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跟上主捉迷藏
2010/02/03 21:56:32瀏覽989|回應4|推薦86


今晨猶豫著要不要繼續上路,遂先針對 Lesson 164 沉思些會……結果……決定再佇留一天。此際需要的是正面正向的體驗。自忖對「此際」(now) 仍未著力。今天就針對 now 吧。

而臨就寢的此刻,參悟了多少 now 啊?不得不承認,臭老九只會吊書袋。不用說,馬上聯想到 Kairos 這個希臘字。Kairos 原近似筋骨肯綮之意,荷馬史詩中常用以指易予敵人可趁之機的身體弱點所在(例如 Achilles heel)*。隨著歷史的遞嬗更迭,Kairos 慢慢衍伸成某一獨特情況或行動決策的準則度量,再進而演變成純時間性的意義,也就是最佳時機或契機…。具靈性意義的 Kairos,不用說常出現於聖經中,大致意指「獨特的上主時光」,通常涉及迥異平日的某種突發事件。於其間,時間恍若頓止,例常慣事為之懸擱,Kairos 的戲曲於焉展開,非凡的戲劇張力遂恣意迸發……。

總之,Kairos 是個靈動的詞彙,早已擺脫其原初的生理意義,而多偏心理或靈性意涵。現代語言中最近似且講得最熟爛的無疑是「活在當下」。不過都別扯了。反正已講爛了。此際值得一提的是,那湛寂的基督慧見如何開顯於當下此刻:

And so today, this instant, now,
we come to look upon what is forever there;
not in our sight, but in the eyes of Christ.
He looks past time, and sees eternity as represented there.
He hears the sounds the senseless, busy world engenders,
yet He hears them faintly.
For beyond them all He hears the song of Heaven,
and the Voice for God more clear, more meaningful, more near.
於是今天、此刻、現在,終於注目於那永在;
不在肉眼視線中,而在基督慧眼中。
略過時間,直視再現於茲的永恆,
塵囂猶可聽聞,卻稀微渺遠,天堂之歌則悠揚其上,
上主天音更清晰、更漲滿意義,也更接近…

這就是了。就在此關鍵時機,這 Kairos 中,基督慧見得以撥雲見日。陡然憶起初讀 ACIM Text 第一章時恍若神悟天啟般的感動。已是十幾年前的往事囉。當時逆旅幽居,怔忡望著已著上秋色的窗前景致,但覺身輕若飄而周遭事物皆狀若鑲上金光……此如夢如幻感頗延續一段時日,不禁疑惑一般所謂真與幻的判斷準據。該說是某種「神遇」了。無疑這正是一種 Kairos。……似乎久久,未有差堪比擬的感動矣。

不過,倒未視此獨特的上主時光為修練目標甚或是必欲再及的境界。其實也無此必要。不論是否有此靈光乍現般的慧見,值得強調的仍是那已許下且願守的承諾……那不過就是一點對自己真誠的心願罷……。才此落筆,內心陡地迭聲抗議。無此期盼?或不過怕失望?怕搞到後來什麼體驗也沒?為何此際,反倒不敢理直氣壯如伴渡神父那樣,就乾脆隆重宣佈:我就是要體驗?!我就是要那經驗?!

***                ***                ***

才姍姍來到 Lesson 165,J 就劈頭就直攻吾潛意識裡的迴避與否認,彷彿洞悉吾內心的糾結掙扎似地:

Let not my mind deny the Thought of God.
願我心不否認上主之思。

說也奇怪,頗為此「直攻」而心安。看來我這個案不算太離奇,俱在 J 的料斷中,思慮反應符於 J 所描述的人性邏輯。也就是說,到了這階段,仍帶著莫名的抗拒,仍努力找理由來合理化看似現實理性的思維。而這算是「正常」。反正顛倒夢想是人間常態,而把弄防衛機制則是小我 (ego) 的看家本領。總之看來頗誠心尋找,但就是不要找著;看來也頗誠於發問,但就是不要有答案;看來也頗真誠交託,但就是梗著什麼不肯一放……。看似這麼孜孜矻矻用心勤勞,但居然說只不過就是「守個承諾」,沒體驗也沒關係?……開玩笑!那修練幹啥?我就是要經驗本身。不折不扣。

J 也老實不客氣,就說我該「求以接受」(ask to receive),還該「欲以求之」(ask with “desire”)。總之就是「要」啦!明明白白、毫不猶豫且毫不扭捏。而今天就是對治我可能「猶抱琵琶半遮面」的 nilly-willy。既已修練至此,切勿掉入「尋找,但不要找著」的陷阱而偏又予以合理化……。莫非逃避什麼?或存心玩捉迷藏?

不知在哪個地方,J 娓娓邀吾回想自己確曾有之的 Kairos。別輕易或忘。J 似乎說。如果確實真誠,你應仍記得你確有過不少經驗,而且是千真萬確、實實在在的 Kairos。為什麼總是輕易淡化之?為之套上人間自然律社會律的說辭?

