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30 08:25:34瀏覽915|回應7|推薦53 | |
「對於人生,你所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知是在哪一課中,J 如是說。 自 Lesson 151 以來所修練的這幾課,似乎在在提醒這一點。而來到 Lesson 157 這兒,則尤其感受強烈,一時間難免十分猶豫躊躇。但並不是說不願修練此課,而是總覺得自己不足、未 ready。其實已有兩天算是在修練此課。但總覺得根本不算修練。似乎下意識在抗拒或怎麼嗎?故意推托拉嗎?其實這些天公私兩忙,一直覺得未能好好修。想想不如再次參 Lesson 156 算矣。終於昨日隆重登入 Lesson 157: Into His presence would I now enter. 一整個白天確常待之如可持誦的短偈。然而總覺得不得要領。乾脆拿起伴渡神父的《永恆的朝聖者:空與神的會晤》來翻閱 (A Taste of Water: Christianity Through Taoist-Buddhist Eyes, by Fr. Thomas G. Hand) 。臨睡前的修練,更以之代替,總之是讀了前面 70 幾頁,了解伴渡這位洋神父(尤其還是位 Jesuit),如何透過參禪而經驗基督。 Lesson 157 何以為我如此之難?應與我太習於用腦有關。然而我跟伴渡神父一樣,亦深知自己的匱乏。我只是想體驗、想經驗基督,不是嗎?Lesson 157 明白點出,此課正是要引導吾進入那境界中。可我來到門口,卻望而卻步。伴渡這位洋神父遠渡重洋到日本參禪,歷經數十載,熬過實修苦行,總算證悟……我何德何能,居然妄想一步登天?這位伴渡神父,好多年前即已聽聞。他這本由一位同樣具有東方靈修背景的台灣修女翻譯的書,很早就買來,擱在書櫃裡大約己一兩年,並未真正拿來翻閱。如今來到一個合適的情境,讀來份外感悟。 當然,J 早已明白點出,ACIM 純粹是為了幫忙節省時間,而且自修即可。平日的、世俗的日常生活,即是修練的道場。J 說世間課程很多,各有其妙其用,不過到頭來反正都是一個「快樂的頓悟」:原來吾什麼都不必做啊……。可這歷程為我,何嘗簡單過?J 願意以 ACIM 開示,且遷就吾日常冗務之需與此身為羈的無奈,不正理解多少人有心尋求卻不見得如伴渡一樣,能有其獨到人生機緣受修會派遣,遠渡重洋到日本,「遍路朝聖」各明澤大山中的寺廟?基督信仰的教堂都是興建在市集間。所以基督徒尋索的路,本來就是在人間世事中成就。可人間世事冗務居多,一時迷失,分心走意總是難免。 於是哪管前面的 Lesson 155, 156 已如朗朗上口的短偈,來到 Lesson 157 的此際,竟「近鄉情怯」起來。
腦海中猶盤旋著此二短偈,但面對Lesson 157,硬是覺得自慚形穢、困窘滯礙,一直難以進入狀況。終於今晨重又嘗試。才攤開扉頁,映入眼簾的第一段話即如醍醐灌頂:
意思是說,靜默與信任是基調。備此兩樣即足矣。J 言下之意似乎還說,只不過是先讓你嘗點甜頭而已,以便安你心定你志,確知自己並未迷失。反正只是片刻光陰的「神會」,而這並非「有學」的境界唷。沾個醬油嘗點滋味,你就得重入「有學」再繼續努力哩…… 所以我操個什麼心?那麼徬徨徘徊,覺得還不配嘗點甜頭?來得太輕易嗎?怎麼不等先嘗到了再感不配?……總之今晨才默誦完第一段,就不覺然失笑。恐怕我是把修練這檔事看得太嚴重了。弄到少了點幽默感。其實就放輕鬆點嘛。一直拿「不配感」來延擱,心裏才真叫有鬼啊。…… 至於什麼「鬼」?嘿嘿,內心可是雪亮的。……又要怨歎了……冗務羈身…很少得閒…連週末假日甚至寒暑假都案牘勞形……更別提家中還一堆角色責任……。呼!反正總有這個那個可以鬧個沒完沒了。尤其邊讀伴渡的書,彷彿肚子裡某條蛔蟲會為我幽怨出聲:人家伴渡是一位神父哩。要丟下一切「遍路朝聖」去,那身分無疑挺適合啊!讀到他提及「不動明王」所象徵的尋道的勇毅與堅志時,覺得格外凜然動容……。但一轉眼,肚裏的迴蟲又幫腔了:他老兄沒什麼家累職累,何其輕鬆也哉!當然「不動明王」囉……。 呵呵呵。反正此生總是多艱。總有數不完可以自慚自艾的理由。無怪乎 J 要提醒:「對於人生,你所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平心靜想,今生會當個老師,且有個家要操心勞碌,也不是沒來由的。是自己要來的不是嗎?哪怕就在這些最尋常最基本的人生角色責任中,也總有其參禪證悟的契機。ACIM 不正協助我參悟個中契機?而目下的修練,不正是契機本身? 所以還怨歎個啥猶豫個啥?不過就是一瞥永恆,稍稍嘗個甜頭而已,緊張個什麼勁?
特別注意到 J 最後刻意用「我們」。顯然,他明白對一個老是自慚自艾的心靈,「陪伴」深具意義,而他以陪伴者自詡自許。默誦到 His shining face and perfect Love (其容燦亮、其愛完美),心頭頓時一凜。想起聖經新約中 J 對三門徒顯聖容的那一幕。經文記載上主自雲端中如是說:這是我的愛子。……此際想起這一幕,頓感一震。 顯聖容這一幕如今看來,覺得應是人性終於臻至完全完善的預相--預示著人人終能且終將企及且融入的境界;而常自慚自艾如我者,當然也一樣。……想到這兒,份外感動莫名。…或許參修過今天這一課,嘗了點「天堂」滋味,對這樣一幕開始能有想像,不再以自慚的心眼視之如與我無干的講古甚或漫不著邊際的神話。即或仍只是神話,也透露了美好人性的嚮往與想像。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