會而言其實難能可貴。華人常避諱談死,生怕觸楣頭。清明掃墓,則使家中老中青少得以藉機同參生命常從看似斷裂中庚續的事實。誰曰不宜? 老家正堂,除了典型的祖先牌位,
今天老實再面對 Lesson 167,畢竟此篇關涉生死奧義: There is one life, and that I share with God. 既曰皆一且歸一,面臨的卻是人間這個吾人生活其間的二元實驗劇場。於是,旨在揭示生命奧義的此偈,遂沒法不直視、正視、審視那看似與「生命」相對的「死亡」。其實 Lesson 167 通篇都是邀吾檢視自己寧困於「死亡」的心態。 即使自認對「死」並不避諱,生死奧義終究難參。於是放緩腳步,就較艱深的幾段再細讀之,隆重面對直視「死亡」概念的第六、七、八段。得承認此三段即使讀之再三,總似遙然懵然,深意未解。於是著意從第四段開始,針對「觀念不離其源」以及「死亡不過心頭一念」,靜靜參之:
總之,「死亡」不過是個妄念,妄想「觀念能離其源」……但觀念既無法離其源,所以此念如空穴來風、沒有源頭、無中生有。然而觀念可不斷滋生衍生,因而死亡的妄念當然也會不斷繁衍。於是乃出現各種非喜樂圓滿 (supremely happy, perfect) 的負面狀態且髐然有形。但觀念既不離其源,所以此不斷造作的妄念仍不脫其妄(誤以為觀念可離其源)……說穿了不過只是吾對負面情緒的警戒(alarm)。是吾因應一切負面狀態狀況情境而有的「戒惕」。……(嘿,不禁暗歎這還真是創意十足的說法)。 重點是,上主只創造與其肖似的清醒心靈。J 說。上主並不沉睡,因而其造化沒法是祂未賦予的樣子,亦無法搞出祂未同享的狀態或條件。心靈或可自以為沉睡,但亦僅此而已 (The mind can think it sleeps, but that is all)……死亡之念亦技僅此矣。反正一切沒變,心並未沈睡,其實始終清醒著……(得承認接下來還真難)。此清醒之心無法造生物質,無法困鎖於或定居於身體內……這種看似存在的身體,以及居然困居身體的心靈,這種狀態是虛幻的。畢竟生命遠超乎時間,不為看似死滅的身體所羈。看似死滅的,不過是心靈沈睡的記號:
整理至此,好像稍把 J 的理路搞清楚了……終於覺得還真是優美且發人深省。無疑 J 邀吾從空靈的存有眺望所謂「實」並俯觀所謂「幻」。生成變化的時間領域無疑為幻。於是若說生命有其對立面,所謂對立面不過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既然如此,倒可以與造化和解 (reconciled with what is created)… 變的只是形式。只是看來不像其原初而已。… 經過一番整理,總算不再一團糾結,以為 J 打誑語或給禪謎。書寫果然是有用的,至少對臭老九而言。接下來幾段煞時清朗優美。雖不外針對「死亡之念不是生命之念的相對或相反」繼續闡釋釐清,讀來卻覺得頗像是配合硬頭殼如吾所能領受的節奏。嘿。其實 J 這一整課,還真像是對準吾好玩正反合辯證遊戲的學究慣習給猛敲一頓啦。吾好思辨,不是嗎?於是就來上一大串思辨。但隱隱然間依稀透著溫藹輕喚,欲吾回頭靜思:看似沒完沒了的二元思辯遊戲終究有時而窮,最終還得老實面對遠非命題的「實相」本身:
的確。重點從不在看似森嚴的對比對立本身。人間誠然像是二元實驗劇場。在此間,生命常從看似斷裂中庚續,從看似蹇迫中更始,從看似衰朽中新生,從看似相對立相背反的二元兩極之間來回往返不已。語言描述,總似道斷了看似二元兩極的情態。但對立對比卻從非事實。充其量不過是語言襄助建構成的幻相。在生成變化的人間二元實驗劇場,與其耗費精力去計較表面的對比對立,不如騰出精神去推敲何以「生命力」(life force as libido or energy) 似乎總是彰顯於二元之間的來回往復循環。其間潛含的道理,或應是二元實驗劇場的人間學問關鍵所在。 想起剛提筆時的困惑,到書寫至此的豁然開朗……看來用語言羅織、建構、拆解、把玩,正是吾輩毛病。J 刻意循語言思辨誘導,而吾也真得如此辭費才能破繭而出。說來赧然。 不過讀懂此課的歷程似乎印證了一點:所有吾心渴盼體驗、經驗的神悟或慧見,雖說超乎理性思辨,卻並非無其理路。事實上 J 以 ACIM 費心證實了這一點。理性誠然不足恃,但真實、值得託付一生的信仰,必然有其理路,也有其好理由。 寫出這樣的話來,卻也得承認,能當個遲鈍的漸悟者,就該偷笑了。 ....................................................................... 靜坐和室中,不禁邀 J 對坐相伴。J,這位千古道友,其實承載且合一於吾本具的基督自性,以吾能理解能領受的形式……。此際,且將吾之書寫交託……請 J 引導。書寫確實是意識性的、線性理性的,因而其限度明顯可見。原不為成就什麼而寫,但似乎,具備書寫性格如吾,修練過程中若不寫一寫,好像總不覺踏實。深知並非為了寫而寫,卻又似乎非寫不可。有時不免自疑是否真是在靈修,或是否算是在逃避實地修持。會力求誠實面對此事。吾願。吾自勉以赴…。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