這才真正是癥結所在。有意疑惑的心,總不愁沒疑惑的藉口。總輕易使深刻的經驗平淺化甚至庸俗化,也使本該漲滿意義的生活時光無謂地流逝、收編於任生命無限荒蕪的窠臼中。一旦恍悟個中蹊蹺,那麼,解鈴關鍵無疑就在繫鈴人自己。

Now is all doubting past,
the journey's end made certain,
and salvation given you.
Now is Christ's power in your mind,
to heal as you were healed.
For now you are among the saviors of the world.
Your destiny lies there and nowhere else.
此際疑惑盡消。逆旅終點在望,救恩亦已賜下。
此際基督的力量在你心,你獲癒,也隨之得以療癒…
此際你躋身濟世之列。
你天命在茲、別無他途。

所有的 Kairos,無疑都透著如是的召喚,無大小高下之別。想到伴渡神父筆下的山田恩師開悟時大叫大嚷像發瘋了的「盛況」(「原來……沒騙我……原來……一切都是真的。…」) 那的確是獨特的 Kairos。伴渡神父自認是個漸悟者,並言其山田老師是個頓悟者,不過他坦然說這並不妨礙,反正終歸是悟。漸悟的伴渡即使未曾狂嚷狂叫狂喜,其恬靜喜悅的深銳則一,同享密契於上主的 Kairos。人性常過份著眼於程度和差異之別,而輕忽靈性的 Kairos 根本並不服膺自然律或社會律。

自知循 ACIM 的路,是語言隱喻之路。是由象徵符號所串成的神話敘事,循序契入非象徵的真空妙有。顯然,這比較像是一條漸悟之路。但是頓漸從來不會是問題,問題只在於對經驗本身的真誠接納。

Let not my mind deny the Thought of God.
願我心不否認上主之思。

的確,得承認一路走來,確有過不少經驗,而且是千真萬確、實實在在的 Kairos。為什麼總是輕易淡化之?為之套上人間自然律社會律的說辭?可寧願「尋找,但不要找著」?非也。但很像是一種童稚的捉迷藏遊戲。跟上主捉迷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據云荷馬史詩中鮮用 Kairos, 只用其形容詞 Kairion。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3748880

 回應文章

謎謎-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追尋是福
2010/02/07 13:31

在不斷的追尋中滿足尋著或尋不著什麼,都不一定。

但只要體認能追尋便是一種福氣,就不虛此行了

沉潛(rading) 於 2010-02-10 17:59 回覆:
謝謝謎謎勉勵。
追尋千萬種。
吾獨沽此味。奈何。
眾裡尋之千百度哩…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有little 妹在 我就有靈感了!
2010/02/06 00:11

守個承諾 哇 !好難

但確確實實真誠

我做的到 因為還真不會假仙

童稚捉迷藏 好玩 我到現在還與我家安安玩呢 !

little妹 妳劈頭第一句說的好 拍拍手

老師我沒亂喔 你別說我放~~~肆!

沉潛(rading) 於 2010-02-06 18:14 回覆:

火花的真誠及承諾的功力,
可以想像。祝福無限。

也感謝火花不辭辛勞相陪。
其實臭老九真的只會吊書袋,
沒啥好擔心的。

如此勞累火花,臭老九有罪有罪。
在此賠個不是。


little soph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種生命經驗
2010/02/05 14:03

唉,老師啊,我就是那個常常會用說辭去逃避或是合理化...的專家呢

明知道停不止,卻想停一停。我的生命,如果有一個猶豫不決的、不可妥協的、勢不兩立的敵人,不會是別人,恰恰就是我自己啊!心中明知「大雨滂沱之際,妳唯一能做的,就是任由它不斷傾注、滴落......。」而我記得,叔本華曾這樣說過:「一種適當的認命精神,正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準備。」覺得消極嗎?我覺得這是幫助人情緒脫困、面對人生無常的大智慧!因此,我得跟自己說,在春雨淚眼汪汪落個不停的時刻,請先靜下來沈思叔本華的這番「接受哲學」、「承認哲學」。然後,給自己一個希望,一個奔赴的動力!苦悶的現實人生裡,這往往正是自我突破困境的起步。

有這麼一小段故事:

一名年輕女孩問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婆婆說:「怎樣才能變成蝴蝶?」

老婆婆眨了眨眼睛,微笑說:「妳必須要有『飛』的志向,而且,願意放棄妳的毛毛蟲生命!」

沉潛(rading) 於 2010-02-06 18:11 回覆:

必須要有「飛」的志向,也願意「放棄」毛毛蟲的生命狀態
真是一語中的啊!

聖經舊約創世紀中有一則「與天使搏鬥」故事。大致如下:

Jacob (grandson of Abraham) 夜間獨處靜思中,有一「人」前來與之搏鬥,直到天光破曉猶未分勝負。
臨別,那「人」祝福了 Jacob,為他改名為 Israel(意思是「與神搏鬥者」)
因他接受了來自天使的挑戰且盡力而為。

其實每個願意靜心冥思的人,都會有類似遭遇的… 畢竟,從日常現實看來那簡直不可能且無從想像。

祝福 sophia...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無所得故
2010/02/04 08:45

得   而不作 "得" 想

"般若菩提慧" 即現前

(般若心經)

沉潛(rading) 於 2010-02-04 13:03 回覆:

謝謝 Path Walker。
「無智亦無得」,的確是在下該學的重要功課。謹記。
不過本文談的是心理上的「逃避」或「躲避」。
看來原先題目(「尋找,但不要找著?」)誤導了。
趕快改過來。謝謝您。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