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之、好之、樂之
2009/04/02 09:04:55瀏覽511|回應3|推薦35

本來計劃好今天再進一步,面對 Lesson 127 的,畢竟 L.126 這一課總該算是夠「懂」了,也誠心接納了不是嗎?而且也承認這是重心所在的寬恕功課的核心思維及基礎。這觀念應該不算新了啊,也「懂」了啊…

那麼幹嘛沒繼續前進?居然還打算在此多「耗」一天?
如果不是偶然間瞥見 L.126 後半段這樣一句……應已趕往 L.127 矣!

Today we try to understand that giver and receiver are the same.
You will need help to make this meaningful,
Because it is so alien to the thoughts to which you are accustomed…
今天我們試著了解,施者與受者相同。
你會需要協助,此中意義才得而彰顯,
因為對你素來熟習的思維而言,這簡直太異類。

臨此言,何以為之一顫?知性上的「懂」,和情感上乃至潛意識深層中的欣然悅納,無疑有別。習慣於區隔理論與實踐、教導與學習、傳授與接受的傳統學術思維,早令人疲憊,此何以寧關注較素樸單純的人際互動,企盼從中取經。知性上,深知二元區隔的僵化及流弊,但施與受者係同一人;同一人既施且受、且施且受、即施即受、亦施亦受……這種思維,確實還真是一時難以參悟。其實該說有深奧的生命想像在其中。

譬如一時興起開始了這個部落格,其實原來另有其他構想,結果基於種種原因──主要是斟酌部落格的屬性與定位問題──轉念一想,索性也來搞個小小生命敘事吧……於是自然想到從數月前已開始累積的修練筆記。這些隨手記下的點滴當然個人印記十足。合適嗎?吾性不喜哈啦拍拖群聚,從未想過讀書會研習會什麼的,即使相關資訊從來不缺,對人群聚集處始終是能免則免。可這些筆記若還算有些體悟甚或洞識,應該是能超越個人私密的。

意義如何共享,總不免要看生命如何被經驗被敘說。當敘說中的視野與想像還算牽得動另一顆心靈,就不算個人獨有了。人間值得一說一聽的,豈不正是這類「不算個人獨有」的?當吾書寫,豈不多少帶著一點分享的企盼?終究,人先天上是樂於交流的;逃空谷者再是孤癖,終竟聞人足音跫然而喜不是嗎?生命的本質即是交流分享。沒法共享的,其實通常也沒什麼值得一哂的意義;因而所謂「一得之愚」,不論發乎自謙或自喜,若真的僅能「個人獨有」且「絕無僅有」,其實也沒什麼好蔽帚自珍的理由。

所有能分享共享的意義,必然意味著施與受、教與學之間的某種「同質」或「同一性」。所以,該珍惜且值得凜然以對的是能共鳴這件事。在認同共鳴,乃至共享共融當中,不論久暫,多少都透露了些關乎生命奧義的訊息。

的確,施者與受者是相同的。

但這和今天再參 L. 126 何干?不禁思及自己作為一個「受者」能有所感所悟的心理預備(readiness)。回顧數月前隱隱焦慮中許諾修練以迄於今,確確實實感受到每日神益。寸心自知,若無當時某種懸擱所促成的心理狀態,別說乖乖「就範」按部就班修持修練了,就連能否鮮明且深刻體悟 ACIM 的精神,恐怕都緣木求魚。說不定仍持續滯留在「品賞」階段,僅以知性激盪為足哩。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又不如樂之者」,此際由衷雪然。

生活於時空中的人,只能由具體時空經驗中具體檢證、印證……此何以 J 如是說:「你會需要協助,此中意義才得而彰顯,因為對你素來熟習的思維而言,這簡直太異類。」此所以人間合該有滄桑,有艱辛坎坷、有柳暗花明,猶如吾合該有那麼一段被「晾」在一邊的懸擱經驗,是嗎?……這真教人不由得哀傷啊,但也為之謙卑…。於是再放慢一步,願意讓 L. 126 再深化些……。

不能不承認,昨日修練 L.126 時,習慣性地注意前段中較負面的描述。但坦白說,自己缺乏的是正向的、積極面的證悟。排除黑暗,不見得擁抱光明且生活其間。

  • Lesson. 126: Let me remember that I am one with God.
  • 且記,我同一於上主。

腳步可以放慢些,沒關係,但總別自以為是才好。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280795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的美妙
2009/04/03 10:22
讀您的文字,總是能帶給我向上提昇的力量~感謝您的分享~
沉潛(rading) 於 2009-04-04 08:18 回覆:

偶也為此感恩哩。
小燕燕的回應,
正是小燕燕的不吝饋贈。

週末愉快!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乞士
2009/04/03 09:34

禮敬的老師善知識

平安喜樂

因為我們都是生命的乞士(請連結閱覽)

隱士合十頂禮恭安祝福

沉潛(rading) 於 2009-04-04 08:13 回覆:

感謝隱士推介這篇「生命的乞士」。
其中透露了有機的生命觀。
所以,「乞士」其實亦為施者。
在人際互動中,我們同時在施也在接納。

祝福隱士。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施與受都一樣重要
2009/04/02 19:58

Hello

有人說施比受有福

但我認為一樣重要

因為沒有那個受者

施者即無法產生

一樣心 一樣情

祝福滿滿

  水 羚

沉潛(rading) 於 2009-04-03 07:42 回覆:

「沒有那個受者,施者無法產生」
水羚說的真好。確實是這樣的。

人間很多看似對立對比的事物或觀念,
是相依相生的。但我們很容易只注意一時的對比對立…。